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心亮 《环境保护》2007,(1B):17-17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构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环境监管体制的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提高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协作,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地方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各大区域设立派出机构,组织建立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日,银监会召开2011年创新监管工作会议。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表示,创新监管要在“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的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关注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和改革进程,坚守风险底线,理性判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我国的区域和流域环境管理,提高国家对跨省界重大环境问题的监管及应急处置能力,自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陆续组建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六大区域环保督查机构,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部门的监督管理,达到"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监管体制的要求,这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不少地方环境破坏问题的曝光,可看出环保监管机构存在着不作为的现象.从“环境稽查主体—环境监管主体—环境监管客体”的三段式结构中可以看出,环境稽查工作在于督察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状况,并在合规的情况下给予该机构相应的促进和惩戒,因此可以将环境稽查作用归结为促进和惩戒.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制定能源监管立法。依据集中程度和立法主题,美国能源监管立法可分为电力管控、核能监管、能源安全、放松管制等4个发展时期。根据现行美国能源立法.美国能源管理体制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在联邦层次,对能源进行监管的部门有美国能源部、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核能监管署、环境保护署、国会内政部等。其中,能源部主要负责能源发展和安全的大政方针的制定,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的使命在于通过管制和市场的手段执行能源立法及能源政策。在州层次,一般由州能源委员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以及州环保局负责州的能源监管。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察监管力量薄弱,经费难以保障 机构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全国还有239个市县尚未建立独立环境监察机构,全国环境监察人员工作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经费得不到保障,实施“收支两条线”后,全国仍有较大比例的环境监察机构属于差额财政拨款,能力建设投资缺乏且无固定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钢铁、有色、机械等九大行业的“达标”中央企业将成为今后节能减排监管的重点。国务院国资委在近日颁布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将依据中央企业实际能耗、污染物排放水平以及所处行业,、将中央企业分为重点类、关注类和一般类,并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监管进行了部门划分,但由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涉及生态保护修复具体工作时,依然面临着生态监管的职能边界不清晰、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借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概念框架,明晰了新时期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监管职能的内涵,即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角度,通过监测、评估、监督、执法和考核等手段,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进行行政监督和执法.解析了生态环境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包括国家林草部门)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职责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①二者分别通过间接与直接途径实现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升的目标.②二者定位分别是外部“专职”监管和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内部监督.③二者监督对象分别是督政与督事.针对新时期生态监管制度体系的构建,建议健全生态保护防控制度、建立“1+N”生态监测制度、构建生态评估及预警制度、健全生态保护执法制度、完善考核督察问责制度、健全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和构建生态监管保障制度等,以进一步提升生态监管效能,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提升,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有个知道我在环保系统工作的熟人告诉我,有家企业私设暗管,常常在夜间与双休日偷排污水,意思是让我找人去查一下。我虽在环保系统工作,但并不从事环境监察,没有直接去调查处理的权力。于是,我便将这一信息转告一位负责该区域环境监管的负责同志。但这位负责同志要我提供举报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举报动机,并要求填写“单子”。我征求那位熟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日益关注,政府环境管理的方式也需不断进步。为推进环境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效率和综合决策能力,建设负责、权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启动了环境监管与预警系统(又名“数字环保”)建设。所谓“数字环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环境检测市场的放开,社会化检测机构的数量急剧增加.日照市环保局通过探索,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方面,摸索提出了"出台管理办法-实行服务承诺-落实项目报备-执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持续信息公开"的监管模式,简述了日照市环保局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环保部门以后如何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进行监管、规范环境检测市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实行环境检测资质行政许可、采取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立信用监控体系和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李奇伟 《环境保护》2021,49(5):76-79
相较于机构独立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倡导的决策独立性概念内涵更加丰富。它要求核安全监管决策建立在科学、成熟技术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符合法律、技术标准的一致性要求,并呈现出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特征。就我国而言,为了化解可能影响决策独立性的内外部因素,应该逐步健全保障监管决策独立性的法制体系,建立监管决策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制定并实施提升监管机构能力的长期计划,通过制定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采用系统的培训方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在线分享数据库等措施提升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4,(16):65-66
基层环保机构的缺失将阻碍环境监管的落实,重庆市南岸区从自身机构、人员组成情况出发,强化街镇环保机构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等监管制度,明确街镇环保机构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旨在全面推进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8,(8):15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审批并以发改投资[2008]639号文印发全国。《规划》总投资1495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8.47亿元,共安排重点项目50个。  相似文献   

15.
“环保链条断在最后一公里”。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乡镇环保机构普遍匮乏的局面——基层环保工作往往止于县区一级,其管理职能无法再继续向下延伸,环境日常监管和服务工作断在了基层。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工作为基础,介绍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业务登记及监管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系统应用后所登记的环境检测机构、人员、业务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提出了设想及建议,目的在于使该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和适用,进一步提升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审批并以发改投资[2008]639号文印发全国。《规划》总投资149.5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8.47亿元,共安排重点项目50个。据了解,《规划》是中国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自身建设规划,是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论美国的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是流动的,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的大气环境的管理是不合理的,所以要建设跨区域的大气环境监管体系。鉴于建设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建设这一体系,本文以州内和州间两个层次上的大气环境监管情况为例研究了美国国内的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体系,从机构设置、职能职责、运作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两国不同国情情况下的环境监管体系,阐述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最终从机构设置、职能职权、人员素质、审查机构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当前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贵州环保科技》2008,14(1):42-42
2007年年初,为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一条,动用了“区域限批”这一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环境监管措施,以惩戒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随后,环保总局又把“区域限批”这项被称作“连坐”的处罚制度用在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两县和5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排污许可证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制度的关键在于证后实施。本文通过解读国家排污许可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摸清了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后工作内容及存在的难点,并梳理了执法部门证后监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包括证后执法监管细则缺乏,执法处罚标准没有依据;证后监管模式尚未建立,监管工作组织起来较为困难;核发与执法部门分离,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储备不足。进一步分析了第三方技术机构在专业性和人才及技术储备上的服务优势,并针对第三方排污许可证后服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尽早介入、充分发挥优势,提高信息化能力水平、实现多元化服务模式,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培训与指导,明确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技术机构的法律责任,以便有效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