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河流污染类型优控顺序确定方法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河流污染类型优控顺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河流域,结合海河流域主要河流站点水质监测数据和沉积物分析数据,对各水系河流的耗氧污染、富营养化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海河流域河流污染优先控制顺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有36%河长耗氧污染严重,重污染河流主要分布在黑龙港运东水系、子牙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重度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100%、54%和68%.重度富营养化河流主要分布在子牙河水系、北三河水系(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和徒骇马颊河水系,重度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50.0%、52.3%和39.7%;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普遍较低,子牙河水系、滦河水系和漳卫河水系重度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26.5%、21.6%和28.0%.海河流域河流中度以上的耗氧污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河长分别为8203 km、6927 km和6733 km,由此确定流域河流污染优控顺序应该是首先关注耗氧污染,然后再控制河流富营养化,最后再治理重金属污染.分水系优控顺序研究表明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黑龙港运东水系、子牙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主要面临耗氧污染问题;北三河水系应首先控制富营养化;滦河水系、海河干流和漳卫河水系应关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河流耗氧污染变化趋势及氧亏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洪  林超  雷沛  单保庆  赵钰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324-2335
耗氧污染是海河流域河流水污染的主要类型,耗氧污染物对河流溶氧的消耗产生的氧亏效应对水生生物产生重大影响.收集海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88个监测站点2000—2011年CODCr/CODMn、NH3-N指标,分析河流耗氧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并基于水质目标(2 mg·L-1)下计算出海河流域河流氧亏量.结果表明,流域河流耗氧污染总体呈现好转趋势,耗氧污染指标(NH3-N、CODCr/CODMn)逐渐降低,I~III类水质站点比例增加,劣V类水质站点数和超标倍数减少;CODMn降低幅度大于NH3-N,主要污染物由COD向NH3-N转化.海河流域重点氧亏区域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段和下游滨海段,未氧亏区域多集中于上游山区段;北三河、黑龙港运东与徒骇马颊河水系中部平原段整体处于缺氧区域,子牙河水系中部平原区缺氧现象最为严重,氧亏区域位于石家庄洨河下游、滏阳河艾辛庄下游至献县段及石津总干以南;海河流域内中部平原段河流氧亏的主要贡献仍以COD为主,但氨氮的贡献显著,其中黑龙港运东水系、徒骇马颊河水系和北三河水系,COD耗氧均值都高于5 mg·L-1,在北三河和子牙河水系,氨氮耗氧均值达到了4 mg·L-1.  相似文献   

3.
黄河兰州段耗氧有机污染物浓度统计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复有  孙谦  李昌迪 《环境科学》1989,10(3):72-74,82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流域内面源污染严重,在分析研究黄河的水环境问题时,必须考虑面源污染这个因素。建立河流污染断面耗氧有机污染物(以COD表示)浓度预测模型是河流水质规划的一  相似文献   

4.
河流的大气复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中溶解氧(DO)的含量是衡量河流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DO的主要来源依靠大气复氧。如何准确地确定复氧量,对于正确地计算河流的环境容量以及合理开发应用或有效地控制耗氧性有机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过程缓慢,复氧速率远低于耗氧速率,大多处于厌氧状态,水质难以改善。针对城市河流污染特点,提出再造好氧微生物有氧环境体系,加快生物降解速率开展生态修复。论文从曝气模式确定和曝气量选择论述该技术应用关键。在实际应用时应重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缺氧导致水体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河流普遍存在的污染问题,而沉积物耗氧是水体溶解氧减少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构建一套室内模拟装置,利用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和改进的BCR三步连续提取法来探索黑臭水体沉积物不同耗氧方式对水体氧化还原体系和沉积物中重金属(Co、Ni、Cu、As、Sb和Pb)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培养过程中上覆水氧化还原电位为-65.50~0 mV,属于铁锰控制区;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为-170.30~-370.10 mV,主要由硫体系控制.化学耗氧,主要是其中的铁锰耗氧,会使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Fe、Mn、S浓度增加,进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化学耗氧组上覆水中As浓度增加至9.64μg·L-1,铁锰耗氧组上覆水中Co、Ni和As浓度分别增加至20.79、20.53和6.97μg·L-1.化学耗氧组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Co、Ni和As浓度增加至7.03、6.18和6.98μg·L-1,而铁锰耗氧组其浓度增加至8.62、11.80和2.44μg·L-1.说明不同耗氧方式会对沉...  相似文献   

7.
<正> 河流氧平衡状况是反映河流水质的重要参数,在环境评价、预测等工作中都有重要作用。作为复杂的自然过程,河流氧平衡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我们在黄河潼关—三门峡段研究的具体资料,对此问题试做一探讨。一、河流氧平衡系统分析考查河流的氧平衡,必须把河流看成完整的系统。按耗氧类型的不同,可把这一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上覆水氧平衡系统(WOD 系统)和沉积物氧平衡系统(SOD系统)。由于水体氧平衡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平衡的环境因素也很多,而且影响的过程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很多学者在研究水体有机污染时提出了一些反映氧平衡的参  相似文献   

8.
前期模拟研究显示,溶解氧是控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艺的关键因子.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参数,曝气量在工程上便显得尤为重要.生物膜工艺曝气量取决于发生在生物膜内各种反应(硝化、常规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的耗氧与氧补偿以及生物膜的厚度等.由于在生物膜内存在着基质扩散梯度,所以,通过试验方法确定净耗氧量十分困难,甚至难以实现.正因如此,数学模拟技术被用来评价这一在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模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工艺及生物膜参数会导致不同的耗氧曲线.这些信息有助于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艺的设计及运行.  相似文献   

