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2年,在欧盟航空碳排放税遭到多国联合抵制后,欧盟又再次酝酿向航海领域征收碳排放税,即"航海碳税"。与此前的航空碳税一样,欧盟为抛出航海碳税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对抗全球气候变暖。同样,与航空碳税一样,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对声也如航空领域一样激烈。我国的态度同很多国家一样,坚决反对欧盟就国际航海排放问题采取单边措施。欧盟推出的"航海碳税"是否违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5月19日,欧盟议会通过了《关于监督、报告与认证海上运输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2009/16/EC指令的修正案》(后文简称"指令修正案"),标志着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航运减排领域迈出了新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要求使用欧盟港口的船舶所有人自2018年1月开始测量、报告与认证其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立法者认为这是为控制工业二氧化碳排放而迈出的第一步。据信,在实施航空碳税折戟沉沙之后,这一航运业的减排监测要求被视为"航海碳税"的前奏。  相似文献   

3.
在中、美等国的强烈反对下,欧盟2012年2月7日终于在强行征收航空碳税问题上“服软”。欧盟气候行动司司长德贝克当天称,建议“有条件地暂停”航空碳税新法案的部分内容,前提是未来建立的全球气候保护体系都应胜过目前仅适用于欧盟的体系。此话表明,欧盟与中、美等国之间的碳税之争进入中场休息状态。  相似文献   

4.
欧盟航空碳税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始终备受争议的航空碳税计划终于在欧盟内外的双重压力之下面临流产,但是建立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终究是大势所趋,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有前瞻性.由于欧盟航空碳税同环保高度相关,本文通过资料调研及数据收集,对欧盟此举的主要原因和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保护航空业竞争力、介入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和我国环保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天津海事局6艘公务船舶获得《船舶能效管理证书》,自2014年9月1日开始实施船舶能效管理,首开国内航行船舶获得能效管理认证并运行的先河。此举将提高天津海事局船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舶二氧化碳排放,也将为国内航行船舶实施船舶能效管理提供借鉴和"样本"。船舶能效管理,是指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开始正式实施船舶  相似文献   

6.
在持续多月的喧嚣之后,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司于11月12日提议,在2013年秋季组织的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之前,将暂时停止实施对域外航空公司进出欧盟境内的民用航班征收碳排放税的措施(欧盟成员国航班仍继续征收航空碳税)。  相似文献   

7.
环球     
欧盟:征碳税推广电力汽车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European Autorn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日前发布报告称,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已对传统乘用车征收碳税,同时为电力汽车提供税费优惠。据耶鲁大学环保刊物《Yale Environment 360》报道,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17个国家现正征收碳排放税。  相似文献   

8.
新闻时政     
<正>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颁布能效"领跑者"制度2015年1月8日,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通过树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9.
遭遇欧盟排放新政中国航空业将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已于2008年通过法案,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将所有欧盟和非欧盟航班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EU-ETS)。国际航空业对此的反应不一,欧盟此举也对中国航空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全球航空业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国际航空和国内航空)占总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的2.6%,虽然其比例不高,但航空业却是全球二氧化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碳税契合了税收改革,因而欧洲碳税改革在气候变化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受国际普遍重视和认同之前,就在欧洲许多国家实施并被广泛认可。从欧洲典型国家碳税实施效果看,通过税收循环和其它辅助措施,碳税对于GDP的影响都是正的,证明了碳税的第二重红利。事实上,欧洲许多公众对于碳税调整税收结构的期望已经超过了碳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