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述了污泥调理方法和调理剂的分类,分析论述了污泥调理时应注意的各种影响因素;污泥调理剂应以脱水性能好、用量少、产生二次污染小为优选.通过对市政污泥进行絮凝过滤试验,研究三种类型聚丙烯酰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3%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5.3 ml,抽滤泥饼含水率最小,为71.8%;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5%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6.1 ml,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2.5%;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6%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5.2 ml,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4.1%.证明了对有机物含量高的市政污泥,宜选聚合度较高的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其消耗量少,调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化学调理剂,对浓缩池污泥进行调理.以污泥比阻为主要指标考察了投药量、调理剂浓度、pH值和搅拌强度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污泥经过沉降后上清液的浊度变化.调理实验结果表明,PFS的适宜调理参数为:投加量1mL,浓度6%,pH为7(未调节),快速搅拌速度120 rpm,慢速搅拌速度50 rpm.污泥经PFS调理后,比阻降低到1.56×10-14 m/kg,显然,调理剂影响污泥调理脱水效果和它们的种类、浓度和投加量等条件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河道底泥脱水干化过程中,不投加调理剂及分别投加单一型、复配型、复合型、复合+复配型4种不同类型调理剂对底泥脱水性能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调理剂对改善底泥脱水效果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平均过滤性能提升81.7%,平均沉降速度提升79.2倍。4类调理剂中,复配型调理剂性能最佳,过滤性能提升100%,沉降比降低60.5%,沉降速度提升84.3倍;其次是复合+复配型调理剂,可使底泥获得最佳可脱水程度,脱水率提高了37.2%,较初始底泥含水率降低60.5%,干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污泥化学调理和机械脱水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袁园  杨海真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7):499-503,507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化学药剂单独或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污泥颗粒尺寸、污泥化学组成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污泥化学调理的静电作用过程、污泥离心脱水过程、污泥过滤和挤压固化脱水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汇总了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参数指标.并展望今后在污泥调理和机械脱水方面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丁志江  刘赫  肖立春  肖林 《环境工程》2013,31(3):81-84,105
提出了一种降低机械水含量的新型脱水装置,针对曲板脱水装置内两相流动复杂的问题,在改变结构和运行参数的情况下对曲板脱水装置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脱水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曲板脱水装置的最佳气流速度为1.75~2.25 m/s,曲板间距为5~7.5 mm,斜板长度为200~250 mm,液气比为0.2~0.25 L/m3,水雾粒径为100~500μm时,可以获得最高脱水效率和最小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浓缩污泥、初沉池污泥和浓缩污泥的混合污泥以及消化污泥进行了絮凝脱水试验,同时对聚合硫酸铁(PFS)、丙烯酸钠-丙烯酸酰胺共聚物、异丁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阳离子聚丙烯酸胺(PAM)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浓缩污泥所需要的絮凝剂最少,消化污泥所需要的絮凝剂最多,并且各种絮凝剂都存在着最佳投加量。以浓缩污泥为例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为PAM,最佳投加量为2.45kg/t干泥。另外,对絮凝脱水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过滤压力、pH以及搅拌速度都对污泥脱水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应通过实验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孙承智  叶舒帆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1,29(2):107-111,126
研究了以颗粒煤为助滤剂,采用"真空一加压"二段式过滤强化城市污泥脱水的工艺效果.利用热值分析、工业分析和TG-DTA测试手段考察了泥煤混合物料热值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实验表明:按m(泥):m(煤)分别为1∶2和1∶3,向含水率为96.41%的消化污泥中添加粒度为0.15~0.18 mm颗粒煤,经0.02 MPa真空过滤3...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化学调理剂,对浓缩池污泥进行调理.以污泥比阻为主要指标考察了投药量、调理剂浓度、pH值和搅拌强度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污泥经过沉降后上清液的浊度变化.调理实验结果表明,PAC的适宜调理参数为:投加量25 mL,浓度6%,pH为7(未调节),快速搅拌速度130rpm,慢速搅拌速度50 rpm.污泥经PAC调理后,比阻降低到3.2×1014 m/kg.  相似文献   

9.
