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提出的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与方法。大量的实践证明,TRIZ理论提供的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已经帮助很多知名企业解决了非常多的难题,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多数都拥有自己的TRIZ创新团队,TRIZ理论已经成为产品开发中解决技术难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NPD)过程中模糊前端(FFE)创新活动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在对模糊前端、开放式创新以及知识共享等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四个经典FFE模型的典型特征、共性与差异、优点与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从开放式创新与知识共享的视角,探索并构建提出了FFE的开放式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五个重要环节、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说明与分析评价,既融入经典模型的深厚积淀,又弥补了传统模型在开放性与知识共享等方面的不足。为解决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新产品开发FFE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
环境正义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同学科和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国内环境正义研究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环境正义所涉学科、内容和方法后发现:环境正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交叉趋势,但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理论创新;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正义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总结中国环境正义研究案例和解决模式;环境正义概念多而不统一,混杂而不明确,需进一步厘清和辨明;考虑多维内涵、多重维度和多维原则,建构和完善环境正义概念体系;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尺度区域和多类型群体两个层面,环境强势群体(区域)与弱势群体(区域)的环境权责不对等是焦点;城乡环境正义问题广受关注,需加强经济弱势地区和环境弱势地区环境正义研究;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考量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和地方情境中探讨环境正义及其解决之道是重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区域分群体逐步消除环境不正义;环境正义评价标准欠缺,不同学科数据和方法交叉融合不足。未来环境正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建构一个问题导向的、跨学科交叉的环境正义理论框架;精确表征和测度环境(不)正义;模拟多尺度、多主体的环境正义演变过程;基于地方性加强环境正义的典型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区域用水水平评价中的集对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对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核心是计算事物之间的联系度。提出了根据区域用水情况,利用实际指标值建立用水水平评价标准的方法。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对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的用水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综合用水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艾山-洛口区段(Ⅳ区)、洛口-利津区段(Ⅴ区)、花园口-高村区段(Ⅰ区)、孙口-艾山区段(Ⅲ区)、高村-孙口区段(Ⅱ区),总的评价结果与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一致。集对分析法具有简单实用、评价结果客观等特点,文章所建立的评价标准与集对分析理论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区域用水水平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TRIZ及其技术进化理论 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由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历经25年研究了世界各国250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从中抽出了40万个具有代表性的专利技术,总结提炼出的一套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认为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着共同且为数不多的原理、规律或法则,它经过一系列严密的整理和分析,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TRIZ理论简介 TRIZ全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称“萃智”。其是涎生于前苏联的创新理论,该理论依据如下三条重要原理:  相似文献   

7.
矿山环境岩土(地质)工程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矿山开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对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得出了建立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新理论新技术和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是解决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危险源辨识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风险评价(ERA)和安全评价(SA)的目标较易混淆,而危险源辨识是这两类评价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其深入分析有助于比较两类评价的内涵和侧重点的差异。本文依据危险源理论,分析了这两类评价的危险源分类、事故致因机理模型以及危险源与两类评价的关联,并从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对比了ERA与SA各自的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是一个新兴的事业,应以理论创新为动力,广泛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本文从理论创新的一般性特征谈起,指出“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是生态保护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这一管理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作通讯》2014,(8):29-29
向大气中喷水清污的地球工程方法,很容易在社区大规模应用和实践,其理想的状态应是大范围推广,定期喷洒,通过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直接干预雾霾的形成。用地球工程方法解决雾霾问题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1月,我在国际杂志((EnvironChemLett))上发表了题为“喷水地球工程方法清除空气污染来解决中国城市的雾霾”的论文,首次提出可以用水来遏制中国的雾霾和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正>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19世纪末,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加速,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生态保护问题,但生态学几乎仍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试图优化实验课程结构,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法,采用新的教学评估方法,从独特的视角对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做出新的尝试,希望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科研素质、高质量的心理学创新人才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国土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是我国区域研究与区域开发的新进展,也是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有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和理论方法需要去探索和解决。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对于区划的信息获取、指标计算、成果展示及其动态监测与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文章基于对国外相关规划的历史发展和相关方法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技术、研究尺度、规划结果及动态监测等几个方面对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种最广泛阐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体系,重点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它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交叉具有边缘性质的研究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生态经济巨系统,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其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必须依赖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自调节机制。目前具有多种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方法,本文选用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理论和方法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度量和评估。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值转换率(transformity),将其以太阳能焦耳(Solaremjoules)为统一尺度,解决了不同类型能量之间无法进行核算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5.
国外安全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始进入国内企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Health Safety &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HSE管理体系)也开始成为国内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企业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企业在实施HSE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法,实现企业HSE管理的持续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PVA)因其良好水溶性及环境友好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PVA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且PVA废水化学需氧量值较高,必须进行处理才能达标排放。针对聚乙烯醇废水的处理主要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其中高级氧化工艺(AOPs)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理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处理PVA废水。根据引发自由基产生的物质,将AOPs分为以下3类:(1)高活性催化剂引发氧化类;(2)外加能源引发氧化类;(3)杂化引发氧化类。文章探讨了各方法氧化降解效率及优缺点,并介绍了各个方法的机理,提出了现有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思路,为PVA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科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新时期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回顾我国生态环境科技进步历程、展望发展方向,对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引领带动全社会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回顾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开拓期(1972—1990年),初步建成环境总量容量的科技体系;发展期(1991—2011年),创新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理论和技术;新时期(2012年至今),打造精准治污、系统治理的科技支撑体系.其次,系统梳理总结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在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管控及修复、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环境标准基准建设以及环保产业创新能力7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的有力支撑.最后,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与挑战,提出我国生态环境科技2.0时代的治污理念及发展对策:①坚持四个“面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夯实生态环境科研基础;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集智攻关;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②协同三个系统.一是自然系统,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标本兼治,守住自然系统生态安全边界;二是生产系统,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促进生产系统的绿色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绿色新动能;三是生活系统,开展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研究创新,推动绿色生活转型.③实现“五个创新”.在绿色发展模式、环境治理理念、环境科研方法、多技术融合以及体制机制上实现多元创新,打造新时期下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科技2.0时代.   相似文献   

18.
正视环境问题,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黄立沛(中共重庆市市委重庆630015)人们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马克思说过,人类有四大需求,生存、发展、享受和尊严,其中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生存问题解决了就需要发展,在有所发展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享受。在这里,环境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多智能体模型(MAS)已成为模拟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方法。论文在MAS理论之上,构建一个基于Category-Belief-Desire-Intention(CBDI)决策结构的MAS模型,结合NetLogo软件平台,模拟分析农户Agent土地利用行为,并将结果与Belief-Desire-Intention(BDI)模型进行比较。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冯阳坬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基于CBDI的MAS模型验证(模型精度为87.19%),相比于传统的BDI决策模型精度有所提高;2)NetLogo平台能够展示农户决策的过程,直观地显示MAS模型的模拟结果;3)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该村种植户撂荒的主要因素为地理环境认知的差异和其他类农户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不同类Agent相互影响及其量化;2)高精度基础数据的获取和梯田DEM的引入。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保护理论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保护是一个新兴的事业,应以理论创新为动力,广泛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中国当前的生态问题。本文从理论创新的一般性特征谈起,指出“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是生态保护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这一管理思想的实质;随后,就科学生态保护观念的历史性突破,论述了“生态系统方式”管理思想的作用;进而就树立这一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展开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