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乙醇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乙醇废水的工艺过程,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反应中间产物和最终,550℃,25MPa,停留时间大于15s时,SCWO能将乙醇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达到稳彻底处理的目的,随停留时间增大,湿度升高,乙醇的去除率增大,而压力和氧气浓度的变化对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氧乐果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氧乐果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氧乐果废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也随之提高氧乐果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COD]/dτ=1.60exp(-2.25×104/RT)[COD]0.90[O20-0.38[H2O00.053.  相似文献   

3.
乙醇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路径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法 (SCWO)处理乙醇废水过程的反应路径和动力学 .乙醇SCWO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O2 ,CO是此过程的中间产物 .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乙醇SCWO反应动力学 ,得到对于乙醇的反应级数为 1,对氧气的反应级数为 0 .求出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 3 5 1× 10 5J·mol-1和 7 74× 10 2 1s-1.方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误差基本在 10 %以内  相似文献   

4.
黄彪 《环境科学学报》2002,22(5):641-646
研究表明:在超临界乙醇流体介质下钛酸异丙酯能有效地分解成具光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TiO2粒子,同时产生的TiO2粒子可与活性炭融合成一体,形成的活性炭-TiO2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具很好的光催化活性与吸附作用,而且具有的协同效应优于活性炭与TiO2样品的物理混合形式。  相似文献   

5.
韩凤麟 《环境工程》2013,(Z1):385-389
墨旱莲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资源,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介绍了墨旱莲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精制工艺,同时简述了墨旱莲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着重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墨旱莲中的黄酮研究和运用,包括萃取剂的选用,参数的设定和萃取效果的预测等,墨旱莲中的黄酮类物物质可以用乙醇提取,也可以用水提取,醇提的得率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提纯温度过高,得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乙醇为共代谢基质,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洗脱沉降性能较差的絮状污泥,在SBR中成功地培养出降解MTBE的好氧颗粒污泥。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400.5μm,SVI 41.39mL/g,MLVSS 2896mg/L,颗粒表面分布有丰富的球菌、短杆菌及少量丝状菌。好氧污泥实现颗粒化后,反应器进水MTBE浓度为300mg/L时,其出水浓度可维持在10mg/L以下,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其中挥发部分约占15%)。好氧污泥颗粒化后MTBE的降解速率也明显增加,相比启动初期,一个运行周期内MTBE的降解速率可提高4倍。一个运行周期内pH值的明显降低也表明了好氧颗粒污泥对MTBE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最佳萃取条件为40MPa,80℃,05%甲醇动态改性液体CO210mL时,对土样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质联用分析,并与索氏萃取法进行比较。土样中能准确定性的多环芳烃44种,其中能定量分析的31种。色谱定量的回收率均值为78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50%~156%。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甲醇(SBR1#)和乙醇(SBR2#)作为碳源,研究了其对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条件下,SBR1#磷的平均去除量为6.56mg/L,平均去除率为52.63%.SBR2#中磷的平均去除量为11.22mg/L,去除率为90.34%. SBR1#和SBR2#一个周期运行中好氧吸磷速率分别为1.62mg/(g×h)(以PO43--P计)和5.31mg/(g×h)(以PO43--P计),其中SBR2#出水磷的浓度低于检出限,SBR2#的储能物质总累积量比SBR1#多.相比之下,乙醇是作为除磷碳源效果较好.静置期,由于SBR2#中聚磷菌生物活性较SBR1#高,代谢旺盛,其释磷量高于SBR1#.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最佳萃取条件为40MPa,80℃,0.5%甲醇动态改性液体CO210mL时,对土样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质联用分析,并与索氏萃取法进行比较。土样中能准确定性的多环芳烃44种,其中能定量分析的31种。色谱定量的回收率均值为78.5% ̄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5.0% ̄15.6%。  相似文献   

10.
SFE将是环境有机分析中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对其应用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该领域的分析方法开发与研究.应围绕SFE技术中的基质影响、改性剂添加、即时衍生化、多元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并需考虑以分析方法的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转化纤维素资源生成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温厌气的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转化纤维素物质直接生成酒精的过程,发酵产物除酒精外,还有乙酸、少量乳酸、H_2、CO_2和还原糖,还原糖的主要成份为木糖,纤维二糖和葡萄糖、诱变菌转化纤维素的能力与野生菌相比有明显提高,能发酵细小纤维、稻草和凤眼莲,酒精最大浓度可分别达4.0,3.2和9.3g/L。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水氧化以其特有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该技术所存在的设备腐蚀以及因盐沉积而堵塞的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存在的盐析与腐蚀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途径,开发出一种新型鼓泡塔床反应器。  相似文献   

