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顾锦龙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0,(2):61-61
2006年,美国的《时代》周刊曾评出了一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此人名叫考泽,是依阿华州的一个农民。这个多年来以种植玉米为生的人,每年种出的玉米堆积如山。尽管每年的玉米收成不错,然而生活却没有多大改变。他多次突发奇想,幻想着那些金黄的玉米能变成金灿灿的黄金。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创新发展现状评价
1.研发正在形成系统完整的学科布局目前,河南省有以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为龙头的84所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专科和一批全省重点学科。在科研上形成以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为主,同时拥有一批部属和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7万人,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水资源同土地、能源等一起构成了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也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早在1997年,联合国就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地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钱发军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0,(2):24-27
2007年底,河南省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2008年1月河南启动“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009年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振华副主任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实施方案》论证会。2009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丁福虎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0,(12):16-18
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WR)杂志率先推出全美大学排名榜,供留学生和接受高等教育者进行选择,在传媒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后,英国的《泰晤士报》(1986),德国的《明镜》周刊(1989),加拿大的《麦克林》杂志(1991),日本《钻石周刊》(1993)等40多个国家都各自建立自己的大学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7.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也叫人类中心论,它是从西方人与自然冲突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实践观和伦理观。这种观点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2,(9):5-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8月6日至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1,(11):8-13
科技厅厅长贾跃:建设中原经济区 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很受鼓舞,同时也感到肩上沉重的责任。我借此机会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要问题法规体系不健全,环境执法无法可依中国环境立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虽然出台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擘画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曹梓轲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9,(11):34-36
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以第559号令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条例》包括哪些架构和内容?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如何?《条例》较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哪些细化、突破和亮点?又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方面?笔者收集和整理了以下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渔业法》规范禁渔制度的基础之上,《长江保护法》再度规范禁渔制度的必要性值得探究。笔者通过文献收集、实践调研等方法,了解了长江流域禁渔制度的历史发展与法律现状,在对《长江保护法》与《渔业法》中有关禁渔制度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后,找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得出《长江保护法》再度规范禁渔制度确有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1):72-79
朱熹和王阳明对《春秋》的评价大致相同,他们都肯定《春秋》的价值,认为其中蕴含圣人之道。换言之,朱熹和王阳明都将《春秋》中的大义视为天理。但是,朱熹和王阳明对《左传》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朱熹认为《左传》是理解《春秋》和探知天理的必要文献;王阳明认为《左传》所载的内容尽是人欲,不值得提倡。他们之间的差异源自于对格物致知理解的不同。朱熹倡导即物穷理,《左传》即是物,《春秋》中的大义则是理;王阳明推崇致良知,《春秋》中的大义作为良知应当向内自求,而非在《左传》这种外物上做工夫。他们格物致知论的不同也影响其解经方式,朱熹强调从礼法入手,王阳明则以正心为核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