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环境研究》(季刊)第69期(1988年7月)汇集15篇文章,全面介绍臭氧层保护问题。这些文章包括:美日关于同温层臭氧耗损对策的会议;环境厅采取的同温层臭氧耗损对策;关于臭氧层保护的问答;关于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和蒙特利尔臭氧层耗损物质议定书;氯氟代烃对策的技术问题;氯氟代烃与同温层臭氧耗损;紫外线、皮肤与皮癌;紫外辐射对植物的影响;辐射活性气体的温室效应;臭  相似文献   

2.
赵伦 《环境》1994,(9):25-26
氟利昂(简称CFCs)是美国杜邦公司对一系列碳氨化合物(即氯氟烃)所取的通用品名。CFCs一直被广泛用做冰箱和空调器的制冷剂,包装和家俱用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电子原件和精密零件的清洗剂,以及药剂和美容喷发剂等等。因此CFCs曾被认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1974年,两位英国科学家观察到臭氧层浓度下降,并确认是CFCs扩散到臭氧层中,对臭氧分子起到了分解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表,造成健康伤害,提高皮肤癌及白内障患病率,并影响植物生长,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相似文献   

3.
陈济滨 《环境保护》2012,(10):51-54
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行政审批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政府于1987年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加入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进出口行政审批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由原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商务部)、海关总署成立了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以下称"进出口办"),主要负责ODS进出口贸易的审批.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看,臭氧层的保护对策是进行得比较好的。即在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主制定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通过)及“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通过)的基础上,又在国际协调下制定了具体的对策。而最初提出氯氟烃类(CFC)对臭氧层的破坏问题也只是  相似文献   

5.
臭氧层破坏问题是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保护臭氧层,保护全球环境,国际社会在1985年制定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了进一步落实《公约》,明确《公约》的目标和实施措施,1987年,国际社会又制定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政府对保护臭氧层十分重视,分别于1 989年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特别是加速含氯氟烃(HCFCs)淘汰工作的全面启动,在环保部部署下,湖北省开展"加强地方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二期。·深入贯彻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3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加强含氢氯氟烃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的通知》(环函[2013]179号),打击ODS非法生产、使用、贸易等行为;  相似文献   

7.
X21X一01 9702070关于臭氧层破坏现状和对策的最近动向~才丫夕层破坏。现状七对策‘:关寸乙最近刃动向〔刊,日〕/木村正伸// PPM一2996,27(5)一64~72 环信6169 环绕着地球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所含的紫外线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保护着人类和生物。极为重要的臭氧层正在被甲基辜丸酮等物质破坏,其结果将造成照射地面的有害紫外线的大量增加,这样将助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的增加,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将对动植物的生殖繁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臭氧层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地球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对臭氧层破坏的机理;臭氧层破坏物质的种类;臭氧层破…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如酸雨)或气候(二氧化碳的积聚、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的长期影响不仅可能而且肯定将是21世纪人类资源方面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一、臭氧层空洞(一)状况1985年,科学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出现有美国大陆那样大的“空洞”。这个发现意味着臭氧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臭氧层的形成机理。近年来,在南极、北极及一些温热地区上空出现了臭氧层耗竭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和许多国家政府的极大关注。通过讨论臭氧耗减的原因,指出氯(Cl~-)、氮氧化物(NO_x)等痕量气体的相互作用是其主要根源,而这痕量气体的增减又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最后,简述了臭氧层耗竭对人类可能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正> 第一章总则(目的)第一条本法律的目的在于:谋求通过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为了确保正确和圆满地实施《保护臭氧层维也纳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和《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应该采取控制特定物质的制造、抑制排放和合理使用等有关措施,以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及其生活环境.(定义等)第二条一、本法律中所说的“特定氟利昂”,是指属于《议定书》附件第A 第1组所列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