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前言人类正在进行一次全球性的大气试验。人类的各种活动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氟氯烃、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几种气体的浓度。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气体的浓度继续增加.即会使同温层中的臭氧浓发降低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因为同温层中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而紫外线是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其它几种疾病的,并可减少粮食产量,损坏材料和增加对水生生物的负茶,由于“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湿度变暖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粮食产量、质量、鱼类和野生功物等。降水量与风暴的形式也会变化,海水平面将会升高。  相似文献   

2.
<正>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一种氧分子,无色,有特殊臭味,溶于水.地球上的臭氧有两层.在靠近地面上的空气里含有少量的臭氧,它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对人体有害.在距离地球表面30—60公里的大气同温层的底层,由于太阳的辐射产生了大量的臭氧,形成了一层数公里厚的臭氧层.这层高空臭氧层能够阻挡太阳光线中过多的紫外线对地面的辐射.我们平时所说的“臭氧层”就是指这一层.如果地球外围没有这一层臭氧的保护,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就会到达地面,造成气候剧烈的变化、损害农作物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破  相似文献   

3.
<正> 当今世界对于同温层臭氧量的减少、地球变暖、酸雨、海洋污染、热带森林的消失、沙漠扩展等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着重论述同温层臭氧层破坏的机理以及南北半球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所谓同温层是距地面高度约10~50km之间的大气区域;距地面高度10Km之间为对流层。前者平均气温以3.8℃/Km上升,而后者则以6.8℃/Km下降。但同温层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臭氧吸收来自太阳紫外线的能量所致,所以说臭氧的存在对形成同温层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环境研究》(季刊)第69期(1988年7月)汇集15篇文章,全面介绍臭氧层保护问题。这些文章包括:美日关于同温层臭氧耗损对策的会议;环境厅采取的同温层臭氧耗损对策;关于臭氧层保护的问答;关于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和蒙特利尔臭氧层耗损物质议定书;氯氟代烃对策的技术问题;氯氟代烃与同温层臭氧耗损;紫外线、皮肤与皮癌;紫外辐射对植物的影响;辐射活性气体的温室效应;臭  相似文献   

5.
太阳紫外线(UV)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树元 《环境科学》1992,3(6):52-56
本文就同温层臭氧出现部分空洞引发的太阳紫外线(UV)辐射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植物次生化学特性和植物生殖生长影响方面最近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结果加以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6.
国外动态     
美国环保局建议削减广泛使用的氯氟烃据美国的科学家说,氯氟烃能使同温层中的臭氧层变得不稳定。大气化学家认为氯氟烃在消耗同温层中臭氧起着重要作用。臭氧的减少,将可能使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表面,引起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由于同温层的变化,日光浴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时量译自《ES&T》VOL.21 No.2 P.118(1987)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过多的穿透大气层,使人类所患皮肤癌症的患者增加.因此,研究紫外辐射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紫外线辐射(UVR)来源于天然的和人工的辐射源.太阳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源.对人的效应取决于许多情况,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人工紫外线辐射源广泛用于工业上,由于紫外线辐射光谱的某一频段具有杀菌作用,所以也广泛用于医院、实验室和学校.紫外线辐射广泛地用于治疗方面,诸如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皮肤病的治疗以及美容.人工紫外线辐射源作为消费产品使用.人们活动接触紫外线辐射的不同区域内,无论是职业的或娱乐的原因都会引起意外的接触.紫外线辐射可分为UV-A、UV-B和UV-C段的波长为200~280nm,它引起不愉快,但对皮肤和眼睛的影响不严重,核酸能有效地吸收UV-C,皮肤上覆盖的无生命层吸收了辐射绝大部分,因而只产生轻度红斑,没有晚发后果.太阳紫外线辐射低于290nm的部分被同温层的臭氧有效地吸收,所以天然辐射源对于生物没有这种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球大气圈的平流层离地面20~25公里,大气中臭氧的90%都集中在这里,形成一个浓度为10ppm的小圈层环绕着地球,称为“臭氧层”。它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臭氧对太阳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吸收了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阻挡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臭氧层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是生命的“保护伞”。如果没有臭氧层存在,太阳紫外线会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烤焦。在正常情况下,平流层中臭氧的浓度是稳定的。观测资料表明,1976年以前的20年里,南极上空臭氧的浓度几乎是保持不变的。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的臭氧(O_3)的90%都分布在同温层中,其最大浓度在离地面15~25公里上空。由于近年来大气中可以破坏臭氧的化学品诸如氟氯烃类(CFCs)等的浓度不断增加,它们进入同温后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出氯原子(Cl)对臭氧起催化破坏作用的结果使同温层中的臭氧不断受到  相似文献   

10.
大气层中的臭氧主要位于同温层,吸收了来自太阳辐射中大部分的紫外线B(波长为280-315nm),而紫外线B能够摧毁脱氧核糖核酸DNA和其它生物学上的重要分子,因而损害活着的生物,由于人类对大气层的污染,现在的臭氧层正在被消,在高续度比低纬度消耗得更迅速,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上空比相应续度的大多数地理区域上空消消耗得更迅速,紫外线B辐射一般山区比海平面更强烈,我们正进行中的实验是利用人造紫外线B辐射来照射陆地生态系统(山地石南荒地,泥沼和苔原),模拟进一步臭氧层消耗对它们产生的效果,本文对短灌木和苔藓生长及植物落叶枯干分解的效应进行了如下描述。  相似文献   

