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借鉴会计学复式记账核算的优点,在国际资源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需求,提出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的复式记账体系和报表编制框架。研究认为,基于复式记账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和报表编制要以“摸清家底、反映自然资源负债、提供土地资源审计和绩效考核信息”为目标,明确区、县级自然资源局为土地资源资产受托管理和进行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与报表编制的核算单位。在界定土地资源资产、负债和权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资产属性变化的核算内容和每次土地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化必须遵循占补平衡的基本原则,进行过程核算。以YC县土地资源资产变化为例,对土地资源资产变化进行了基于复式记账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与报表编制实证研究,确定核算的事项类型和特征及其借贷核算流程,编制出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同时进行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的报表编制,结果表明:YC县土地资源资产实物量1485 km^2,2018年末价值量5639874.22万元、经济权益5271874.22万元、生态权益367991.6万元,土地资源负债8.40万元,通过土地资源资产用途调整,土地资源资产价值量增加21319.42万元,但在调整过程中,形成了土地资源负债0.07 km^2(8.4万元),在以后土地整治中需要增加园地。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是保护自然资源、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前提是自然资源的确权和量化,是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在审计上的“融合”。作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依据,相关制度应该对自然资源的确权、计量和有效利用作出合理安排,才能有效抑制资源滥用冲动。但立足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个案调查、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分析现行的自然资源制度,没有发现可操作性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计量制度和评价制度,已有制度存在权责不匹配、责任界定不清晰、公众参与有困难、审计指标不健全;制度系统呈现存量不足、增量困难、实践不力,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需要。因此,可以从制度存量、增量和协同三条路径实施制度供给侧改革;在完善制度存量方面,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嵌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标准、责任制度和审计结果运用办法等;在提高制度增量方面,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权利制度、计量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同时,通过适时修订审计法、制定自然资源资产法,强化制度协调,以突破自然资源资产的制度瓶颈,方便审计算好“生态账”、把好“生态关”。在自然资源资产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借助决策层和专家力量,摆脱部门立法局限,强化制度协调;同时,制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要兼顾公众、个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多方利益,才能有效满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权利义务状态,可以看成是某一特定时点生态责任主体对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所承担的生态环境负债所拍的一张"快照"。首先,本文以DPSIR链理论模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对经济和环境信息进行整合,需要采用一种跨学科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需要编制国民资产负债综合表一张,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四张。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就是以一国或一国政府为会计主体,通过账户整合将分散的分类核算账户纳入统一的资产负债权益框架,以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存量等形式,综合反映出一国物质财富"家底"的编报方法与技术体系。采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对自然资源总体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就是利用会计学中的资产负债表工具,客观全面反映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情况,显示某一时间上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和结构,反映一定时间内的自然资产存量的变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充分利用上述理论基础和核算方法进行自然资源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接着,本文采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了以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为会计要素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环境"家底"。自然资源资产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产权明确、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负债从经济本质上看,是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上应该承担的自然资源"现时义务",该"现时义务"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环境责任;自然资源净资产,是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全部自然财富总和,它在数量上应该等于自然资源资产减去自然资源负债,即全部自然资源资产减去全部自然资源负债后的净值。最后,本文提出了推进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台账系统、建立自然资源经营权交易市场、颁布自然资源计量核算准则体系等政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是在界分所有权与监管权基础上,旨在促进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有效行使的全新规划类型。自然资源资产规划融合资源保护与资产利用,呈现以保值增值为导向的所有者权益目标,贯穿“资源—资产—资源”所有权行使全链条的新特点。研究发现,以所有权为权源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规划不仅有别于行政监管权驱动的行政管理型规划,亦难以套用公私法二分下“所有权无须规划”的私权行使逻辑,因而面临如何界定其法律性质、规划权行使模式、编制体例和法律效力等立法难题。研究认为,为落实公有制语境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独特行权要求,有必要充分释明资产性规划权具有“所有权管理”这一超越公私法的独特权利属性,并从以下方面确立资产规划的立法路向:一是在我国规划体系中将资产规划定位为所有权范畴下的权益型专项规划,明确其与监管权范畴下国土空间规划“并行且衔接”的分工路径;二是根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行权层级,采取“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层级方案,并在协调性外增设省级规划的实施性功能;三是实行“总体规划+分类规划”的编制体例,以分类规划落实土地、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分类调整”原则,并按照“主张所有、行使...  相似文献   

