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州市南沙区水域采集地表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对水质主要理化指标、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以及水生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等进行调查,综合评价了南沙区水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指标对南沙区水域进行评价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介于贫营养化至中营养化状态之间,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地表水源热泵广泛应用于供热和空调领域,但有研究指出,地表水源热泵的使用会对受纳水域造成水体热污染。简述了地表水源热泵温排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在现有的水体热污染的评价方法上,提出了一种用水生生物评价地表水源热泵温排水的新方法,并以水生生物的Bray-Curtis不相似指数作为标准对水体热污染进行了分级。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委托武汉分院、湖北省科委和湖北省环保局召开的“鸭儿湖污染治理及农药在氧化塘中生物净化研究”鉴定会于1980年11月10日至13日在武汉举行,到会代表来自全国9个省市54个单位共102人。会上,湖北省环保局、鄂城县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鸭儿湖养殖场的代表作了报告和介绍,并组织参观了鸭儿湖氧化塘工程,实地参观了由多级氧化塘串连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代表们本着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鸭儿湖污染治理效果和生物净化机理做出了评价,以国务院环办顾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付理事长曲仲湘教授为首的,由16名教授专家组成的技术鉴定小组在鉴定书上作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杀虫双是由我国自行开发的沙蚕毒系的一个农药新品种,本研究旨在提供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降解特性的资料,为杀虫双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合理使用和出口创汇注册提供科学依据,完成了下述各项内容的研究: 1.环境样品(土壤、水和生物)的测试方法研究,以建立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技术,解决杀虫双环境样品的痕量检测方法。 2.杀虫双在农作物(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和消解动态研究,并获得南北两地两年的残留数据和杀虫双在作物和土壤中消失动态资料。 3.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和淋溶动态研究,主要完成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特性(包括降解半衰期)、环境因素(温度等)对杀虫双降解过程的影响以及杀虫双在土壤中淋溶速率及对地下水可能影响的研究。 4.杀虫双在模拟水生和陆-水生态系统中的分配特性研究,主要完成~(36)S-杀虫双在模拟生态中的迁移,转化及归宿研究。 6.杀虫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完成杀虫双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突变试验,以及蓄积水平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与水生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是指铁及比重比铁更大的金属,如铜、铅、锌、镉等。水生生物是指生活在水环境中的动植物,如鱼、蚌、水蚤、水草等。前者是无机物,后者是生物有机体。这两者好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的探讨第二松花江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特别是破坏渔业资源的问题,我们对“二松江”流域主要废水进行了毒性试验为控制水体污染进行环境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当溶解气体压力过高时,水体中生存的鱼类由于循环系统中的溶解气体从血液中逸出而形成气泡,阻止血液循环而使鱼致死,水生生物中这种病常称为“气泡病”。因此,为保护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在当地大气压和静水压条件下,水体总溶解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8.
模糊物元识别模型在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取TN、TP、Chl-a、COD、BOD5、DO和SD等7项指标,应用模糊物元识别模型对2000~2007年巢湖的12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识别。通过与巢湖同期水质浓度变化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糊物元识别模型在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适用性。巢湖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7年富营养化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采样点模糊物元计算结果得知西巢湖(1#~6#)的富营养化状况比东巢湖(7#~12#)更严重,西巢湖贴近度最高值为0.9974,接近极富营养状态,而东巢湖的最高值仅为0.5866。从年际变化上看,2000~2007年东巢湖富营养化状况变化不大,营养状态级处在较低的水平,而西巢湖的富营养状况变化则较大,营养状态级则处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汞、镉、铜、锌等重金属的需用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它们对渔业水域的危害也随之加重。重金属对鱼类及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该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的种类。一般说,水中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范围,不仅直接毒害水生生物,破坏水产资源,而且还通过食物链富集。因此,人们食用这类水生动物,有可能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丙烯腈,乙腈和硫氰酸钠对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摇蚊幼虫对于水环境的生物学过程或物理过程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十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逐渐重视研究污染物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应,并推荐将其作为常规试验生物的补充进行生物监测。本文采用摇蚊幼虫为试验生物研究了三种污染物(丙烯腈、乙腈和硫氰酸钠)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摇蚊幼虫对污染物毒性的敏感性与常规的试验生物敏感性接近,污染物对摇蚊幼虫的毒性顺序与其他水生生物的毒性顺序相同,可以将摇蚊幼虫作为常规试验生物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全球水环境后,它们就进入了各种水生生物中。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鱼类、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藻类)是人类蛋白食物的来源之一。目前,从海洋得到的海产品占人类蛋白食物总量的13%。