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关于中国铅的资源效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引入铅的资源效率的概念。通过分析铅生产过程中铅的流动方向和数量,获得了铅的资源效率变化规律:铅的资源效率与铅的循环率、排放率、生命周期产量比有关。根据统计数据,估算了1990—2000年铅的资源效率平均值只有0 91t t。通过估算这一时期铅的循环率、排放率、生命周期产量比的实际数值,判定了中国铅的资源效率低下的原因:铅的循环状况较差,废铅排放严重,铅的年产量高速增长。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修正的BCR连续提取法为基础,将土壤铅分为酸可提取态铅、可还原态铅、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这4种形态,运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实验,研究了降雨pH及降雨量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铅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pH能明显影响土壤pH;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铅在降雨作用下最易迁移,经pH=7.04的降雨淋溶后,酸可提取态铅基本释放完;可还原态铅含量随降雨pH的降低及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氧化态铅较稳定,基本不受降雨pH及降雨量的影响;而残渣态铅经pH=4.28的降雨淋溶后,含量反而增加,这可能是其他形态铅向其转化造成的;在降雨作用下,不同形态土壤铅表现出迁移性:酸可提取态铅可还原态铅可氧化态铅残渣态铅;另外,降雨pH及降雨量对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相似文献   

5.
烷基铅的毒性大大超过了无机铅离子。环境中的无机铅的有机化问题虽尚未完全证实,但是,根据化学反应热力学的推导和电位—pH图的演示,在某些特定的强还原性条件的环境中,无机铅转化为有机铅,形成四烷基铅(主要是四甲基铅和四乙基铅)。现代环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再生铅行业废气中铅排放标准及其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中国再生铅行业废气中铅排放标准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再生铅行业污染源排放调查结果,结合现有特征污染物铅的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工艺所能达到的水平,建议尽快制订再生铅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刘瑞卿  王钧伟 《环境科学》2013,34(5):2051-2056
采用化学抽提法将义马煤中铅划分为不同的赋存形态,利用程序升温热解反应装置研究了不同形态铅的热稳定性与其迁移转化行为,考察了煤中矿物质对铅释放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义马煤中约33%的铅以碳酸盐、单硫化物、硫酸盐、磷酸盐与氧化物结合,约29%的铅以硅铝酸盐结合态存在,约27%的铅与二硫化物结合,约8%的铅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有机质结合态的铅热稳定性弱,铝硅酸盐结合态的铅热稳定性强;硅铝酸盐、二硫化物、碳酸盐、单硫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及氧化物矿物质对铅的释放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义马煤中不同形态铅的转化主要发生在500℃以上,表现为碳酸盐、单硫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及氧化物结合态铅、二硫化物结合态铅、有机质结合态铅向硅铝酸盐结合态与挥发相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冯涌  卢龙  方超  杨敏 《环境工程》2012,30(2):20-22
采用聚磷活性污泥分别与硝酸铅、醋酸铅组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处于厌氧状态,采集上清液测定铅含量,并测定残余污泥中铅的形态。结果表明:聚磷活性污泥对铅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增加,铅的去除率呈增加的趋势,实验结束时(32 d),铅的去除率可达99.8%。且污泥中的铅是稳定的,主要含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铅、残渣态铅,其中残渣态铅占50%以上,主要由磷酸铅组成。  相似文献   

9.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8):3219-3224
近年来,伴随一系列铅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我国铅流有所改变.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可进一步为资源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铅流分析框架,辨识出引起铅流变化的因素,包括规模性和技术性两类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铅产量、废铅回收量等规模性指标,铅循环率、环境释放率等技术性指标,分别从消费、贸易、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铅流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10年来铅制品国内消费量以年均24.7%的速度急剧增长,拉动了铅消费量增长;而铅消费增长又拉动了铅产量以年均14.2%的速度快速增长,进而最终拉动了国内铅矿石资源消耗量、铅矿石净进口量、废铅回收量的增长;铅制品国内消费率的增大方便了铅循环率的提高;国家宏观管理加强,通过关停规模小、技术落后的涉铅企业,并倡导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铅环境释放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X32200700134铅酸电池系统的铅流分析/毛建素(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3).-442~447环图X-5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
王青清  蒋珍茂  王俊  魏世强 《环境科学》2017,38(5):2136-2145
腐殖酸(HAs)是制约土壤铅赋存形态与活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结合化学连续提取形态分级方法,探讨HAs活性组分(胡敏酸,HA;富里酸,FA)添加量及其比例(HA/FA比)对紫色潮土中铅赋存形态、有效性变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铅进入土壤经60d转化平衡后,土壤中交换态、残渣态铅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铅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铅变化不明显.(2)紫色潮土以交换态铅和碳酸盐结合态铅对有效铅贡献最大,HA通过降低碳酸盐结合态而对土壤铅产生钝化作用,FA则通过增加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而活化土壤铅;随着HAs用量的增加,钝化或活化作用越强.当HAs用量为3%C时,添加HA的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铅较对照降低13.4个百分点,有效铅相应降低14.19%;添加FA的土壤交换态铅较对照增加13.59个百分点,碳酸盐结合态铅增加2.15个百分点,有效铅较对照相应增加4.09倍.FA(1%C)是土壤铅活化的突变点,当FA1%C时,土壤铅活化百分率增加了14%,土壤铅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显著增大.(3)等量HAs(1%C)条件下,当HA/FA比≥7/3时,促进土壤铅向低活性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HAs对土壤铅表现为钝化作用,而当HA/FA比≤5/5时,则表现为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改变中国再生铅现状和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再生铅工业的战略地位 再生铅工业是我国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需求不断提高。 2000年我国铅的需求量将达到40多万吨,其中蓄电池行业需要错32.8万吨。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再生铅的消费市场(目前在蓄电池消耗的铅中有40—50%为再生铅),又因为蓄电池消费量的增大而导致废蓄电池的增多,使再生铅工业有了更多的原料来源,我国再生铅工业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期。 回收再生铅已成为我国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  相似文献   

