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我国家电报废量极大,若处置不当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废旧家电中存在大量可利用成分,我国已出台了着眼于资源再生利用的废旧家电处理政策。日本废旧家电回收领域已建立起完整的政策法律体系和产业化运转模式,其成熟经验值得我国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刊在今年第六期“国外动态”栏目发表了“日本废家电的再生利用动向”一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对废家电处置的概况及今后再生利用的动向,这一内容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兴趣。现继续发表与此相关的文章,内容则主要介绍日本废家电的回收利用新技术,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进入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期.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第一批),着眼于减少废弃物污染和促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的废旧家电处理政策正式出台.日本的家用电子电器产品进入报废高潮期早于我国,在废旧家电处理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法律体系和较为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其做法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日本废旧电脑的再生利用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IT技术的发展 ,电脑的应用近年发展很快。据有关媒体预测 ,我国电脑的应用总量不久即将超过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伴随而来的废旧电脑的再生利用亦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重点。国家经贸委在公布的“2 0 0 2年资约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中指出 :将“研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体系 ,组织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废旧家电、电脑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研究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 ;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理一体化示范试点”。看来这是十分及时而明智的决策 ,希望能早…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日本政府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针对本国资源短缺和废物填埋场地不足的特点学习德国通过颁布“循环经济法”促进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经验 ,于 2 0 0 0年正式颁布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的同时 ,又配套颁发了“资源有效利用法”(对原再生利用法的修订 ,再生利用对象有电脑、复印机等 69种 ,办公用电脑从 2 0 0 1年 4月起实施 ,家用电脑从 2 0 0 2年 4月起实施 )、“建设废物再生法”(从 2 0 0 2年 4月起实施 ) ,加上以前已颁布的“包装容器再生法”(从2 0 0 0年 4日起实施 )和“家电再生法”(于 2 0 0 1年 4月实施 )以及…  相似文献   

6.
日本家电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及分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久将产生家电的报废和再生利用课题,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对此应高度重视,为此兹介绍日本的经验以供有关方面参考,鉴于我国石油进口过多,已成为“十五”计划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废塑料合理再生利用涉及节油问题,且技术较为复杂,故据日刊“塑料时代”2000年增刊号“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专集中摘译有关家电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及关键的分选技术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称为废旧家电,每年的报废量非常大.其中报废产品可以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冰箱回收处理技术,为一项新技术,目前存在处理能耗高,分离回收物不纯,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现就如何提高冰箱破碎生产效率,保证分离效果,总结了一些技术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家电已经进入报废高峰期,废旧家电如果处理不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有效实现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在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在废旧家电循环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借鉴日本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方式,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家电已经进入报废高峰期,废旧家电如果处理不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有效实现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在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在废旧家电循环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借鉴日本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方式,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英 《环境导报》2002,(2):41-42
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已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家电和环保专家都认为,应立即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利用、资源化的研究,以便在我国废家电进入淘汰高峰期之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做到预防污染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 :日本塑料年生产约1 50 0万t以上 ,报废后有 1 /2左右被焚烧减量和填埋处理 ,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且造成填埋场地紧张。为此 ,1 995年和 1 998年分别颁布的“包装容器再生法”和“家电再生法”要求对废塑料尽可能再生利用。由于塑料品种繁多 ,除塑料瓶类容易回收外 ,对回收的混合废塑料进行分类是能否合理利用的关键 ,成为各方关注和开发的焦点。物质工学研究所开发成功的分类鉴定仪 ,利用近红外线对塑料照射产生不同强度光的特点 ,用电脑分类贮存 ,在对废塑料检查时和电脑对照便可区别分类 ,可对流通的 50余种有…  相似文献   

12.
1 各国竞相依法促进报废汽车的再生利用目前全世界约有各种汽车 7.5亿辆 ,每年约报废汽车 5 0 0 0万辆 ,除部分经检修后作为二手车廉价出售外 ,大部分经拆解后再生利用。由于汽车是材料密集型产品 ,通过再生利用 ,既可大量回收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和整修后可用的二手部件 ,同时又可减少废物填埋用地 ,故各发达国家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视。美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鼓励汽车制造商兼营报废汽车的再生利用事业 ,并大力发展二手部件产业在为汽车检修业服务的同时取得较好效益。欧盟和日本则依法推行生产者责任制以充分发挥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际经验 尽快依法建立废弃家电再生利用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电脑类产品是材料、技术密集性产品,搞好废弃家电等的再生利用,既可合理回收钢铁、有色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及塑料等有用原材料,又可防止铅、镉、汞和氟利昂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分解技术复杂,故再生利用的难度较大。对此,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观点出发,  相似文献   

14.
松下家电产品为人们所熟知。但大家不知道,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不仅生产家电,而且“破坏”家电,将各种型号的旧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化整为零,使之成为再生产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日本汽车再生利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日本汽车的保有数为 70 81万辆 ,每年报废汽车约 5 0 0万辆 ,均由汽车经销商 1 0 0 %回收 ,其中除少部分状态尚好的汽车经检修后以二手车出口外 ,其余由约 5 0 0 0家汽车解体企业拆解后 ,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分类回收。约有汽车重量的 75 %得到再生利用 ,此数值高于其它耐用消费品。其余 2 5 %的粉碎屑则作为工业废物填埋处理 ,估计每年达79~ 80万吨。考虑到报废汽车合理处理涉及到地球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解决填埋场地的不足等因素 ,日本厚生省于 1 995年 6月制订了“汽车、电器等在粉碎屑处理前进行有用物选出的…  相似文献   

16.
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阎明 《中国再生资源》2005,(3):19-22,26
我三年前进入废旧电器资源化再利用领域,开发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技术,与人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废旧家用电器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从事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我感到单纯的研究技术,如果离开了国情,离开了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对资源再生企业经营理念、运营方式不作深入的研究,技术研发就会偏离方向,再生利用技术和设备可能因为与企业需求不符而得不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成为家电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中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脑五大类家用电器生产量为2.39亿台,出口7200余万台。预计目前,我国这“五大件”的社会保有量超过10亿台,按家电正常使用寿命10~15年计算,每年将有3000余万台的家电报废。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简称中再生协会)主办的废家电拆解处理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家电以旧换新活动9个试点省市的17家家电拆解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家电报废处理订单今日花落新金桥工业废弃物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新金桥公司),这批产品原值达到10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使得废旧家电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不合理处置和回收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广泛开展废旧电器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对保证人类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中国废旧家电年废弃量及回收利用价值,总结了处理废旧家电的基本技术特点及中国处置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工艺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