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打开电视机或摊开报纸,我们经常看到空难、海难、火灾、矿山事故、建筑事故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安全事故,小者伤、大者亡,几乎天天都充斥着我们的双耳,刺激着我们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打开电视机或摊开报纸,我们经常看到空难、海难、火灾、矿山事故、建筑事故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安全事故,小者伤、大者亡,几乎天天都充斥着我们的双耳,刺激着我们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2向我们款款走来。值此新年来临之际,《安全与健康》同人谨祝各位读者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回望2011,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着事故频发的拷问。"七二三"甬温铁路事故、"九九"邵阳沉船事件、"一一一六"甘肃校车事故……一桩桩、  相似文献   

4.
回望2019年,安全生产问题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从国内的南昌方大特钢燃爆事故、湖南嘉禾煤矿瓦斯倾出事故、江苏盐城天嘉宜化工爆炸事故,到国外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都为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沉重的事故教训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5.
杨高义 《安全与健康》2002,(9):12-13,11
我们每天打开各种新闻媒体,便可耳闻目睹不少事故消息,诸如工伤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中毒事故、倒塌事故、溺水事故等等.笔者作为一名安全工程师,常常感叹这些惨痛的消息包含着两大悲剧.悲剧之一是许多惨痛事件实际上是不断地在重复发生;悲剧之二是许多事故受害人有被救可能,却由于在场的人未掌握正确的急救法而眼睁睁地让其死去.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的背后,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去年重特大事故频发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去年,全国共发生37起重特大事故,平均约10天就有一起,人员伤亡惨重,社会影响恶劣。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重特大事故频发绝非偶然发生、外力所致,而是叠加着一系列必然因素、串联着一系列内部原因。从生产经营主体看,有些企业发展"粗线条",工艺落后、能力有限,对生产线上的隐患浑然不觉。有些企业对安全"缺根弦",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7.
化工企业中流传着一句话:岁末年初事故多.意思是从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这个时期是各类生产事故的高发期.这说明一个问题,即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也有其规律性、周期性.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认真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岁末年初事故多出",善始善终度过平安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事故调查处理(以下简称事故查处)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惩处事故责任者、警示教育干部职工和群众、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作用.多年来,从《企业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事故查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落实.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这项工作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去年国内重特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竣。特别是几起伤亡百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在国内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观之每次理特大事故调查的背景,我们都能发现事故的发生多少与当地各级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放松警惕、思想麻痹、疏漏甚至纵容有关。由于管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或是部门利益驱使、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长期阻碍着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之领导层以至普通劳动者中广泛存在的侥 幸心理长期积淀,酝酿着事故的必然,必在痹端积重越深事故越大。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目的在干减少或遏制各类事故的出现,很多企业也将实现“零事故”“零死亡”作为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那么,是否可以用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作为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准?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起事故的诱因,往往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多种风险要素。  相似文献   

11.
事故的发生.是所有导致事故的因素都不可遏止地产生7作用后.最终呈现出的恶劣后果。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其意义远远不在于亡羊补牢.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对待每一起事故的态度.都影响着我们未来工作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每每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人们就会在大众媒体上看到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强烈言词:“此事一定要严肃查处,一查到底”。然而非常可笑的是,“严查”话音还未落地,新的事故又发生了,而且是频频发生。一方面我们进行着事故的“严查”,另一方面,事故却频频出现,好像这事故是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  相似文献   

13.
策划人语     
事故的发生,是所有导致事故的因素都不可遏止地产生了作用后,最终呈现出的恶劣后果。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其意义远远不在于亡羊补牢,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对待每一起事故的态度,都影响着我们未来工作的开端。所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出台,其本质并不仅在于事故本身,而是要使大家达成共识,在今后的工  相似文献   

14.
由人发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渗透着人的美好意志,是人体的具体延伸,它们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但也经常成为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通常可以发现不能按章合理安全使用这些工具的人才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1997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8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处理规定》颁布了。这是一件向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作斗争的锐利武器。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于涉及安全、健康领域的问题,都毫无例外地采取法律规定的国家强制性措施,进行预防、整治和严肃处理。发生事故,就不能保证生产安全和生活安全,就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必须齐。。协力向事故作坚决的斗争。生产和生活安全中,也包含着设备安全。在生产、生活中危险性大的设备,我们称之为特种…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关系着千万员工生命安危和家庭幸福。又到年末岁尾,也到安全生产事故重点防范期,我们要切实增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真正从源头上抓起,预防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是一项经常性、严谨性、基础性工作,要把它抓实抓好,关键是预防在先,防范在前。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必须见微知著,从苗头抓起,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17.
事故发生了,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了,我们的安全管理机器便满负荷运转起来:开会、下通知、大检查,严重的话,罚巨款、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在此时,这部机器显得异常有活力、有效率。然而,在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做些什么?我们的价值是否仅仅体现在事故发生之后?事故是一种结果,事故处理是对这种结果的处理。而导致事故的原因在事故处理中,却常因避重就轻、舍本求末而并未完全解决。如果导致事故的原因不排除,事故还会发生。近年来同类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公布,经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3%和18.5%。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5%和22.5%,重特大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起。全国大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呈下降态势。在持续稳定向好的安全生产形势下,复杂严峻的现实时刻敲打着我们的神经。化工、建筑业、交通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各类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原因时,我发现有些事故就是因“图省事、怕麻烦”造成的。其结果是主观上想省事,客观上不省事;主观上想不麻烦,客观上出了大麻烦。这对我们安全作业和设备安全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20.
有效保证矿井提升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福音 《劳动保护》2007,(12):96-97
煤矿生产事故除了瓦斯事故、透水事故、顶板事故多发易发外,提升和运输事故也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据统计,2005年国有煤矿共发生提升和运输事故200起,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当年煤矿各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3.2%。完善煤矿提升和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