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水生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进行生态毒理评价,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生长繁殖率和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度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其生长繁殖率和发光度逐渐降低。对3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可知,斜生栅藻细胞数增长率是最敏感的土壤毒性检测指标。土壤的毒性在复合污染的条件下比在单一污染的条件下高很多。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污染土壤的优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水生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进行生态毒理评价,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生长繁殖率和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度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其生长繁殖率和发光度逐渐降低。对3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可知,斜生栅藻细胞数增长率是最敏感的土壤毒性检测指标。土壤的毒性在复合污染的条件下比在单一污染的条件下高很多。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污染土壤的优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滨海火电厂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汕头、湛江二大筹建中电厂厂址附近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的调查,从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河口医水质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和滨海火电厂温排水排放对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认为,电厂大量温排水的排放,促进了水域中水生物的增殖;水中溶解氧减少和水体自净能力的下降,促进底泥中磷素的释放,使水中氮磷比例更趋于适合富营养化特征藻类的增殖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富营养化的发生。最后提出了滨海火电厂海区防止“赤潮”发生的途径和新电厂选址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6)
2013年9月对邛海进行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质调查。结果表明:(1)邛海优势浮游植物有5门16种,优势浮游动物有4大类7种,优势底栖动物3大类6种,分别以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毛饰拟剑水溞(Paracyclops fimbratus)、克拉伯水丝蚓(L.claparedianus)为常见种。(2)浮游植物种类与生物量上升,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优势藻类向绿藻转变,由清水性种类向喜营养性种类演替,喜高营养盐耐污物种容易采集,底栖动物中普遍性检出耐污性强的克拉伯水丝蚓。(3)邛海湖区处于中营养水平,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6.
7.
8.
疏浚对巢湖双桥河水环境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桥河是巢湖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入湖河流之一,其入湖口距巢湖市自来水厂取水口仅500 m,同时也是巢湖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为了改善水质状况并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于2010年3—5月对双桥河进行了疏浚。本文作者于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对双桥河监测断面及排污口进行了监测,在分析双桥河水质及现有污染源的基础上,选择CODMn、TP、NH3-N和TN作为水质敏感参数,对疏浚前后双桥河的不同河段污染物质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调查了水生植被覆盖度及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疏浚后整个河道水生植被的覆盖度由40%降低到5%左右,各污染物的降解系数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同时疏浚后短期内CODMn和TP的环境容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NH3-N和TN的环境容量变化较小。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疏浚后河道内水生植物覆盖度的降低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疏浚过程中的扰动引起大量沉积物的再悬浮及污染物的释放。所以在减少外来污染的前提下,对重富营养化水体底泥进行疏浚并开展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应是控制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卤代芳烃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表征成键原子生物活性的点价 βi,由 βi 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nH ,并用 0阶指数0 H ,1价指数1H研究了卤代芳烃 (含F、Cl、Br、OH、NH2 、NO2 和烷基等 )对发光菌、呆鲦鱼、斜生栅列藻的急性毒性 ,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 ,新方法计算简单 ,应用方便 ,估算结果均优于相应的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卤代芳烃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正龙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1):50-53
提出表征成键原子生物活性的点价βi,由βi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nH,并用0阶指数^0H,1价指数^1H研究了卤代芳烃(含F、Cl、Br、OH、NH2、NO2和烷基等)对发光菌、呆鲦鱼、斜生栅列藻的急性毒性,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简单,应用方便,估算结果均优于相应的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淮南市窑河洼区环境水文地质调研基础上,对拟建窑河洼电厂灰场及邻区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模糊数学评价。基于地下水水质模型,以F^-作为模拟因子,对地下水F^-浓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5a后的污染范围和程度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较为可靠、合理,灰场建成后对场区及邻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短期影响不大,这为电厂灰场选址决策及电厂灰场建设后,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范围和程度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利用MIKE21软件建立巢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巢湖水动力和水质时空变化过程及4个敏感区域(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和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改善效果。