今后,随着新捕捞对象的发现和捕捞技术的更新及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数量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弄清水生生物对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浓集程度及在机体内形成的剂量强度,并估计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测定水生生物的污染水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TLI指数法及其在巢湖营养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巢湖2000—2008年的监测数据运用SPSS做统计分析,得出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和透明度的相关系数。通过得出的权重结果,分析出与26个湖泊的差异性,构建了改进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方法,并提出评价的4个步骤。以巢湖为例,运用该方法对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且对巢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做了年际和年内变化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各营养物指标的相关关系在近30年有了较大变化,巢湖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益严重,已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物质消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物质消减的影响.在水体、底泥和沉水植物所组成的模拟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的生长对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具有显著影响.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影响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比如直接吸收、促进沉降吸附和促进硝化反硝化作用等.沉水植物的存在降低了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水体营养盐的平衡浓度,同时温度对营养盐的归趋也有重要影响,温度的降低会减缓营养盐从水体中的去除,而温度升高,则会加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松木木屑为原料,在自制的小型流化床上,开展了生物质热裂解温度、生物质粒径和进料速率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裂解温度分别为450、475、500、525和550℃条件下,当热裂解温度为50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平均产率达到53.33%(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越高,炭产量越低,不可冷凝气体产量越高,气体发热值越高;粒径<1 mm的生物质其粒径对生物油产率影响不大;生物质进料速率增加时,生物油产率增加.本研究为生物能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废弃生物质松子壳为原料,利用水热碳化法在180~250℃下制备生物炭,考察添加金属离子(Ca~(2+)、Zn~(2+)、Al~(3+)和Fe~(3+))对松子壳生物炭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松子壳生物炭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4种金属离子均对松子壳水热碳化起到促进作用,金属离子的加入可在较低温度下得到具有较高碳含量及热值的生物炭。添加金属离子的水热炭化过程在180~230℃以脱水为主,伴随脱羧反应,在230~250℃以脱甲烷化为主。在4种金属离子中,Fe~(3+)对松子壳水热碳化的促进作用最大,温度180℃时,添加Fe~(3+)所得生物炭的碳含量和热值分别为66.59%和24.40 MJ·kg~(-1),是在纯水中180℃时生物炭的碳含量的1.29倍,热值的1.31倍。在扫描电镜中发现添加Fe~(3+)生成的生物炭出现的球形结构较多。通过调节温度以及添加适合的金属离子可实现对炭微球的粒径及数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主要参数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松木木屑为原料,在自制的小型流化床上,开展了生物质热裂解温度、生物质粒径和进料速率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裂解温度分别为450、475、500、525和550℃条件下,当热裂解温度为50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平均产率达到53.33%(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越高,炭产量越低,不可冷凝气体产量越高,气体发热值越高;粒径<1 mm的生物质其粒径对生物油产率影响不大;生物质进料速率增加时,生物油产率增加.本研究为生物能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集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TN、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 Corg)和总氮同位素(δ15 Ntotal)等参数以及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酸等主要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均呈现出陆源、内源有机质混合来源特征;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的脂肪烃主要来自藻类源和细菌源,太湖和巢湖沉积物脂肪烃组成受人类活动石油烃影响明显。藻类源是鄱阳湖沉积物中游离态、结合态脂肪醇和巢湖沉积物中游离态脂肪醇的主要来源,太湖沉积物中游离态、结合态脂肪醇和巢湖沉积物中结合态脂肪醇主要来自细菌源。脂肪酸是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组分,主要以结合态脂肪酸形式存在,细菌源是结合态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瓯江(温州段)水质生物学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瓯江(温州段)由于受日益增多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影响了河内水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与群落结构。我们通过对水生生物的监测,观察其数量和种群分布;应用数理统计表示生物群落种类和个体数量,评价河道水环境质量。二、方法 (一)采样范围和时间选瓯江(温州段)郭公山、东门浦、杨府  相似文献   

19.
以污泥为原料,硫酸钙为添加剂,采用热解法制备了硫酸钙/污泥基生物炭,考察了硫酸钙添加量、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及保温时间对生物炭中Pb、Ni形态分布的影响,并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RAC)对优化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硫酸钙/污泥基生物炭中的Pb、Ni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优化热解条件为:硫酸钙添加量2.5%(质量分数)、热解温度750℃、升温速率2℃/min、保温时间15min。该优化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硫酸钙/污泥基生物炭中的重金属Pb、Ni的生态风险分别为无风险、低风险,相对于污泥(低风险、中等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γ—BHC在水相模拟生态系中的分布和异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BHC在水体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为16.8d。水生生物都能很快地从水体中吸收γ-BHC,并迅速达到最大体内浓度。其中,以鱼体内浓度最高,螺次之,浮萍和金鱼藻少。γ-BHC在水生生物体内也能产生异构化,主要异构化产物为α、δ-BHC。但它们的异构化率都低于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