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尘肺防治工作55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55年来,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预防尘肺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是尘肺危害最严重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中小工业的兴起,使尘肺危害更为严重,要达到消除尘肺的目标仍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制定第三次防止粉尘危害综合对策 日本劳动省1988年制定了一项计划实施5年(1988~1992年)的防止粉尘危害的综合对策,以进一步使防止粉尘危害的对策落到实处。这次综合对策要求达到的目标是:(一)对特定粉尘作业,要设置尘源密闭设备,局部通风装置和使粉尘源保持湿润状态的设备;(二)对特定粉尘以外的作业,要利用全面通风装置通风,严格要求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具;(三)加强尘肺诊断和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有关防护措施;(四)加强对控制粉尘危害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及有关从事粉尘作业人员的教育。 制定防止矿业伤亡事故计划 日本通商就业省去年制定的1…  相似文献   

3.
工业国家粉尘危害及治理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最早认识这一危害并进行治理的是英、德等国。但在50年代以前,尘肺研究与粉尘危害治理方面基本上没有取得进展。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美、英、德、法等主要工业国家,先后制订了包括防止粉尘危害在内的劳动安全卫生法,为这些国家的粉尘危害治理提供了基本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治理尘源为主的综合防尘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使粉尘危害治理水平迅速提高。一、治理水平的基本估计 5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尘肺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粉尘危害大体上得到了控制。目前,矿业,尤其是煤矿仍然是粉尘危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劳动保护》2006,(7):92-93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目前,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发病率高的原因,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23个省市1万6792个煤矿企业的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累计尘肺病例15万3027例,累计尘肺病死亡人数5万8681人,现患病例9万4346人。2005年新增尘肺病例5629例,尘肺病死亡人数2470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尘肺病例13万2011例,累计…  相似文献   

5.
尘肺病危险环模型与尘肺病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马骏 《劳动保护》2014,(3):24-26
<正>针对水泥生产企业粉尘危害严重的情况,本刊特约请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马骏,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粉尘危害的措施。水泥生产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极易导致水泥尘肺。水泥尘肺的发病与接触时间、粉尘浓度和分散度等有关,一般发病工龄在20年以上,最短为10年。目前我国有水泥生产企业5 000余家,规模以小微型企业为主,约占72%。从业人员约60万人,其中接触粉尘人数约20万人。水泥生  相似文献   

8.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  相似文献   

9.
现代劳动卫生学研究表明 ,不同的职业人群对于饮食营养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注意科学而合理地安排不同职业者的劳保饮食 ,对于提高劳动效率 ,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发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粉尘作业者粉尘 ,是危害接尘作业工人健康的祸首 ,是导致尘肺的元凶。目前 ,预防粉尘危害的主要措施是湿式或密闭化作业、加强个人防护等。然而仍有一些接尘作业者难免要受到粉尘的侵害。对此 ,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科学地选用一些“保护性饮食” ,以减轻粉尘的蓄积和危害。首先 ,应注意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矽肺早期就有蛋白质代谢障碍 ,故需补充摄…  相似文献   

10.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被称为“速发型矽肺”。也有个别接触较高浓度矽尘的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支持下,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个体防护专业委员会、工业防尘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联合组织的“全国工业粉尘危害与尘肺防治会议”,定于1999年6月2日在重庆市召开。有关安排如下:一、会议主要目的:展示和交流我国防尘、降尘技术和产品,以及尘肺防治研究的经验,为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实施粉尘监督、检测及控制,消除尘肺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二、知名专家报告会:会议将邀请有关知名专家做关于我国尘肺发病现况及全球消除矽肺规划、我国…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到1989年底,全国各类矿山尘肺约25万例,占全国尘肺总数的70%以上,并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 为什么近几年一些企业粉尘合格率逐年提高,而尘肺发病人数却逐年增加呢?除了尘肺病的发病有较长潜伏期的原因,还有无其他原因?记者在劳动部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1991年12月于厦门召开的矿山个体粉尘监测试点总结会议上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对粉尘的测定一直采用测定作业场所环境总粉尘浓度的方法,以此对矿山企业的粉尘危害程度和防尘措施效果进行评价。这种做法存在许多弊端。一是由于矿山井下作业条件的特殊性,要做到作业场所各处粉尘浓…  相似文献   

13.
尘肺危害的神经网络评价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尘肺发病率与其所受影响因素—粉尘毒性、粉尘浓度及接尘时间等之间的关系 ,呈非线性。笔者引入神经网络 ,建立了从影响因素到发病率的算法模型 ,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PHAF)。该软件在学习样本数据基础上 ,可以对尘肺危害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盛海涛 《安全》2018,39(6):30-32
目前电焊烟尘职业病危害日益突出,电焊工尘肺发病率近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为促进电焊工尘肺的预防,降低电焊烟尘对电焊工职业危害,本文探讨了电焊烟尘对焊工的危害及呼吸防护。在分析电焊烟尘职业危害和电焊工呼吸防护现状基础上,结合电焊烟尘粒径特点及粉尘过滤机理,提出了如何根据不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选择防护口罩,更好的进行电焊烟尘呼吸防护,有效规范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实现电焊烟尘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陶工尘肺是指在陶瓷生产中接触一定数量的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病。陶瓷工业接触多种粉尘,陶工尘肺实际上是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可表现为矽肺、滑石肺、水泥尘肺及高岭土尘肺等多种尘肺。发病症状:早期有轻度咳嗽、少量咯痰,无并发症的一期甚至二期陶工尘肺多半没有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响应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ILO/WHO)“全球消除矽肺国际规划”行动,促使我国工业粉尘污染控制和治理,消除尘肺病的发生,在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下,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工业防尘专业委员会,个体防护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粉尘与尘肺学组组织的“全国工业粉尘危害与尘肺防治会议”于1999年6月1日至6日在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05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中有从事工业粉尘治理和个体防护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从事尘肺防治的…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粉尘浓度标准需要修订我国现行的粉尘容许浓度标准是50年代制订的,以后正式公布了《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车间空气中粉尘最高容许浓度。该标准对防止粉尘危害,进行卫生监督,控制尘肺发病,提供设计依据和保护工人健康起到了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标准相比,未按游离 SiO_2含量确定标准,不够先  相似文献   

18.
崔力争 《安全》2001,22(4):32-3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现实中真正接触生产性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到1998年底,全国累计尘肺患者已达542041人,累计死亡127147人,尚存活尘肺患者414894人.自1990年到现在平均每年新诊断尘肺病人7000人左右,在1993~1996年期间虽略有下降,但是近几年又有上升趋势,1998年就发生尘肺患者8285人.目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9.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动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