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热重质谱联用研究废旧汽车高聚物热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技术研究了N2气氛下废旧汽车塑料和橡胶高聚物混合物料热解气体的种类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废旧汽车高聚物热解过程在240~350℃和420~500℃有两个明显失重阶段,分别有20.9%和28.3%的挥发分析出.650~730℃范围失重峰是由无机填料热分解造成的,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产物为CO2...  相似文献   

2.
热分析-质谱联用分析生物垃圾热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中三种生物质成分的热解过程,并采用Freeman-Carroll法定量分析了三种生物质热重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木屑、落叶和菜叶这类生物质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先是水分析出的微小失重阶段,之后是因纤维素等大分子进行交联缩聚的快速热解阶段,表现为放热效应,逸出的气体主要有H2O、CO2、C2H6/C2H4和CH4,最后是吸热脱链解聚的缓慢热解过程,逸出的小分子气体主要有CO2。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手段被应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之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就在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前期处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几种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GC-MS联用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机制,重点探讨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讨论了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炳华 《环境》2012,(Z1):16-17
简要介绍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技术和其一些发展状况,通过与传统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介绍国内其在水中有机物分析领域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崇明岛东部不同年代围垦区选择4个典型部位的钻孔样品,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取得土壤有机质热裂解产物的类型与相对含量,从分子层面探究埋藏盐沼土壤有机质组成特征,研究土壤有机质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西向东4个钻孔的样品(CM2、CM4、CM5、CM6)中,分别检测到53、80、...  相似文献   

7.
HPLC联用技术在环境砷形态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别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和质谱的联用技术在环境中砷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又称HPLC,他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液质液相色谱法中进行组合分离并最终分解出来的高效产物。20世纪80、90年代后,HPLC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初,液相色谱与现代质谱的联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使HPLC的技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突破性进展,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在全部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近80%的有机化合物属于挥发性低,易受热分解或者大分子化合物,对于高效型液相色谱分析有这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HPLC技术的分析方法为特点,以此为出发的根基点,从而进行了介绍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有机锡形态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发展中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有机锡形态测定的应用分两部分作了综述,第一部分,各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有机锡,第二部分,从接口角度讨论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测定有机锡,共引36篇文献。  相似文献   

10.
典型焦化污染场地具有明显的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单一修复技术往往难以完成治理。多技术联用修复焦化污染场地土壤已开展了应用实践,但联用技术适用的场地污染特征和工程技术问题还鲜有报道。焦化场地多环芳烃和重金属主要分布在浅层土壤中,复合污染普遍,但2类污染物互相作用影响小,适合采用以土壤淋洗为核心的联用修复技术,其具有节省修复周期和成本的工程应用优势,二次污染防治是其技术难点,未来可发展土壤淋洗+化学氧化+生物修复联用技术,进行绿色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超声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几种典型的超声联用技术。并指出超声技术在今后水处理应用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用TG-DTG-DTA(热重-微分热重-差热)热分析联用技术研究了5种城市生活垃圾试样的热解和燃烧特性。考察水分和挥发分释放温度、着火温度、燃烧速率最大时温度、初始燃尽温度、最大燃烧速率和燃烧放热量等热解和燃烧特性参数;计算了热解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5种试样在热解和燃烧模式上存在差别,前段热解过程对后续燃烧过程影响明显,5种试样在热解和燃烧阶段都可用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对于传感器技术来说更具灵敏度,并且选择性较强,所以在环境有害物质的检测中普遍的推广。文章主要是针对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前处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检测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人们对于绿色城市、绿色科技等等越发重视,绿色——象征自然的颜色,是一种健康的环境色。为了保护好我们周边的环境,切实选择好科学、合理的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作为其中一种检测手段,在进行环境污染物检测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此做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色质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液化气脱硫剂中各个组分,并对其中的主要组分进行了详细结构分析,对N-甲基二乙酶的质谱分裂情况进行了探讨,为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臭氧氧化技术发展前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给水和废水处理中有一定的应用。分析臭氧氧化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介绍目前发展较快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和臭氧联用技术,展望臭氧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徐泉  黄星发  程炯佳  陆小成  郑正  毕树平 《环境科学》2006,27(11):2363-2368
采用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10a发展起来的新型原位修复技术,本文综述了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5种主要方法:①电动力学技术;②电动力学结合Fenton技术;③电动力学结合生物技术;④电动力学结合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技术;⑤电动力学结合超声技术.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和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气质联用技术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增长的现况下,此项技术更是必不可少,从一定角度来说,气质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检测行业最新的技术成果。本文简述了气质联用技术的特点以及质联用技术在水源水成分检测中的使用情况,并结合多种文献的研究成果,对涉及到质联用技术在水源水检测中的方法,希望能够让读者对气质联用技术在水环境水源水检测的作用和意义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色谱技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态分析是现代环境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尤其引人注目。笔者详细概述了GC,HPLC及其联用技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有机物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介绍了热脱附技术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传统热脱附技术滚筒式热脱附和流化床式热脱附、微波热脱附、远红外线热脱附等新兴热脱附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还探讨了热脱附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