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天然气的成因按其主要组分—甲烷的形成,可分为有机成因、无机成因(包括碳化成因、宇宙成因、岩浆成因说)及混合成因(地球深层气说)。有机成因中,按烃类气体生成阶段,又可分为微生物成因与热力成因。由厌氧微生物产生的沼气,如缺氧的污水池,沼泽,淤泥中生成的沼气,在许多文章中都已作  相似文献   

2.
在石油和天然气矿床中,常常发现热成因烃类是一些气体混合物,要区分它们是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提出了一种根据两个已知端员来预测气体混合物的数学模式。该模式的根据是:从甲烷到丙烷的碳同位素比、气体分子成分和有机母质(腐泥型干酪根)的成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此模式,有可能根据有关源岩的成熟度估算出混合烃类气体的同位素组成。对该模式进行检验的研究实例表明,该模式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别很小。最后得出结论是:1)甲烷到丙烷的碳同位素比取决于其源岩的成熟度;2)烃类的分子组成和各气体分子的浓度取决于源岩…  相似文献   

3.
干酪根     
<正> 干酪根是碳质页岩和油页岩中存在的复杂有机质。它不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但在破坏性蒸馏时则产生石油、天然气以及酸性和碱性化合物。干酪根是植物和动物残体经生物化学和动力化学作用形成的。这两种作用可能以不同的比例存在。干酪根是地球上  相似文献   

4.
李汉韬 《地球与环境》2001,29(2):104-108
关于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有机成因说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但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天际有机分子 ,其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这就说明有机物并非是石油天然气的唯一来源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可能十分复杂 ,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组成入手 ,简要分析其演化历程以及可能形成的有机物 ,重新探讨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 在石油和天然气成因的研究中,近代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聚集及其在成岩早期的转化特征和相条件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有助于认识那些在古代沉积岩中已经消失了的过程,而且有助于各种沉积和地球化学相模式的建立。自从六十年代后期,晚期成油学说(干酪根成油)流行以来,对近代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研究有所忽视。但是,应该看到油气生成是从有机物质在沉积物中聚集开始的,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母质的性质,有机质的聚集条件及其初期的转化特征,对于演化方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年青沉  相似文献   

6.
根据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三种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Au -As-(Sb)型、Au -Hg -(Tl或U)型和Au -Sb -黄铁矿型金矿床。Au -As-(Sb)型金矿床可以成为超大型金矿床。Au -As-(Sb)型金矿床的含矿建造富含有机质、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和Au、As、Sb、Fe、S等。它们属于还原环境形成的黑色沉积岩系。其构造背景是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带和裂陷沉降盆地。Au -As-(Sb)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干酪根是Ⅱ型干酪根 ,其原始有机母质是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海相菌藻类生物演化成的腐泥型有机质。大型或超大型金矿的干酪根的元素组成显示 ,含矿流体的脱碳作用和内生氧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用粘土作为天然催化剂,在低温下促使分散有机质向液态和气态烃转变,成了越来越引人注意的课题。本文集中评论在粘土矿物催化剂直接参与下石油的形成和成熟的问题。 石油的先驱物 一部分石油看来是直接由生物产生的脂类先驱物如:脂肪、石腊或脂肪酸的衍生物和高分子量的烃类先驱物衍生而来的。 但大量液态气态烃的最先前驱物是干酪根,因为它是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占优势的有机组分。干酪根是  相似文献   

8.
<正> 天然气的成因与有机物质的成岩和热蚀变作用密切有关。在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细菌作用产生甲烷,而逐渐增强的有机物的热熟化作用产生甲烷和C_2以至C_4碳氢化合物(这里概称为C_2碳氢化合物)。 虽然文献中已发表了大量的天然气甲烷中碳同位素的数据,但对其氘浓度的变化却知道得很少。Cloud等的早期工作表明,在因微生物作用而形成甲烷时有氢的同位素馏分存在。Schiegl和Vogel(1970)等曾报导天然气甲烷中D/H比值的变化达60‰。Nakal等曾测定了生物成因甲烷及伴生水中氘浓度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9.
<正> 氮是天然气中常见的非烃组分,氮又较其他非烃组分的物性更接近烃类气体(见表1)。氮气藏的形成与烃类气藏一样,需要生、储、盖条件的组合及运、聚、保条件的匹配。因此,研究氮的起源,有助于查明烃类气体的成因;研究氮的分布,有助于查明烃类的形成、保存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资一托合成法,提出了一种多少有点推测性的上部岩石圈生成石油的假设。这一假设既不同于有机(生物成因的)模式,也不同于烃类从地球内部脱出的无机模式。费一托合成是一种著名的工业生产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每年叮以生成几百万吨类似石油的烃油,这种烃油是在金属铁或氧化铁作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CO或CO。与YI。反应合成的产物。象天然石油一样,这种合成石油由天然气、汽油、柴油和石蜡馆分组成,都富含饱和9脂族’2和富含轻的“C同位素。本文提出的假说认为,当CO。(来向俯冲部的沉积碳酸盐的大规模变质作用或者火成脱碳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研究有机质碎屑及干酪根的成熟度的光学指标和物理化学指标已在上文(见本刊1980年第7期)作了概述。本文仅对有机质可溶组份即类石油成份(烃类、沥青、胶质)成熟度的化学指标(包括气体沥青、分子化石);成熟度的沉积岩的矿物指标(正常沉积、火山碎屑、泻湖沉积)以及成熟度的标准分类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A.特雷布斯(Трейбс)1934年确定石油中有卟啉存在,是石油生物成因的一个重要证据。近年来所发现的石油“生物标志”物质有饱和异戊二烯烃类——姥鲛烷和植烷。  相似文献   