11.
您知道大气臭氧层的作用吗?葛春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知道空气在的氧气一刻不能少,臭氧因为含有“臭”字而名声不好,对它的作用却鲜为人知。其实臭氧并不臭,它担负着吸收有害紫外线的辐射,保护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使命。大气中臭氧减少意味着达到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  相似文献   

12.
臭氧层位于离地面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紫外线使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而它们又与其他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臭氧很不稳定,易被一些含有氢、氮、氯的自然成分所破坏,它们与臭氧一个氧原子发生反应,从而不断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能有效地吸收对人类和生物生长有害的太阳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太阳紫外线UV—A却能全部通过。正是由于有臭氧层这道天然屏障,挡住了99%的致命紫外线幅射直接到达地面,才保证了地球上的人类及生物正常生长并世代繁衍。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同温层的臭氧耗竭,预计到达地面的紫外线-B(UV-B)的辐射量将会增加,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最近认识到紫外线-B辐射影响的一个靶器官是免疫系统,特别是紫外线-B能使单核巨噬细胞丧失其使T淋巴细胞被同族抗原和可溶性抗原激活的能力。但有关紫外线-B对免疫功能有害影响的研究,几乎绝大部分都是用实验动物进行的。单核细胞辅助功能对细胞中介免疫的发动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弄清紫外线-B辐射对人类单核细胞免疫辅助功能有何特殊影响。本试验是将用塑料粘附法获得的人末梢血单核  相似文献   

14.
太阳入射辐射从根本上决定了大气的热力结构和组成状况.紫外线波长范围的辐射改变了大气中的分子分布,从而引起连锁的化学反应——尢其是对平流层中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同时为中间大气层提供主要的热源,而处于可见近红外波段的辐射则能到达低层大气和地球表面并使其增温.因此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对确定大气结构、  相似文献   

15.
黄治平 《环境》1995,(11):12-13
纪念9月16日国际臭氧日,旨在唤起人们对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关注。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紫外线,特别是波长290~320毫米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动植物免受紫外线的损害。所以,地球外层大气中臭氧的损耗对人类健康具有灾难性的后果。大气污染与臭氧损耗距离地球表面15~50公里的平流层存在的臭氧最多。1985年,英国进行的南极地区调查,报告了南极圈内春季臭氧大量损耗。1970年初,首次证实从气溶胶喷雾、轻工  相似文献   

16.
气溶胶污染对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经过了各种影响因素的衰减后到达地面,其中臭氧分子吸收,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的影响作用最为主要.当臭氧浓度或气溶胶粒子浓度改变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量将改变.据观测,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臭氧总量已普遍减少了1%—3%.臭氧浓度的降低增加了地面紫外线B辐射(UV-B,280—320nm),从而将给地球生物带来一定的危害作用.尽管臭氧浓度减少对地面UV-B辐射增加的作用很大,但是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增  相似文献   

17.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身体健康与生物生长有直接影响,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在离地面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虽然其浓度从未超过十万分之一,全部集中起来也只有比鞋底还要薄的一层,但它却有效地吸收了对生物有害的,波长小于295nm 的太阳紫外线 UV-C,而对生物无害的,波长大于320nm 的太阳紫外线 UV-A 却让它们全部通过,对生物有一定危害,波长在295~320nm 的太阳紫外线 UV-B 大部分也被吸收。正由于臭氧层这道天然屏障,才使地球上的人类与生物能够正常生长与世代繁衍。  相似文献   

18.
臭氧(O_3)存在于大气中,主要是由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它基本上聚集于地表上空大气层的平流层内(16~30km),约占整个大气层 O_3总量的90%。O_3层有很强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仅其最上部就可吸收太阳所投射紫外线能量的90%以上,从而太阳紫外线几乎全为高层大气所吸收,而不能到达地面。据最近研究表明,由于排放破坏 O_3的污染物,平流层的 O_3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地球上皮癌患者大量增加。可以说,平流层和对流层(O_3占总量10%)中的 O_3是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危害的  相似文献   

19.
宁阁 《环境》2005,(1):86-86
据了解,在家用空调行业,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22),这种制冷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高空臭氧层,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臭氧层的逐日稀薄使得紫外线“冲破围城”直射地球。紫外线的直射将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病毒性疾病(如麻疹、疱疹)、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机率。据分析,平流层臭氧每减少1%,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数就将增/加1.5万人。此外,番茄、土豆、甜菜等农作物将减产;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大气中 N_2O 浓度上升后,既可使同温层中臭氧(O_3)浓度降低,又可使地球表面气温变暖,引起气候变化。所以,N_2O浓度上升对增加阳光对地面的紫外线辐射与气候变化都会引起不良影响。在过去100年(1880~1980年)中,排入大气中的N_2O,已由1880年的9×10~3吨/年(以 N计),增加至1980年的14×10~6吨/年(以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