5.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效法前苏联的中国物权立法是一种按照所有权主体分类调整的“身份型”立法,该立法模式不仅抹杀了不同类型国有财产的“个性”,而且也将自然资源的公共性和生态性消融于普通财产的财产属性和独占使用之中。鉴于“公产法定,私产推定”立法模式能够实现自然资源领域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并且“公产法定”具有限制国家公权、保障公众对特定自然资源的平等利用权等制度功能,应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分类管理为逻辑主线,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一是明确自然资源为不动产的物权法地位,借助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单元和“复杂物”概念对具有特定生态功能的同一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不同自然资源的整合功能,将其纳入传统民法物权客体理论的调整之中。二是依据不同自然资源社会属性之强弱,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区分为公产和私产,建立分类调整的规则体系,防范公产之上的国家所有权“遁入私法”。三是物权立法应直接明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受公法和私法的双重调整,可以公法和私法相互配合的方式行使所有权。四是国家和集体所有之外的资源原则上可自由利用。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确定,是新的审计监督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具体表现为各级审计机关对"审什么""怎么审"的困惑。该项研究从服务审计实践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导向出发,结合多年审计实践经验,运用实地调研、访谈座谈,审计现场参与观察等资料收集方法和政策分析、审计意见分析、文献分析等资料分析方法,探讨了确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的理论基础、坚持原则、具体维度和相关方法,并结合实际审计案例加以阐释。具体而言,总体评价视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观和法治观为基础,是确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的中心视角,反映了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资源环境治理责任情况进行整体性鉴证的要求。从这一视角出发,应把握好审问题与评履责之间的对应、审后果与评原因之间的衔接、审个案与评总体之间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原则,并聚焦以下维度的分析研究建立审计重点事项清单:①资源环境生态禀赋特点;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事项;③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性指标;④辖区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总体性情况;⑤政策链条中的领导干部行政行为;⑥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治理绩效。建立审计重点事项清单,可拓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为丰富国家审计的审计评价理论和审计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有自然资产流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国有自然流失的主要途径;即国有自然资产被无价或低价使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使自然资产在数量或质量上下降;自然资产未得到有效配置,造成自然资源的痫置与浪费。本文同时提出了解决国有自然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资源产业群是各种自然资源产业的总称。资源产业群的提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要点是:1.强化资源产业群的基础地位,增加相关政策投放。2.抑制资源需求过旺势头。3.转变资源产业群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计划商品经济轨道。4.加强自然资源及其产业群管理,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5.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0.
资源产业群发展对策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产业群是各种自然资源产业的总称.资源产业群的提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要点是:1.强化资源产业群的基础地位,增加相关政策投放.2.抑制资源需求过旺势头.3.转变资源产业群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计划商品经济轨道.4.加强自然资源及其产业群管理,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5.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1.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present fertile ground for considering material configurations of “nature” and “history.”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Utah at Rio Tinto Center (NHMU) to explore how spatio-temporal configurations of nature and history may paradoxically elide the deep time of natural history. Primarily considering its naming and its spatial placement rather than the impressive collections it houses, I identify spatio-temporal distortions related to three elements of the NHMU: its naming after a multinational mining company, its architectural attempt to represent iconic landforms, and its imposition on a heretofore-undeveloped parcel of land. Taking these distortions in sum, I argue that the museum, which is meant by its architects to be in harmony with the land, elides rather than harmonizes with the land that produced its collections by replacing ancientness with novelty and by conjoining extraction and education. This elision, performed by a building purported to embody the full depth of time, may flatten the deep time of the geologic past, thereby abett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ever-expanding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2.