9.
苏州河底泥的耗氧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州河上海区段底泥中SOD的数据分析表明,市区河段底泥中SOD的大小,与上层河水中COD_(Mn)、DO、BOD_5、NH_3-N的含量均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流动水相作用下,研究了水温及流速等主要环境因素对底泥耗氧的影响。提出了市区河段水质模式中的底泥耗氧表达式。指出在市区河段中,底泥耗氧在总的耗氧过程中灵敏度最大,占主要地位。若河流两旁无污染源排入时,约占该河流总耗氧的51%;  相似文献   

10.
河流中BOD-DO动态的数学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河流中BOD—DO动态的数学模拟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图们江,利用在图们江上取得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江中BOD—DO动态的数学模型。在所得到的模型中,耗氧系数κ_1,复氧系数κ_2,BOD沉淀-再悬浮系数κ_3被表达为流量与水温的函数。表达式中的参数通过系统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确定,因此能较好地反映河流的地理环境特点。特别是κ_3的表达式,它以流量为自变量,用一个单一的解析函数同时描述了江中的沉淀与再悬浮现象,具有独创性。 本文所提出的BOD—DO动态模型可以做为图们江水质规划与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近年来北京河流中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各河段水质均较差,劣Ⅴ类水质的河流长度超过80%,城市河流污染特征明显,主要污染指标为耗氧型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重金属污染较轻,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占较大的比重;永定河水系枯水期氮污染较重,主要是硝态氮超标,以颗粒态磷为主要形式的磷污染较轻,重金属含量大都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潮白河水系水质较好,各水质指标除个别断面外大都满足中Ⅲ类水标准,重金属含量大都符合Ⅰ~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事故泄漏行为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有毒物质河流泄漏行为为例进行模拟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一种计算河流有毒物质断面超标风险率的数学模拟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在一定条件下,即为确保饮用水质的安全,把超标风险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5%),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X192 9600737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模型研究/高建群…(河海大学)//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5,14(9)一8~12,25环信X一100 运河徐州段水域以有机污染为主,基本属耗氧性质,因此建立了包括BODS、NH3一N、酚和以)4项水质指标的多元韧合氧平衡水质模型及COD衰减经验模型。文章介绍了根据多元藕合关系和转化机理建立的模型结构及方程式,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可靠,可作为大运河水质预测的实际工具及规划管理依据。图1表7(怡东)X192 9600738谐振式紊动模拟装置解吸重金属试验及数学模拟/黄岁梁(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4.
滏阳河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滏阳河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河流,断流现象和污染极其严重.本文在相关水文资料和实地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将平原区河流被分割成4个相互独立的河段,然后根据水样的总氮、总磷、COD、氨氮和硝态氮等污染指标的测定结果,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染指标的空间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河段的污染源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滏阳河水体污染极为严重,主要污染指标超过5类标准,氨氮的污染最为严重;水体可分为3类,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分别在有常规水补给的邯郸段、非常规水补给河段的上游和非常规水补给河段的下游;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差异较大,氨氮的差异最为明显;河流水环境污染物主要有3种来源,分别是耗氧型有机污染物、氮类污染物和磷类污染物,不同河段各种污染物来源的贡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TOC及TOD都是水中需氧污染质的综合指标。由于目前应用的五天生化需氧量(nOD0指标,测试时间长,不能快速反应环境水被需氧污染质污染的程度,国外很多试验室都在进行TOC及TOD的试验,寻求它们与BOD5的关系,以便实现自动快速测定。水体受无机还原物及有机需氧污染质污染时,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耗氧速度大于复氧速度时,溶解氧逐渐减少直至于零,此时  相似文献   

16.
确定CBOD和NBOD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表示耗氧有机化合物的综合指标。20世纪初开始研究和应用此项指标时,仅用于评定河流受到有机污染的程度,后来也用于对污染源(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检验.虽然BOD的测定和定量理论还存在种种缺陷,但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衡量能被微生物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的唯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黄浦江11个河段采集样品,测定其物化性质和耗氧速率,分析 SOD 沿河变化趋势。研究了底泥的起动和冲刷,建立了底泥起动关系式。在循环连续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模拟 SOD 过程的试验。阐明了沉积物的耗氧能力与其性质的密切关系。实验表明,水流的紊动引起底泥起动、冲刷而再悬浮,对沉积物的耗氧作用和释放作用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河流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评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洪  林超  雷沛  单保庆  赵钰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336-2344
以海河流域2009年地表水水质现状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河流水体富营养化潜势和浮游植物表征河流富营养化水平.结果显示,流域河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含量相对较高,河流水体中TN、NH3-N平均含量分别为8.13、4.34 mg·L-1,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限值(2 mg·L-1)4倍、2倍以上.北三河水系(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子牙河水系和海河干流中TN浓度超过9 mg·L-1;海河流域河流水体中TP平均含量为0.87 mg·L-1,超过地表水Ⅴ类限值(0.4 mg·L-1)2倍以上.北三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水中TP平均含量均超过1.0 mg·L-1.主要河流3%处于中或贫营养,44%处于极富营养化水平,主要分布在北三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漳卫河水系,表明流域河流总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平原段河流富营养化严重.河流治理要兼顾耗氧污染控制和营养盐控制,以改善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博山地下水污染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污染情况的基础上,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用趋势面分析和Kriging方法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用灰色系统方法和对流-弥散方程的特征有限元解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随时间的分布并且进行污染的预测,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表明和数学模拟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的定量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多模式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的稳态与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模拟是污水处理系统教学科研、工艺评估、运行优化和自动控制的重要工具,在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过程数据对ASM2d模型进行校正,并分析评估了校正模型在多模式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3个模式15个工况下稳态模拟及AO模式下动态模拟的可靠性.15个工况的稳态模拟表明,校正模型能准确模拟污泥浓度和出水水质;在AO模式的动态模拟中,模拟曲线与出水水质以及污泥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