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基础,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殆尽,那就难以治理和恢复,水和土的经济价值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理论和实践概念,它既有直接效益,又有间接效益,不是用货币能完全表现出来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水土的保护很不重视,往往重于利用  相似文献   

2.
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为1972年6月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写了一本背景材料,题为《只有一个地球》。他们在该书中,把人类的形势总结为:“人类在两个世界里生活:一个是由动植物、土壤,空气和水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要比人类早出现几十亿年,人类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另一个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由社会机构和人造物品组成的世界,人类利用工具和机器、科学及想象力所建立的满足人类目的和意志的环境。”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人们一直强调,没有对环境的保护,发展就得不到保证;没有发展,  相似文献   

3.
1.介绍如何衡量环境产品的价值是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对环境产品的毁坏(与人类企业规模永无止境的增长有关)造成了巨大的外在影响。这种环境产品之一的主要例子就是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共享地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不同数量和种类在遗传学上的多样性,以及由它们互相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虽然,目前我们尚不清楚独立于人类的需求之外,生物多样性是否具有价值,但是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都承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价值。这两方面的专家也同意生物多样性由可以为人类利用和不可以为人类利用的两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最早兴起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在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的环境污染激起了强烈的社会抗议,弓愧许多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重新考虑传统经济教义的局限性,从而把环境和生态科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中。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两个方面为人类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扩展了环境科学的内容,使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的视角(应该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二是使经济科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之上得到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十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力,而…  相似文献   

5.
<正>伏尔泰曾说过:"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思考问题要比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行动更重要。"思想回应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所以说研究人们的思想,可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思想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存在两类弊病:一是"照本宣科式",教师圈划重点,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一旦运用起来就生搬硬套;二是"填鸭灌输式",教师讲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学生听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从国外到国内,一门跨越生态学与人口学的边缘科学——人口生态学正在崛起。深入开展有关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科学地解决人口问题,调整并维持岌岌可危的生态平衡,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生活于环境之中,同生物圈内其他生物一样,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即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生态系统,他的物质流与能量流比其他生物系统要庞杂得多,必须引起人们予以特殊的关注。而生态学对人口学的意义,首先在于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并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绿色化"?《世界环境》日前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先生。《世界环境》:中央提出"绿色化"的概念,是基于什么背景?吴敬琏: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人类要生存,起码要有土地、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淡水,但这些基本条件都出现了问题。从目前情况看,环境远未  相似文献   

8.
罗桂元 《沿海环境》2001,(10):10-12
进入21世纪,回顾以往的经济增长观,不得不使人类震惊与愕然: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破坏得已是千疮百孔,这种危机使地球村的人们面临着难以长期忍受的趋势。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面临着付出巨大货币资源代价的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成本消耗的“最适关系”,以求再生的、持续的效率动力是摆在新世纪人们面前必须研究解决的燃眉之急了。 触目惊心:人们以超“阈值线”消耗自然环境成本以换取经济增长,给当代与后代“生命支持系统”破坏所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 在过去的漫长历史岁月中,人类在做自然主人之后将…  相似文献   

9.
1968年4月,世界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及人文主义者,聚集在罗马的林西研究院,讨论一个重大的问题: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困境。这次讨论产生了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报告”;会后推出了一本著名的书,叫做《增长的极限》。报告分析的结果是令人悲观的:如果维持现有人口的增长率和资源的消耗速度,世界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将  相似文献   

10.
概念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是所有人的共同心愿。但绝对禁止所有污染是不可能的,"环境是无价的"可以作为口号,来激励和提升公众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但人们不能对此按照字面含义进行清晰解释,否则我们就要回到蛮荒时代,不用纸笔、电力、医院、住房等商品。既然如此,经济学家就考虑如何在一定排放水平下实现社会福利最高,一定社会福利水平下实现排放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