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用Na_2CO_3催化焙烧法将CuS转化为Cu。最佳的转化条件;反应温度为750℃,CuS:Na_2CO_3(摩尔比)为1:2,在空气中反应90min。CuS的转化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3.
用Na2CO3催经焙烧法将CuS转化为Cu.最佳的转化条件;反应温度为750℃,CuS:Na2CO3(摩尔比)为1:2,在空气中反应90min,CuS的转化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采用焙烧—硫酸酸化法利用铬渣制备重铬酸钠的工艺.通过L16(44)正交实验得出铬渣焙烧—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 000℃,m(碳酸钠)∶m(铬渣)=0.18,液固比4,焙烧时间8h.在此条件下Cr(Ⅵ)回收率为99.3%.硫酸酸化制备重铬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pH为6.6,酸化液pH为3.5,浓缩液中重铬酸钠质量分数为83.1%.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重铬酸钠结晶率为44.5%,纯度为99.5%,符合GB1611-92《工业重铬酸钠》的一等品质量标准.处理1t铬渣可制备重铬酸钠约120 kg,增加收入660元. 相似文献
5.
皮蛋白生产废渣中铬的回收利用皮蛋白是各种饲料的添加剂,它可以取代昂贵的进口鱼骨粉。皮蛋白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制革厂的下脚料。鞣革时需加入铬酸盐,皮革下脚料中的铬在皮蛋白的生产过程中被富集在废渣中。这种废渣有的被作为肥料,有的被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铬资源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干式还原法处理铬渣。在多级还原焙烧炉中于高温条件下,将过量的煤粉和铬渣混合后与O2反应,经冷却、擦磨、磁分离后可得到铁精砂和处理后铬渣。介绍了干式还原法处理铬渣的机理和工艺参数。以3种铬渣试样进行应用试验,经多级还原焙烧—磁分离后,铬渣中的Cr(Ⅵ)质量浓度为0.05~0.18 mg/L,低于HJ/T301—2007标准中的要求(0.50 mg/L),可作为建材原料加以利用。磁分离得到的铁精砂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大于50%,铁回收率大于70%。目前设计的多级还原焙烧炉单炉处理铬渣能力为150 kt/a,标煤消耗为35 kg/t,处理成本约为60元/t。 相似文献
7.
制革铬鞣废水中Cr(Ⅲ)的处理和回收制革工业铬鞣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废水中含有大量Cr(Ⅲ),Cr2O3的含量高达3000~4000mg/L。这种高浓度Cr3+废水的排放,不仅污染水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对铬鞣废水中Cr(...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还原法对某钢厂的粗铬渣进行提纯回收,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探讨了铬渣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80 ℃、氧化时间1.5 h、双氧水加入量2.35 mL/g(以铬渣计),还原时间15 min、还原pH 1.5、NaHSO3加入量0.445 g/g(以铬渣计),沉淀pH 8.0,煅烧温度1 050 ℃、煅烧时间1 h的条件下,所得废渣的w(Cr)为1.29%,回收铬绿产品的w(Cr2O3)为97.20%,铬回收率为94.40%;处理后废水的ρ(总铬)约为0.06 mg/L,低于GB 13456—201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1.50 mg/L,既可作为循环用水,也可排放;处理后废渣中含大量硅元素,可作为生产水泥发泡节能砖或砌块的原料;整个回收过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且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9.
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钼的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确定了用新型复合浸取剂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钼的最佳工艺条件废催化剂颗粒度100目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h复合浸取剂中助浸剂质量为5%,浸取固液质量比1:3,浸取温度60℃,浸取时间6h,在该条件下,钼的浸取率达到92.7%~95.5%。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及制氢工业中。催化剂由于中毒、粉化、衰老等原因失去活性,需要经常更换。以中温变换催化剂为例,我国每年生产约2万t用以更换失效的催化剂。更换出的催化剂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弃掉,其中的铬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消除废变换催化剂的铬污染,使废催化剂变废为宝,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目前国内已有无铬催化剂的试验报道,尚没有废变换催化剂处理的报道。本文简要介绍我们进行的从废变换催化剂中回收铬和铁用于制造新变换催化剂的试验研究结果。1 试验方法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主要由铁、铬的氧化物组… 相似文献
11.
12.
13.
Nadia Eladlani El Montassir Dahmane Abdelaaziz Ouahrouch Mohammed Rhazi Moha Taourirte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18,26(1):152-157
Chitosan, its nanoparticles and whiskers present an excellent capacity to complex chromium ions. However, this phenomenon i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parameters. In our search, we determined the appropriate range of pH to form chitosan–Cr(III), nanoparticles Cr(III) and whiskers–Cr(III) complex. We studied also the influence of chromium concentration and nature of chitosan-based materials on complexation process. Our main aim is approximat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o remove chromium(III) from tanning bath, recuperated from tannery wastewater of Marrakech in Morocco. However, the results of adsorption kinetic in tannery wastewater revealed that chitosan, its nanoparticles, whiskers and biocomposites are good sorbent of chromium as well, even if the adsorbed quantity is less compared to chromium solution. Although, according to ICP-OES analysis in this real effluent, nanoparticles are the best complexing ligand, after 24 h of contact nanoparticles can remove 70% of chromium from this tannery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4.
以铬渣和粉煤灰为混合填充体系的主要填料,采用柱子淋洗法,通过改变混合填料的配比来研究其对铬渣中Cr(Ⅵ)的阻留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混合填充体系对Cr(Ⅵ)均有一定程度的阻留作用,其中I—5校对Cr(Ⅵ)的阻留固定效果最佳,淋出液中Cr(Ⅵ)的质量分数为0.删%,相对阻留效果达94.53%。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