13.
细粒岩石(油源岩)中保存的死亡生物体的有机残余物,在温度高于100℃时,经化学分解形成油气烃类物。这些有机残余物通常称为干酪根。如果有足够多的烃类生成,那么就有一些烃类要从油源岩中排出。本研究分析了采自北海的基默里奇克莱(上侏罗统)页岩,该页岩目前正在向邻近的砂岩排烃。如果大多数排烃作用正如先前提出的是烃类在压力驱动下以不连续的烃相经页岩孔隙流入砂岩孔隙的话,则所得结果是能够进行解释的,此外,毛细管力似乎可以增加靠近页岩和互层砂岩之接触面处的排烃效率。看来,低于C_(10)的烃分子的扩散作用可以改变页岩中残留的和排出的液态烃的组成。  相似文献   

14.
<正> 干酪根成油说在当代油气成因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成烃潜力显著不同,因此正确简便地判别类型,在油气勘探与研究中至关重要。传统的干酪根分类法有VanKrevelen图示法,镜下组分法等,但前者不仅受性质影响,而且成熟度增高时,H/C和  相似文献   

15.
地球深层气     
<正> 大多数地质学家重视油气的有机成因说,而排斥无机成因说。无机成因说认为,地球深层有大量的天然气,它超过目前所知的地球上天然气的总量。若这种假说得以证实,那么,能源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亚拉巴马州西南部,侏罗系斯马科弗组藻类碳酸盐泥岩是中生界储集层中原油和凝析油的主要生油岩。这一解释依据的是一些页岩(诺夫利特组、海恩斯维尔组、特里尼蒂群、塔斯卡卢萨群)和碳酸盐岩(斯马科弗组)样品中的原油、凝析油和有机质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潜在的和可能的生油岩分别赋存在塔斯卡卢萨群和斯马科弗组中。斯马科弗组碳酸盐岩的可抽提有机质,其分子和同位素特征类似于侏罗系石油。 尽管亚拉巴马州西南部的侏罗系原油与凝析油具有相似的成因,然而其成分由于热成熟度和有机相/岩相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有机相反映了不同盆地中生油岩的不同沉积条件。密西西比因蒂里厄索尔特盆地(以下简称为MIS盆地)以较连续的海洋至超盐度环境为特征,而马尼拉和科尼卡海湾周期性地具有较低的酸度,岩屑和陆源有机质有较大量的输入。 亚拉巴马州西南部休罗系岩石中的石油和有机质,显示出一系列热转变作用。储集层中烃的天然气含量随埋藏深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高。在温度高于130℃的一些储集层中,凝析油在同位素组成上富含重硫——显然来源于侏罗系蒸发盐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这一作用还导致了该天然气中H_2S和CO_2含量的增高以夏凝析油中饱和烃含量的减少。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可能取决于储集岩的矿物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石油是从何处、何时,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是目前世界上再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开展石油形成理论的研究,近10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Smith(1952)的研究认为,在近代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系列烃类,这就是石油在有机物沉积后的初期开始生成的有力证据。但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总结了稳定同位素资料在判识天然气成因类型、确定干酪根母质来源、进行油 /气 /源对比、追索油气二次运移路线、探讨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分析油气的次生变化以及油气混层开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应用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德士古公司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应用热解色谱和热解-气相色谱资料研究生油岩方面的新成果。 应用热解色谱,并通过分析矿物基质、有机碳丰度及成熟度的影响,提出了S_2与有机碳含量关系的新的干酪根分类图。并提出了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类型干酪根S_2的变化范围,以作为评价有机质质量的标尺。 本文旨在阐述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方法,从不同类型生油岩中分离出各种微量有机组分,并测定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评价它们各自的生油潜力,并结合煤和页岩的研究,对各种类型有机质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提出了Ⅰ型、Ⅱ型干酪根可作为油源,Ⅲ型干酪根不能作为油源。并提出油气生成指数可用于划分干酪根类型。  相似文献   

20.
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是碳氢化合物在氧气不足的还原气氛下燃烧,经热裂解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饱和烃类,经高温缩合,烷基化、脱氢等反应而生成的一类物质。以其中最强的致癌物一苯并(a)芘(简称Bap)为代表,它是煤炭、石油、草木等有机物中的烃类、燃烧时热裂解为分子量较少的不饱和烃,然后在700℃左右叠合,再经缩合、脱氢而生成的。这些条件在有机化学反应、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