论环境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把环境的保护、修复、维护的生产活动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服务活动称为环境产韭,包括发挥减少、避免污染环境作用的资源再利用鼗和发挥治理污染物与修复、改善环境作用的环境维护业.通过探讨环境产业的内涵、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在产业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指出环境产业是在法规保障下政府强行推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改进政府行为构建适台环境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是加快发展环境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在距离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 ,构建了距离指数———层次综合分析法 ,用以评估淮河流域及其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结果表明 :评估年 (1997年 )相对于参照年 (2 0 0 5年 )而言 ,环境子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资源子系统处于弱可持续状态 ,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相对较好 ,均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 ,整个流域处于弱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4.
山区发展与特色经济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山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其资源环境结构与产业结构作了对应分析,得出该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林”,而不在“耕地”,在地方“特色资源”,而不在“大众资源”。并采取经济区位商法,对本区众多资源进行了优势评价。根据其资源优势特点,指出恩施的优势在“山上”,应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使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由长期以来的一、二、三产业低位的传统排序逐步变为高层面的二、一、三的新排序。构建符合山区特色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After its infant stage, a new science usually starts reflexing on its identity and theoretical roots. Sustainability science is not an exception, and the needs of self-reflection are even more pressing because of its inter- and trans-disciplinary characters, which involve a plenty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fact, such a variety does not provide a consistent ground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Without a solid grounding on a reliable base, the plethora of different theories that currently crowds its arena could in the near future produce a rejection from disciplinary specialized researchers, thus confining sustainability science to a scientific fad. Convincing theoretical roots can be found in systems science and cybernetics, and in particular second-order cybernetics, once amended from autopoiesis theory and radical constructivism, which raise serious doubts of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If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cknowledged its systemic and cybernetic nature and adopted second-order cybernetics in its amended version, it would gain a powerful reference paradigm and a theoretical common denominator and language to support its researchers and facilitate their knowledge exchange. From their part, systems science and cybernetics would be better understood and embraced as powerful sources of knowledge for understanding modern challenging problems, and second-order cybernetics, after decades of scarce relevance for other scientific disciplines, would be revitalized and would finally evolve adequately in a promising science and soc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和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备受关注。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宣布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并于2002年2月提出“全球气候变化计划”。布什政府实际上在以各种借口推托美国应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责任,这将对以UNFCCC为基础的全球气候合作产生消极影响,并对全球气候政策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7.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 ,以环境生产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太湖铜锈环棱螺对氮磷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太湖的五湖里湾是一个富营养湖,水质亟待改善。铜锈环棱螺是太湖的常见种群,通过在五里湖的一些室内外实验,研究了螺对水体透明度,总磷、氨氮、溶解氧的作用,发现它能交水体透明度从0.5m左右提高到1.3m,使室内水体浊度迅速降低,降解总磷的幅度能达到50%,分析为铜锈环棱螺的絮凝作用所致;并且,在其水域氨氮深度大幅度降低,使实验点高达5mg/L以上的氨氮浓度降至2mg/L以下,从感观和水质指标两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评价现行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基本情况,能够全面检测区划实施和管理中的成效与不足,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区划编制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新一轮区划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基于海洋功能区划的特殊性和对数模型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从区划的执行情况、协调情况、实施效益和实施影响等4个方面,设计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用于定量评价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基本情况。结果表明,对数模型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简便、操作性强,可信度高,评价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吻合度高。现行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区划得到了有效的执行,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度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济南历史上是典型的“山水”城市 ,再现泉城特色 ,把济南建设成为“最适宜创业和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城”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科学把握现代城市发展的生态化、人文化趋势 ,顺时应势 ,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 ,重建山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