总体看来,方案二对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水质改善效果最优,而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总磷(TP)浓度降幅最大。方案二降低了峔山岛、忠庙区域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使总氮(TN)/TP分别从14.7、13.4降至7.4、4.0;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的TN/TP从10.0降至4.8,降低了饮用水水源地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但3个生态补水方案中南淝河入湖口区域的TN/TP均在15~20,表明蓝藻暴发风险依然较高。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水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保证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但由于西半湖的水动力环境未得到改善,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依然较高,因此,要优化生态补水方案,并有效控制入湖河流流域的地表径流污...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
继海南、吉林等 4省之后 ,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五个生态省试点《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3月 18日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至此 ,浙江省将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当日 ,国家环保总局和浙江省政府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出席并讲话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主持了会议。新闻发布会上 ,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表示 ,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纲要”,浙江省将通过启动 ( 2 0 0 3~ 2 0 0 5年 )、推进 ( 2 0 0 6~ 2 0 10年 )、提高 ( 2 0 11~ 2 0 2 0年 ) 3个阶段 ,实施生态…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生物修复技术削减途经土壤中的硝态氮是一种环境友好且生态效益高的方法。构建了含不同填料的A (土壤) 、B (土壤+木屑) 、C (土壤+木屑+蜡样芽孢杆菌) 、D (土壤+木屑+土著反硝化菌) 4种渗透反应柱,将从土壤填料中筛选出单株具有良好反硝化性能的土著反硝化菌 (Pseudomonas sp. P10) 和来源于湖泊底泥的反硝化菌蜡样芽孢杆菌分别接种至渗透反应柱,探究土著反硝化菌对巢湖流域同源水稻田土壤填充渗透反应柱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反应柱中接种土著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 P10可缩短反应柱去除NO3−-N的启动时间,填料为土壤与木屑的B柱对NO3−-N去除率可达96.05%。 接种土著反硝化菌的D柱出现了NH4+-N积累现象, B、C、D柱中积累的[NO2−-N]均低于2.4 mg·L−1。在30 mg·L−1和50 mg·L−1的NO3−-N进水条件下,各反应柱对TN去除率为50%~70%。各反应柱出水TOC符合水质标准。接种土著反硝化菌的D柱中优势菌种为Pseudomonas属细菌,C柱中接种的蜡样芽孢杆菌并没能成功地与原有微生物群落竞争。接种土著反硝化菌对土壤反硝化能力有一定强化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在充足可利用碳源条件下,没有接种微生物的反应柱更具有反硝化脱氮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土壤对外源氮素的削减和湖泊氮素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也为湖库淤积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治污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和可持续的系统动力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碳氮比对鸭粪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温(35±1)℃、6%的料液浓度、pH为中性条件下,采用10 L玻璃瓶作为反应器对碳氮比(C/N)分别为15、20、25和35的4组鸭粪溶液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系统运行30 d,分析了厌氧消化过程中的COD(化学需氧量)、pH、VFA(挥发性脂肪酸)和产气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氮比是影响鸭粪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因素,调节鸭粪碳氮比至25,可以使其厌氧消化获得最佳的产气效果,COD去除率为24.06%,原料干物质产气率为0.178 m3/kg,产气中甲烷含量为71.5%,产甲烷率为0.127 m3/kg。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对溴氨酸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生物强化前后系统对溴氨酸的降解能力及其内部微生物生理状态变化.并采用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分析技术(RISA)解析了高效菌投加前后污泥系统的群落变化.实验表明,投菌后在进水负荷增加的条件下,上清液和膜出水的溴氨酸脱色率分别约为50%和65%,相应的COD去除率分别约为25%和50%,和投菌前基本保持一致;TTC-脱氢酶活性和胞外聚合物(EPS)浓度略有波动,但是运行一段时间后即恢复到投菌前水平.群落分析表明高效菌可以在系统中稳定存在,并且不对原菌群结构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物炭对土壤中铁生物还原作用和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厌氧精瓶培养实验体系,探讨生物炭对土壤中铁的生物还原和其他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会影响铁还原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土壤中铁矿物的还原溶出,降低亚铁离子浓度。培养70d后,土壤-希瓦氏菌(SR)处理组亚铁离子摩尔浓度为(291.0±58.0)μmol/L,土壤-希瓦氏菌-生物炭(SRB)处理组亚铁离子摩尔浓度降为(94.7±32.4)μmol/L。同时,生物炭改变了铁生物还原作用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SRB处理组土壤中可交换态锌、钴和镍含量低于土壤-生物炭(CB)处理组,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增加;与SR处理组相比,SRB处理组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钴、镍含量均有所增加。因此,在稻田等厌氧环境下应用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生物炭对铁矿物生物还原、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