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8,(12):67-70
对中国而言,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雨雪灾难,到汶川特大地震,到北京绿色奥运的盛大举办,再到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考验着环保队伍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灾难、危机的能力。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对以上事件,群策群力,最大发挥了环保智囊团力量,为应对处理突发事件和灾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岩 《绿叶》2011,(4):59-62
灾难题材的作品,中国并非没人写,而是限制太多难以发表。灾难题材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不足之处,可以及时防患于未然。加强组织的完善性和反应能力,是正确应对危机的两大重要准备。被动地适应危机,暴露出中国目前环境教育严重不足。环境问题是科幻文学的重要母题,科幻作品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争造成的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化生物武器公约的生效,并没有彻底地消除核化生物灾难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威胁。现代战争中,常规武器对核化工业设施的袭击,同样可造成巨大的核化生物灾难,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本文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结合前不久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等战争实例,对现代战争造成的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玉林 《绿叶》2012,(5):40-43
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来,全社会的环境意识逐步提高,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力度逐步加大,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环境压力却在逐步加大,环境质量逐步恶化。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高度放肆的经济,高度分裂的社会,换句话说,政府、市场和社会一道"失灵"了。正因如此,制造灾难的能量异常巨大,而拯救灾难的动力非常弱小。  相似文献   

5.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4):49-5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3,(5):59-59
本刊讯世界地球日前夕,第九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4月20日在京举行。十三名能源环境领域的记者和两名总编获奖。颁奖当天,恰逢"4·20雅安地震",所有与会嘉宾和记者为4·20四川雅安地震灾区遇难同胞默哀。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指出,我们处于一种随时可能有灾难的环境中,我们对于这些灾难有足够的意识才有行动,而提升意识要靠我们的专家和记者  相似文献   

7.
现代工业高速发展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在经济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空间构成了难以估量的威胁及灾难,因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府机构及民间组织或个人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日本自不舍置身事外。早在197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本环境政策》的报告中就曾评价:“日本在与消除公害的斗争中基本取得了胜利,但在提高环境质量的斗争之路却极为漫长”。它所指出的日本人只注重防止及消除污染而不致力于愉悦环境质量改善的观点,引发了日本人由此产生的广泛讨论。由此,1979年,日本首次在环境状…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黎以战火引发环境灾难施瓦辛格、布莱尔携手应对气候变暖日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和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绕开布什政府,宣布达成一项协议,旨在探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和方法。协议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针对汽车、卡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这是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首次由州政府采取的减排行动。近日,两名联合国环境保护专家已抵达叙利亚,对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电厂导致燃油泄漏污染地中海的严重情况做出评估,地中海沿岸现已有140多公里海域遭到污染,但目前仍无法开展清理,众多海洋生物可能将受到污染影响。据乐观估…  相似文献   

9.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1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54-54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7月31日说,俄罗斯最大输油管道之一在靠近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管段出现严重漏油情况,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  相似文献   

11.
每分钟的环境灾难全世界每年损失耕地面2100万ha,每min损失40ha。全世界每年有600万ha土地沙漠化,每min沙漠化土地11.4ha。全世界每年有1100万ha森林消失,每min有21ha森林消失。全世界每年有250亿t泥沙流入大海,每min...  相似文献   

12.
在应对跨区域环境风险方面,虽然地方政府与生产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愿景是一致的。基于跨区域环境风险特点,提出政府与企业共同应对环境风险或突发环境事件的探索性设计,不仅可以缓解或化解跨区域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困境,而且能够提高毗邻地方政府预防和处置跨区域环境风险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夏光 《绿叶》2008,(3):70-74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逼近环境安全的底线。同时,我们在应对环境危机的人才、手段、能力方面却很薄弱,应对环境危机的力量小于环境恶化的速度。环保总局改为环境部,提高了环保在国家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但并非环境危机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改变单纯的业务部门思维方式,环境的危机就有可能变成环境部的危机了。  相似文献   

14.
如今谈到环保,你一定不会陌生,你同样向往一个绿色的家因,自然、宁静的生活空间,纯净无污染的饮用水……这一切是否只能靠有关的政府部门去管理、治理才能取得。如果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当然,你也应该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一个极其平凡的你,一定会感到愕然,我怎么会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呢?这个“帽子”是否扣得太大了。请你细听:你上市场。是否一拎就是好几个塑料袋;洗过衣服、蔬菜的水是否随手  相似文献   

15.
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使得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医疗服务朝着智能化、移动化、远程化方向发展。无线医疗设备在日益复杂的通信干扰环境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面临巨大挑战,定量评价无线医疗设备在干扰环境下共存能力的测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无线医疗技术发展及监管法规,根据ANSIC63.27-2017标准中传到测试、多室测试、电磁波暗室辐射测试和开阔环境辐射测试四种方法,提出了无线医疗设备共存能力评价的完整流程及关键技术。为无线技术在医疗设备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监管措施,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科学有效评价医疗设备无线共存能力的评价规范。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每到冬季雪灾都会袭击许多国家。长时间的大量降雪造成房顶、道路大范围积雪从而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应对雪灾并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一些多雪国家在应对雪灾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随着冬季的来临,一场场降雪强度和人们应急能力的大比拼又将陆续上演了。美国:拼预警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雪国家。为有效应对雪灾,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已成为世人关注的大事。对人类生存环境多方面的压力在日益加剧,尤其在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里,城市增加得太快.以致于无法为之提供最基本的净水和卫生设施、千百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在浪费着巨大的人类潜能,毁灭着他们将来赖以生存的资源,因为舍此他们别无选择。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沙漠化。滥伐森林和污染等问题的挑战二是与环境恶化有关的贫困的主要承受者。一、第三世界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与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不同,后者有能力对污染问题给予优先考虑。几年来,第三世界在环境方面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已经提出了如果将环境安全作为人类安全被实现,那就需要较好的环境治理。环境安全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的价值观、原则、政策、技术、体制和程序,由此,社区与社会管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以透明、负责任的参与和公平的方式克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是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常常解释为实际的产出。社会性学习对于应对有关的不安全环境,并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至关重要。社会必须利用信息共享、传播和共同的理解改进决策而发展适应改变的能力。这只有通过发展学习型社会才能成为可能。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性学习的产出,而且所有相关方利用创新方法的环境友好政策,是基于环境安全和环境治理的原则为基础的,大大地推动了生态系统的管理、性别公平、尊重人权、解决冲突、建立社区信任为应对未来的意外或潜在风险和新的挑战需要适应性管理,建立社会和生态系统恢复。应集中努力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要使用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自然资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回收网络,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废弃物中,废酸碱、重金属、废矿物油等都属于危险废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电池、灯管、显像管、空调、冰箱等都含有大量成分的危险废物。开展危险废物的有效回收,建立有效回收网络,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危险废物进入环境,防治危险废物给人类与环境造成严重灾难。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为进一步检验环境应急预案体系、锻炼环境应急队伍、磨合环境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8月20日,长白县环保局在天力泰药业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模拟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