13.
铅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铅与健康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包括铅中毒指标,铅的测定方法,铅对健康的影响和铅危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前言用树木的年轮分析铅污染历史的发展已通过树干木质部中铅的移动来进行。在2年的研究中,我们把红云杉(Picea-rubens Sarg.)的幼苗在一个生长季暴露在铅中,在前一个或下一个生长季与铅隔离。木质部年轮和树皮中的铅含量用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出。暴露在铅中的幼苗组织的铅浓度远远高于对照苗木,并发现隔离铅期间形成的木质部组织中铅浓度较高。虽然铅迁移的路径没确定,但很可能是由  相似文献   

15.
曾林  张杰 《环境科技》2007,20(Z2):1-3
用不同铅质量分数浓度的土壤驯养蚯蚓,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在蚯蚓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在蚯蚓体内,铅的富集量随时间的增加而有明显增大,污染土壤中蚯蚓的铅质量分数比对照组高2.0~20.1倍;当土壤中铅的质量分数在900 mg·kg-1内时,蚯蚓体内的铅质量分数随着驯养量的增大而增加,当环境中的铅质量分数大于900 mg·kg-1时,蚯蚓体内的铅浓度又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铅烟治理     
铅是一种质软的银灰色重金属,熔点327℃,沸点1620℃,在高温熔化过程中,产生两种工业毒物;一是铅熔液表面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后,产生的铅和多种氧化铅粉尘的松散混合物,通常称铅渣;二是空气、铅蒸气和多种氧化铅粉尘的混合物,通常称铅烟。  相似文献   

17.
一、铅的理化特性: 铅是一种淡灰色的重金属,熔点327℃,沸点1527℃,当加热至400~500℃时,就能产生大量的铅蒸气。铅的蒸气在空气中很快氧化和凝聚,以氧化铅的烟尘散布在大气中。铅尘或铅烟易溶于弱酸。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溶解度:铅及其化合物在体液内的溶解度差别很大,溶解度越高,越容易被身体吸收,其毒性就越大。 2.铅尘粒子分散度的大小:粒子越小,越能较深地浸入呼吸道,毒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8.
CRT含铅玻璃及其冶炼废渣的铅浸出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评估阴极射线管(CRT)含铅玻璃及其冶炼后废渣的环境影响,有助于CRT玻璃回收和处置.本文采用醋酸缓冲液法(HJ/300-2007)研究了CRT的三种含铅玻璃及其铅冶炼后废渣的铅浸出特性,结果表明锥玻璃、颈玻璃和熔接玻璃铅浸出浓度均超出危险废物浸出标准,其中熔接玻璃中的铅极易溶出,在CRT玻璃中毒性最大;而铅冶炼废渣中的铅也极易溶出,废渣中的含铅量应低于1.5%才可视为一般固体废弃物.除了铅在化合物中的含量,铅的赋存结构使铅化合物浸出毒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二烷基铅和三烷基铅是四烷基铅的降解产物,在水中毒性甚大。这类离子型烷基铅化合物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分析时相当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组织稳定剂,用来溶解生物样品,而不改变烷基铅的化学形态。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TC)为络合剂,通过络合剂提取来定量分离各种烷基铅和铅(H),然后丁基化成相应的四烷基铅形式,RnPbBu~(4-n)和Bu_4Pb(R为甲基、乙基),再用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本方法同时测定一个样品中的下列物质:四烷基铅(Me4Pb、Me_3EtPb、Me_2Et_2Pb、MeEt_3Pb、Et_4Pb);离子型烷基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重要原料之一的铅及其化合物用量日益增长。我市近百家厂矿每年熔铅万吨左右,逸散的铅烟尘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危害操作者和居民的健康。铅烟尘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和有关部门关注。许多熔铅企业已将铅烟尘列为主要污染治理项目并取得成效;也有部分单位因难于选择方案或其它原因而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