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装捕捉到的高温热灰通过特殊装置(气动分配阀)引入到污泥干化器中直接干化脱水污泥理念是中科院首先提出的,并在杭州七格污水厂100吨/天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示范项目工程中实现应用,标志着国内在污泥焚烧技术处理领域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循环热灰气动分配阀是创新的设计和发明,为了在工艺中更好应用,针对这一核心设备在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市政污泥半干化-焚烧一体化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泥大幅增长,污泥半干化-焚烧一体化是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计算污泥半干化-焚烧过程中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同时对排放物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市政污泥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每处理100t湿污泥,需要掺烧4.89t无烟煤,在焚烧的过程中,在没有净化工艺的...  相似文献   

3.
剩余污泥与其它可燃性物质有质的差异,给污泥干化系统的操作带来了较多难以控制的问题.干化污泥的输送决定着焚烧炉的进料,影响着炉膛内温度的控制以及污泥干化焚烧的运行效率.针对流化床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干化污泥的输送分析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污泥干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并实施设备改造.通过对输送系统的优化和改造,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检修强度和费用,方便了维护和检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流化床污泥焚烧干化工艺,提出了系统中氧含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阐述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进口设备国产化出现的系统密封问题,对污泥干化系统的影响,以及系统密封工艺的改进,与之相关的工艺操作和工艺参数的调整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对系统工艺的改进和系统相关工艺参数的调整,污泥干化系统的操作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得系统氧含量的控制达到了4%以下,优于系统设计要求8%。对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国产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污泥处置方式作了介绍。针对南通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较高,以及采用流化床锅炉的热电厂较多的特点,建议采用间接干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污泥干化协同焚烧的环境影响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达国家污泥处置领域的主流工艺干化焚烧技术在中国的实践性较低,目前只有3%的市场占有率。究其原因,固然有技术、经济、国情的不同,人们对污泥干化焚烧产生二次污染的担忧造成的反建反烧的社会舆论也是阻碍垃圾焚烧工艺推广的重要原因。以苏州园区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为实例,从环境效益和环境排放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将环境排放分为干化和焚烧两个过程,从水、气、固和职业健康4方面研究干化焚烧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并从中总结经验,为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流化床污泥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流化床污泥干燥器流化情况的好坏分析,在确定其它变量(流化风量、给料分配器转速、料层压差、运行负荷等)不变的情况下,对床料颗粒度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实验,总结颗粒度的工艺参数对流化情况的运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了流化床污泥干燥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污泥干化焚烧联运技术,处理污水场三泥及装置区清罐底泥,通过对国内同类装置运行现状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工艺优化。从运行效果来看,各工序点分析数据满足设计要求,污泥处理效果理想,运行安全稳定,烟气排放远优于排放限值,能耗低于设计值,现场异味控制优良。  相似文献   

9.
采用焚烧技术处理污泥,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泥中的能量,可以彻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在此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污泥无害化焚烧一体化技术工艺,可以实现含水率75%的污泥不添加辅助燃料,能量实现自持平衡,以350t/d污泥处理工程为例,介绍工艺的主要流程特点以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污泥热干化是污泥处理的重要方式,对于污泥的运输、存储和利用有重要作用,加强对污泥干化特性的了解,有助于后续焚烧等处理效果的提升。本文就对污泥干化特性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焚烧处理方法,为污泥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南通市污泥现状,在分析传统污泥处置方法利弊的基础上介绍了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后,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焚烧处理,经检测锅炉尾气和灰渣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污泥焚烧领域的应用及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的气动分配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气动阀存在的问题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确定了对其改造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气动阀的改造不但稳定了系统操作,亦使各项排放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获得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应用于污泥焚烧的操作经验,同时使得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污泥焚烧领域的应用趋于成熟,并为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污泥处置领域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造纸污泥是制浆造纸产生的废弃物,含有一定量的热值,将造纸污泥通过管道远距离输送到流化床锅炉焚烧是目前解决造纸污泥的最佳途径。造纸污泥作为高浓度黏稠物料进行管道远距离输送存在很多困难,其流变特性研究是管道输送的重要理论基础。从上述角度出发,介绍了造纸污泥的物理特性和实验仪器,通过对质量分数为28.84%~37.30%的造纸污泥进行系统地测试,绘制了黏度曲线和流变曲线,确定了造纸污泥的流变类型,得出了造纸污泥的流变方程。通过对造纸污泥的流变特性研究,为造纸污泥管道输送设备优化设计以及泵的吸入特性研究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4.
污泥焚烧处理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瑞江  曹作忠 《环境工程》2009,27(5):103-106
为进一步降低污泥焚烧处理成本,先对污泥流化床焚烧处理作了简单的工艺分类与对比,并针对"自持焚烧"处理工艺,列出了较为详细的设备资金投入比重、直接运行成本和运行总成本,进而提出了推广该工艺技术降低成本的途径是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提高设备国产化水平和开发应用多样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固体废物的焚烧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定均匀的燃烧温度是确保减少垃圾焚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内旋流流化床(ICFB)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实验,探讨了不同的布风速度、垃圾焚烧量、流化床浓相区高度和不同种类垃圾对焚烧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流化床内部温度和CO、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内旋流流化床采用非均匀布风,低速风的移动区尚未流化时,浓相区温度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低速风区流速超过2倍初始流化速度后,浓相区温度是均匀一致的;流化床的床料具有较好的蓄热能力,较厚的床层有利于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可减少垃圾给料和垃圾热值的波动对燃烧温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垃圾的焚烧效果与垃圾的热值有直接关系,焚烧低热值垃圾时,为了提高焚烧温度并达到较好的排放指标,需要增加一定量辅助燃料进行助燃;内旋流流化床在燃烧稳定性以及燃烧温度控制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