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雄性白鳍豚“淇淇”于2002年7月14日在中科院水生所武汉白鳍豚馆自然死亡。图为“淇淇”的标本“和熊猫同等珍稀的中华白鳍豚已经灭绝!”这是沈阳某大学一名自称是保护中华白鳍豚的志愿者于今年3月底在互联网上发出的一则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灭绝说”一出,顿时在关注白鳍豚的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关注。白鳍豚是不是真的灭绝了?专家:“灭绝说”毫无根据针对“灭绝”一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克雄作出了回应。他说,要认定白鳍豚已灭绝,标准是至少在20年没人亲眼见到白鳍豚。然而就在去年,国家农业部下属的…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老师让我们学习了一个课件。课件中介绍,工厂将产生的废水倒入长江,导致许多淡水生物濒临灭绝。老师说,在她儿时,白鳍豚总是越过水面换气,到处是它们的身影。而现在,长江的白鳍豚已确认全部死亡。看完课件真是让人心碎。目前科学家们已把白鳍豚的亲戚——江豚保护起来,并在湖北省石首市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因为江  相似文献   

3.
水生生物学家警示: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美丽、更稀有、更濒危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总数已不足100头,如再不采取特殊措施加紧抢救,它将在20年之内彻底灭绝。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长江和洞庭充满深情,为江豚的命运感到悲伤!为什么我时常感到痛苦和惆怅,因为作为人类的我们还没有自省和觉醒!"2002年7月14日,全世界人工饲养最成功的白鳍豚"淇淇"彻底离开人们的视野,这让长江鲸类保护工作者们十分悲伤。10年后,白鳍豚在长江唯一的近亲,也是全世界江豚种类中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长江江豚,正在步白鳍豚的后尘。"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长江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安详。为了不再听到白鳍豚的哀鸣,我们共同爱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吧!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28日,家住湖北省鄂州市燕矶镇的潘先生在长江边散步,他正眺望滔滔的江水,突然,有两个巨大的“鱼”在江面上快活地戏水,潘先生认真地看了看,凭着在电视里见过的白鳍豚画面,他立马就判断,这戏水的家伙,是白鳍豚!是白鳍豚!  相似文献   

7.
很久没有听到有关白鳍豚的消息了,自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那头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去世后,人们似乎把这可爱的水府珍兽遗忘了,然而,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却不能将它遗忘……万里长江像一位流淌着乳汁的母亲河,世世代代哺育着两岸的人民,也哺育着大自然众多的生灵,其中不乏奇禽异兽、稀世珍宝,举世瞩目被称为“长江女神”的国宝白鳍豚就生活在这里。白鳍豚体态优美,活泼可爱,极富灵性,但由于其稀少珍贵和特殊的生存环境,很少有人能亲眼见到它,而我由于工作的原因,曾在不同的地方三睹其风采,可谓幸运之极。那是1984年…  相似文献   

8.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11):8-8
长江江豚残存可能不足千头10年后或将走向消亡11月11日上午,由农业部、中科院水生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共同组成的"2012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队",启动了为期40天的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初步统计显示,鄱阳湖现有江豚约为450头,洞庭湖约为90头。考察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说,被称为"长江女神"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  相似文献   

9.
淇淇挽歌     
公元2002年7月14日,白鳍豚淇淇辞世于武汉。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正处于灭绝边缘。一个不祥的日子珍稀的你走了一池清水依在虚空溢满我的心我们远隔千里却不曾分离因你的呼吸我的存在才完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摸清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基本状况,按照环保部统一要求,不久前,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主持开展了一项对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调查,现课题已顺利结题,并通过了环保部自然司、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验收。此次调查结果为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对保护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是脊椎动物,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俗称白鳍、白夹、江马,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类物种,为中国长江流域所独有,属国  相似文献   

12.
继国家环保局开展以长江全流域的水质同步监测活动之后,去年11月4日至10日,农业部渔业局组织长江中下游6省市的几百名渔政骨干和科技人员,对长江上起宜昌下抵入海口近2000公里江段和有关支流及湖泊的白鳍豚、江豚资源进行了为期7天的同步观测。这一抢救行动结果表明,受监流域共发现日结豚ZI头,其中,湖北江段7头,占观测江段的1/3;武汉至洪湖市螺山201公里江段共发现白鳍豚5头,江豚185头;洪湖新摊到螺山135.5公里江段2处发现白鳍豚共5头,16处发现江豚共158头,由此分析看出,白练豚锐减趋势严重。近年预测不足百头实属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13.
老歌 《环境教育》2009,(11):36-39
豚娃安家 1985年秋天,20岁的郑邦友从安徽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基地暨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工作。上班第一天上午,在搭乘机帆船轮渡长江支江到位于江心洲上的单位报到途中,当船行驶到江面开阔处时,眼尖的郑邦友突然发现前方300米处有6头并列劈波斩浪嬉戏追逐的白鳍豚,只见它们时而把圆滚滚的灰白身子露出江面,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50余年来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安徽省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应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安徽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耕地保护的对策,并将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该成果对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湿地是"地球之肾"。为加强湿地保护力度,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未来安徽省将建立湿地分级体系,制订实施湿地保护规划,严格湿地资源管理,用制度守护地球之肾。到2020年,力争全省新增湿地面积1.15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实施方案》包括7个方面25条,  相似文献   

16.
正在"十二五"安徽环保表情包中,环境法治的进步是一大亮点。环境保护,立法先行。在环境立法层面,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十二五"期间为环保提腰打气,先后修订、出台了《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环境法规,形成了有安  相似文献   

17.
2016年9月30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安徽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新条例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地区,并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较2001年颁布施行的《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这部将于今年12月1日施行的新条例覆盖更全面、条款更完善、处罚力度更大,是一部真正武装到"牙齿"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这次法规升级版的出台实施,为保护全省人民"大水缸"的安全加了道"安全阀"。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大部份属亚热带范围,气候温和湿润,植被繁茂,河流和湖泊交错,地形复杂多样,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据有关部门统计,安徽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四百四十种,鸟类达三百余种。目前,我国有七十种野生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在我省已发现其中的三十五种。如,杨子鳄、大鲵(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保护和禁运动物),还有猕猴、云豹、大灵猫、原麝、白栖豚、丹顶鹤、大天鹅、白颈长尾雉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基于1995—2013年的安徽省样本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安徽省碳排放与物流业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安徽省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引起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加,使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增加;但物流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碳排放量会出现下降。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促进物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视野》2012,(7):14-16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是安徽省西南端的一个小乡镇,地处新安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新安江源头第一乡"。这个人口只有八千多人的小乡镇,近几年陆续开展封山育林、封河禁渔、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三江源头绿色保护行动,致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