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峰 《环境》2009,(4):52-55
有人说,19世纪争煤炭,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淡水。以此描述世界大趋势虽不够准确,但也不无道理。今天,21世纪才刚刚开始,世界淡水资源匮乏之势已见端倪。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而且南北分布极不均匀,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形势十分严峻。21世纪,我国13亿人口的生活、生产用水如何来解决呢?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也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5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2804.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50958元,接近上海51474元的人均水平,已经成为了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力量。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无锡市也面临着土地和能源紧张、人口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分析无锡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揭示无锡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变迁规律,为可持续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刚才,有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1 要进一步提高对人口资源环境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 近年来,每次召开全国人代会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都要挤时间召开一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座谈会,可见其重视程度。控制人口,保护资源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深入领会重大意义,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要充分认识到我省人口、资源、环境在全国占有的重要位置。我省是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石油、木材等基地,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三倍多,粮食的商品量近年来每年达300亿斤左右,在全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像罗马俱乐部所说的,是一个"世界问题复合体".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也弱于大多数国家,加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等诸多因素,制约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必须紧紧依靠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调动一切因素,形成千军万马齐心保护环境的局面.这就尤其需要广泛开展环境宣传和教育,帮助公众了解身边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导报》2003,(4):8-9
中国缺水 我国淡水资源量约为2721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居世界第6位。但是,我国人口已逾13亿人,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260立方米,只相当于加拿大的2.5%、美国的20%,居世界第88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7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如工业发达的华北地区海河、滦河流域,人均水量仅有430立方米,比以干旱著称的阿拉伯半岛还少。全国缺水城市183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40个,全国日缺水量1240万吨。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人均的1/4,北京市和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已低于沙漠国家以色列的人均量.目前,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少产粮食700亿~800亿公斤.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我国北方环境资源诸多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我国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例如,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2/5;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用电量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还有1亿多人口没有用上电;我国石油保有储量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已不能满足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有些重要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因此,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且这些贫穷人口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目也相当大,仍属于贫困国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过多,底子过薄,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后列。据最新资料统计表明:1991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1.58亿,并正以每年17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虽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的趋势及影响中国是森林资源不太丰富,人口又众多的国家。虽然森林面积占世界第6位,蓄积量占第5位,但人均占有量却很低,每人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不足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5%。建国以来,由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加过快,自然灾害频繁以及政策上的失误等原因,森林资源状况发生了令人不安的显著的变化。 (一)森林资源的短缺与发展 1.森林资源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根据典型调查材料分析,1976~198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消耗森林资源2.9亿立方米,而同期林木生长量仅有2.3亿立方米,消耗量大于生长量0.6亿立方米。由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地域差别很大,消费结构各有特点,所以生长量与消耗量  相似文献   

10.
水是中国最匮乏的资源之一.中国的人均可循环水资源获得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大多数的水资源集中在南方,而中国人口的40%居住在北方.因此,中国北方大量人口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728立方米,相比之下,日本和泰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3380立方米.在水资源丰富的美国、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更高.管理好中国稀缺的水资源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进行重大改革,水资源紧张将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建设和实行水权、水市场制度,是中国更好地管理水资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四川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四个阶段分析了四川人地关系的变化情况及人地关系的现状;以量化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四川人地关系变化的原因;简要分析了人地关系的变化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针对人地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缓解人地矛盾的对策。本文的重点是对四川人地关系变化原因,尤其是近期人地关系变化原因的分析,其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近期四川人地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四川的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李汉韬 《地球与环境》2001,29(2):104-108
关于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有机成因说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但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天际有机分子 ,其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这就说明有机物并非是石油天然气的唯一来源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可能十分复杂 ,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组成入手 ,简要分析其演化历程以及可能形成的有机物 ,重新探讨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及潜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中国西北干旱区山前平原地区水资源转化和开发利用历史、现状与未来的趋势,可以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3个阶段:地表水开发利用阶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阶段和可用水资源的经济利用阶段。3个阶段前后衔接,相互交叉,较客观地反映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层次随社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的规律和过程。其中节水实际上在整个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都要贯彻,但第三阶段的经济用水内涵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特别是在灌溉农业上,包含摆脱传统观念和进行变革,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根据调查和计算,干旱地区现净用的水量仅160×10m3,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8%,还处在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阶段;如完成第一阶段,可用水量能增加91%,完成第二阶段,则可增加216%,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4.
15.
羌塘高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跨西藏、新疆、青海3省(区)的羌塘高原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5000m以上,总面积71.6×104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7.5%。整个高原严寒干燥,湖泊众多,河流短小,冰川发育,是世界上待开发的一块最高最新的内陆大高原。现有地表、地下迳流约236.15×108m3,水质符合饮用与灌溉要求。但目前基本流入湖泊后破蒸发,如果大量开发迳流势必破坏水循环规律,人为地加速湖泊的消亡。为解决今后工农牧业用水,只能千方百计减少蒸发,取得可利用水量,达到发展经济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资源。如何结合流域内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农业需水规律,适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对黄河水从时间、空间、数量上进行调节性利用,达到河水与降水互补,对于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对黄河流域不同年型和主要作物发育期的降水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山东省森林资源和木材供需平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山东省森林资源与木材供需平衡模型,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政策仿真和结果分析,试图提出解决山东省木材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为制定林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清洁生产是污染物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例的分析,表明清洁生产不仅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减污、增效,而且能从全过程节能、降耗,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为企业降低能耗指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实现的方案。实现汽车的全生命周期,需要经过汽车整车拆解、汽车零部件分类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或资源化回收这三大步骤,并对这三项内容加以具体阐述。结合现行报废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一种实现汽车产品回收的商业循环模式。说明了汽车产品回收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其六项功能。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资源。如何结合流域内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农业需水规律,适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对黄河水从时间、空间、数量上进行调节性利用,达到河水与降水互补,对于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对黄河流域不同年型和主要作物发育期的降水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