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灾害学》2010,(4)
<正>据《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灾害学》杂志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1.301(参与统计的606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22,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12,(4):70
据《2012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灾害学》杂志2011年的影响因子为1.520(参与统计的6 12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359,≥1的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1,(4):102
据《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灾害学》杂志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1.847(参与统计的6 19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97,≥1的期刊为549种)。《灾害学》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主管主办单位和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之下,在各位编委会顾问、编委以及《灾害学》审稿专家的关心帮助下,在广大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09,24(4):101-101
据《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灾害学》杂志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1.375(参与统计的610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394,≥1的期刊为390种)。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2018,(4)
正《灾害学》编辑部于2018年9月7日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编委会的通知,《灾害学》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之"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俗称"中文核心期刊"。它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被摘量(全文、摘要)、被摘率(全文、摘要)、被引量、他引量(期刊、博士论文、会议)、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08,23(4)
据《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灾害学》杂志2007年的影响因子为1.124(参与统计的6082种期刊的平均值为0.410,大于1的期刊共398种)。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16,(4):127
<正>据《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灾害学》杂志最新的影响因子为1.548。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2,(2):23
《灾害学》编辑部近日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编委会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陕西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灾害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入编通知,《灾害学》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即第9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每3年遴选一次。  相似文献   

10.
简讯     
《自然灾害学报》影响因子排名进入源期刊前 50位  据《2004年版中国科学期刊引证报告》, 《自然灾害学报》 2003年影响因子达 1 287, 在 1576个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 31位。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通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 2005年 8月在三峡大学召开“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会议主题:“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岩石动力学问题”,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会议主题 岩石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15,(3):66
《灾害学》编辑部2015年5月收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收录证书,依据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审,《灾害学》杂志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有效期2015-2016年)。  相似文献   

12.
<正>近接北京大学图书馆通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江苏省地震局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建筑科学类的核心期刊。《通知》称,凡入选的期刊,都是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科学和系统的测评而遴选出的优秀期刊。该评选工作是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按照定量和定性方法进  相似文献   

13.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共同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学术性期刊,1981年正式创刊,前身为《地震学刊》,2003年正式改刊,2009年开始改为双月刊,现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近几年一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连续多年被俄罗斯P_Ж(AJ)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14,(1):233
作为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2013-2014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及2013-2014年度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的《灾害学》杂志是在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钱学森、于光远等)的关注下,把灾害问题作为一门科学的我国最早(1986年)创办的灾害类科技期刊。《灾害学》杂志旨在对各种灾害(自然灾害和人文灾害)进行综合系统地探讨研究;通过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广泛交流灾害科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报导国内外关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2021,(3)
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21年4月对外公布了新一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21—2022年)来源期刊,经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定量遴选、专家定性评估,2021—2022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1 262种,其中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245种,中文期刊1 017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两部分,其中核心库926种(以备注栏中C为标记);扩展库336种(以备注栏中E为标记)。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19,()来源)
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19年4月对外公布了新一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9-2020年)来源期刊,《灾害学》编辑部2019年5月收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相关收录证书,依据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审,《灾害学》杂志首次被收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版)序号按总被引频次排名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序号按影响因子排名期刊名称总影响因子1中国沙漠1997 1中国沙漠1.8702地球物理学报1972 2地球化学1.8073地学前缘1741 3天然气地球科学1.5374地球科学进展1585 4第四纪研究1.3685地球化学1399 5地学前缘1.3476地球科学1390 6地球物理学报1.2537第四纪研究1233 7地球科学进展1.2458地球学报868 8干旱区研究1.0799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839 9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06510地震学报783 10地球科学0.99111地球物理学进展720 11灾害学0.90712天然气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 夏德格(Adian E.Scheidegger)所著《地球动力学原理》(Principles of Geodynamics)一书,自1958年由 Springer-Verlag 出版社首次出版以来,至1982年已经出版了第三版。1963年出版的第二版,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后,受到我国地学工作者的重视。由第二版发行以来,地学领域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板块构造理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9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自然灾害学报》影响因子为O.4167,排名第49位。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倪章  常鸣  唐亮亮  向兰兰  徐恒志 《灾害学》2023,(2):178-184+205
汶川地震引发的同震滑坡给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威胁。震后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新生滑坡及古滑坡活动加剧,分析震后滑坡的演化趋势,对重点地区及时开展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以汶川县东北部为研究区,基于GIS平台选取岩性、距断层距离、PGA、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年最大24 h降雨等9个影响因子,利用滑坡频率密度、面积密度和数量密度,统计分析2009年、2011年、2015年、2021年4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同时结合证据权重(WOE)、随机森林(RF)、证据权重-随机森林(WOE-RF)模型,开展研究区滑坡易发性演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滑坡数量、面积和规模均大幅减小,已处于较低水平;滑坡时空演化以2015年为转折由南向北发展;经ROC验证,WOE-RF得到的滑坡易发性精度最高,且三种模型均显示滑坡极高易发区演化也呈远离震中的由南向北之势。研究结果为川西高山峡谷地区滑坡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