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现状,在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和现有应急救援系统,以及现有系统在应急组织协调、应急监测分析和信息传递应急响应等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将该系统分为应急组织结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技术支持3部分,并对其中不同行政主体在应急响应中的作用以及应急机制的立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环境应急监测核心能力建设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预警工作需要出发,结合江苏省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项目建设规划,分析了省级应急监测能力、应急监测决策指挥能力建设的要素和功能,并分析了江苏省的市县级环境监测骨干网络架构及其实践应对。并建议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今后应当从风险源排查、应急预案、应急监测、应急处置、综合分析、后勤保障六个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为今后更系统和更针对性地防治区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近日,一场来势汹汹的雾霾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环境保护部迅速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邢台、衡水、邯郸8个城市,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督查组发现,京津冀相关城市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是一些地区应急工作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应急机制不协调、不顺畅,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到实处,些地区或企业应急响应仍然迟缓滞后及部分地区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强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鉴于当前尾矿库突发水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梳理总结2010—2020年中国发生的23起尾矿库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和做法,介绍了常用的应急处置措施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应急处置现场主要应急工程措施的修筑技术要点.最后,针对提升环境应急处置整体能力、流域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以及构建"大应...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一场来势汹汹的雾霾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环境保护部迅速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邢台、衡水、邯郸8个城市,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组发现,京津冀相关城市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是一些地区应急工作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应急机制不协调、不顺畅,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  相似文献   

6.
一次环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是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检验环境应急部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检验城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保证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高效、有序和针对性地实施。  相似文献   

7.
环境应急信息管理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应急信息管理平台是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的、面向环境应急事件的综合性的信息管理、事态预测、应急决策系统。系统以GIS为基础,可以快速地了解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状况,同时通过对环境背景数据库、空间信息数据库、环境应急专项数据库中的相关知识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污染物扩散模型以及辅助决策模型,为决策者快速提供一个直观、科学、合理、优化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指挥调度方案,并能够为事件后期评估、科学制定善后处理措施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县级市环境应急监测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其影响广,危害大,迫切需要该地的环境监测部门迅速反应,进行快速监测,并报出监测结果,为污染物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对环境应急监测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仅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准备仪器设备;不仅要准备应急监测预案,还要准备查询、应用工具,包括查询应用软件,只有进行充分的环境应急监测管理,才能有效地进行环境应急监测响应,为污染物应急控制决策、保护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是阻断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重大疫情期间,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常态下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能力无法满足需要。通过分析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现状、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产生特点,讨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新的医疗废物处置模式、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体系、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医疗废物应急机构、做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备用工作等建议,为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参考,保障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得到及时、安全处置。  相似文献   

10.
张泓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2):71-72,79
“7.28”事故是1998年以来国内最严重的化工爆炸事故,笔者以事故的目击者和应急监测者的身份,总结了事故应急监测的经验体会,阐述了应急监测必须确立环境安全理念、建立专家决策机制、整合监测资源、构建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程序,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系统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市现有应急处置系统,是在环境污染事故突发后才开始启动的,是一种被动的应急处置系统。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程序,可以将环境应急处置从事故发生后的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防范,因此,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程序,可以对大多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起到警告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立法经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多发、危害严重的现状,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国内相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宪法和环境保护综合法界定不清、应急法律不成体系等问题,同时针对国内相关立法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中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中国环境预警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监测信息支持系统不够先进、科学;优先监测对象未经优化论证;预警监测能力滞后;应急监测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处于被动局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强化环境预警监测应当确立常态化管理意识;开发监测信息支持系统;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组织各种应急演练等对策建议,对基层环境监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县级应急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县级开展应急监测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要建立行之有效、快速响应的应急监测队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已为当务之急。在介绍国内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6):107-108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环境保护部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迅速制订了“地震灾区应急监测实施方案”,把保障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在地震灾区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了环境隐患。截至目前,灾区没有发生次生重大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再次经受了实战的检验。但在抗震救灾中,对极端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不足、应急交通工具和监测设备落后等问题也较明显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突发性水污染中有毒有机物的高频现率,选用苯酚为有毒有机物代表,通过模拟突发苯酚污染的情况,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对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效果,并且分析了工程中实际环境因素如空床接触时间(EBCT)、pH值对该应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突发性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中,0.6 mg/L的臭氧可将初始苯酚浓度5倍于达标浓度的进水处理至饮用水达标浓度,即低于0.002 mg/L,15.3 min的空床接触时间是判定其是否为该应急过程的关键因素的分界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应急效果,可适当提高进水pH值.  相似文献   

18.
对覆盖江苏全省的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空间融合处理,建立2.5m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库(DOM),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提供重要的空间数据服务,可有效指导环境应急监测点位布设、人员疏散,防止污染物对河流、空气、土壤的生态破坏,提高环境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南通市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该市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南方可变电荷土壤作为突发高浓度镉污染水体应急混凝处置的强化混凝药剂,考察了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处置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模拟构建了镉污染应急处置产生沉积物,通过静态释放实验方式,开展了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混凝处置对含镉沉积物中Cd释放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时,在偏碱性条件下,投加可变电荷土壤有利于提高镉的去除率,可以将水体镉浓度由1.892 mg·L-1降到30μg·L-1。在静态释放实验中,不同的溶解氧条件下镉释放量存在差异,但可变电荷土壤介入应急混凝处置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沉积物中Cd的释放。在镉污染水体的应急处置中投加可变电荷土壤来强化混凝可以有效降低水体的残余镉浓度,但可变电荷土壤的介入使得沉积物组分发生了变化,使得混合沉积物在应急处置后具有二次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