济南炼油厂自采的未经脱盐脱水的原油含水高、含盐量一般达300~400mg/L,高达4000mg/L,这给原油加工带来困难。为解决此问题,采用过滤、加药、脱水、脱盐等一系列原油预处理。使原油的含水量从原来的5%~8%降至1%~3%,含盐量从100~300mg/L 降至40~80mg/L。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钙预处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润英  陈湛  张伟军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7,38(3):1151-1158
本研究采用过氧化钙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深入分析了调理过程中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絮体结构以及反应动力学的变化特性,探讨了亚铁离子协同过氧化钙处理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CaO_2处理后,污泥的过滤脱水性能先改善后恶化,当投加量(以TSS计)为20 mg·g~(-1)时,污泥的过滤脱水效果达到最佳.同时,污泥絮体结构变得疏松破碎,其上清液有机物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污泥得到了有效裂解.污泥溶解反应过程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15.2mg·L~(-1)·h~(-1).此外,亚铁离子和CaO_2协同处理可以进一步强化污泥中大分子有机物的裂解释放,同时,反应过程中形成铁离子的絮凝作用可以实现污泥絮体结构的重建,从而改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该研究成果为CaO_2及其联用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确立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作为目的,采用陶瓷精密滤膜进行乳化废液的过滤,对其过滤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在40~60 kPa范围,只要采用孔径为1.5μm以下的陶瓷精密过滤膜,均能获得90%以上的截留率,这与本研究所测定的乳化液粒子的分布结果相一致。从而表明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有机垃圾中大肠菌群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种培养基复合式微生物分析法 ,从大连市有机垃圾中检出埃希氏、志贺氏、沙门氏、粪链球菌四种病原菌 ,含量分别为 6× 1 0 7~ 8× 1 0 9/CFU·g- 1、8× 1 0 7~ 6× 1 0 8/CFU·g- 1、1× 1 0 6~ 8× 1 0 7/CFU· g- 1、5× 1 0 5~ 8× 1 0 7/CFU· g- 1 。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 ,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 CODCr、BOD5、NH3 -N、SS、E-coli、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 87%~ 98%、88%~ 99%、89%~ 98%、1 0 0 %、1 0 0 %、98%~1 0 0 % ,实验出水水质稳定 ,宜于回用。聚丙烯膜比聚砜膜具有更好的出水量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14.
广州白云山一峰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了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多级曝气-微生物制剂强化固定生物膜处理工艺,对该工艺的特点及设计体会进行了讨论。设计进水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为400~600mg/L、300~400mg/L、250~400mg/L、20~30mg/L、3~5mg/L、70~100 mg/L,出水为90mg/L、20mg/L、10mg/L、10mg/L、0.5mg/L、10 mg/L。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主要出水指标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8.1%、94.4%、97.9%、88.6%、94.6%、91.5%。该工艺具有占地少、建设成本低、结构简单、施工容易、能耗低、噪声低、运行可靠、稳定达标、剩余污泥极少、运行成本底、维护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MVR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的模型并对其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工艺参数压缩比、系统操作压力对能效比COP和强制循环加热器传热温差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压缩比为1.7~2,蒸发结晶器操作压力为45~60 k Pa。该研究结果对优化MVR蒸发结晶系统过程参数以实现高盐废水节能零排放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武汉市巡司河底淤泥在不同无机絮凝剂及PAM的助凝作用下淤泥清浑分界面的沉降速率、淤泥浓缩比以及淤泥沉降指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巡司河底淤泥进行沉降实验,并通过沉降分析找到最佳脱水效果的脱水剂。结果当淤泥质量分数为10%时,Ca(OH)2取得的絮凝脱水效果最好,Ca(OH)2投加比为5 g/L,PAM投加比为0.04 g/L时,淤泥清浑分界面的沉降速率最大可达到3.7 cm/min,淤泥浓缩比为3.94,淤泥沉降指数为24.9%。结论 Ca(OH)2和PAM对巡司河底淤泥的脱水有促进效果,淤泥在Ca(OH)2和PAM共同作用下先后经历了自由沉降、絮凝沉降、区域沉淀和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17.
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填料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鸣  徐乐中 《环境工程》2015,33(7):51-55
采用间歇式曝气生物滤池(IABF)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从6种填料中优选出活性炭-火山岩混合填料进行工况研究并与常规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性炭填料和火山岩填料在水中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为不同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和负载提供了良好载体。采用粒径为3~5 mm的混合填料,气水比为4∶1,HRT=10 h,曝停周期为3 h,曝气停曝时间比为3∶1,进水COD为80~110 mg/L,色度为70~90度,氨氮为8~11 mg/L,TN为15~20 mg/L时,混合填料间歇式曝气生物滤池对COD、色度、氨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3.2%、70.4%、86.2%、55.3%。相比常规陶粒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在COD、色度、TN方面提升了9.8%、12.8%、39.9%,同时节省了部分能源。为难降解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优势微生物强化水解—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本文对优势微生物强化水解—多级接触氧化处理屠宰废水工艺及设计体会进行了讨论。设计进水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为2300~2700mg/L、900~1300mg/L、600~800mg/L、100~120mg/L、70~90mg/L,出水为90mg/L、20mg/L、60mg/L1、0mg/L1、0 mg/L。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主要出水指标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7.9%、98.6%、93.7%、93.4%、90.7%。该工艺具有占地少、建设成本低、运行可靠、稳定达标、剩余污泥少、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微电解法预处理磷霉素钠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电解法预处理磷霉素钠制药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选用铸铁屑、粒状活性炭作为基本原料,分别考察了铁炭比、进水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经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炭比为(5~9):1,进水pH值=4,铁屑加入量为(4~5)g/100mL废水,温度为30℃,CODcr的去除率能达到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