13.
水中腐殖酸的O_3氧化与其生物可降解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探讨了水中DBPs的重要先质———腐殖酸的臭氧化机理 ,采用O3氧化作为生物预处理 ,可以提高腐殖酸的生物降解能力。实验研究表明O3氧化 +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下HA的UV- 2 50 和CODMn的去除率与单独生物处理相比 ,预臭氧化后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可提高30 %左右。  相似文献   

14.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油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二氧化氯杀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 (SRB)所造成的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和阻塞严重影响着原油的开发与生产。以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型杀菌剂杀灭SRB的实验结果表明 ,ClO2 对SRB具有很强的灭菌能力 ;ClO2 投量C >1 0mg/L时就能满足回注水的要求 ;适宜的接触反应时间为t>4 0min ;相应地有Ct>4 0 ;对ClO2 的杀菌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成果将为今后油田水处理工艺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围隔中水华控制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很多湖泊和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显著表现之一是微囊藻(Microcystis)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恶性生长,形成水华,使水体群落结构恶化,湖泊水产品产量降低,湖泊丧失旅游价值,尤其严重的是影响了自来水厂的正常运行。 许多学者对控制微囊藻的生长进行过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减少营养元素(主要是磷、氮进入湖泊的控制),对流域的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进行控制。这种方法耗资大,就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言,短期内还很难全面实行。生物控制方法有引入微囊藻致病微生物或引入捕食微囊藻的浮游动物和鱼类,但目前仅处在实验室阶段。在以供水为主要功能的水体中,用化学方法控制微囊藻生长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近年来,人们虽然试验了一万余种有机化合物的杀藻作用,但最常用的化学除藻剂仍是硫酸铜。这些除  相似文献   

17.
在750-250℃温度范围内,对黑柱石-水之间的氢同位素平衡分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中改进了氢同位素交换实验方法,从而保证了精度。研究结果表明,750-550℃温度范围内,黑柱石一水的分馏系数10~3lnα°_(黑柱石-水)=-30.51 10~6/T~2-59.86,550-350℃温度范围内,10~3lnα°_(黑柱石-水)与温度1/T~2间无依赖关系,其值为-105.0±0.7,.250℃时,交换率太低。文中讨论了黑柱石-水之间氢同位素分馏系数与温度、矿物晶体结构、矿物化学组成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严重缺磷。粉煤灰和城市污水沉淀物均有较高的磷含量。但是,如果将城市污水沉淀物单独加入土壤,在强淋雨条件下其有效磷将会再度流失。为研究如何提高有效磷的利用率,特设计了粉煤灰和污水沉淀物复合土壤添加剂中磷的有效化实验。实验表明:多孔的粉煤灰颗粒对污水沉淀物中的有效磷有强烈的吸附、存储,并缓慢解吸、释放的作用。同时,粉煤灰颗粒中的磷也会在污水的生物化学等综合作用下缓慢溶出。因此,在植被覆盖率低、干旱且易遭受集中强淋雨条件的西北荒漠化土壤中,添加由粉煤灰和污水沉淀物组成的复合添加剂,能够有效恢复植被,加快改善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烟气净化双流体喷嘴雾化特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力  李午申  蒲舸 《环境工程》2006,24(2):40-43
在烟气净化装置喷雾干燥塔内,进行双流体喷嘴喷雾特性试验,实验研究了影响喷雾粒度、角度以及液滴均匀度的主要因素。实验证明,气液质量比、浆液密度为影响双流体喷嘴雾化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运行参数,可以得到合适的液滴粒径以及喷雾角度,该喷嘴用于喷雾干燥烟气中酸性气体的净化,可提高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隧道汽车废气排放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风洞物理模拟手段,对处于城市街区的交通隧道风井塔和峒口排放污气的环境影响作了实验研究,并基于射流理论和现场实测,建立峒口污染物散布的预测模式,该模式用于模型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表明.1.隧道峒口污气排放有可能造成短时局地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废气浓度可能超标,但影响范围不大,并且与周围建筑物,环境,气温和车辆运行状况等密切相关;2.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污染物扩散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