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将实施绿色GDP的试点,虽然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真实的发展水平,因此,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应当进行探索,需要我们迅速转变发展观念,但是绿色GDP也不能完全取代GDP。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通过现代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从属地监测向流域监测、区域监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民网消息随着全球对自然资源和气候变化关注度的提高,各国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纷纷调整战略开始发展绿色经济。目前全球碳市场的价值已经超过3万亿欧元,而由于低碳技术投资的增加,该数值有望在2015年达到4万亿欧元。  相似文献   

4.
制定南京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分析了目前机动车污染防治规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相关法规的规定及其成功经验,提出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尾气执法监管,强化定期检测和监督抽测,确保达标排放,启动环保标志管理,积极推进区域限行,完善管理手段,逐步淘汰高污染车辆,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对在用车维修治理工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塔城盆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农业的基本特点,对塔城盆地适于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区位优势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要充分利用现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市正在构建的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核心,有机整合在线和手工监测资源,以信息化平台为体系运转载体,以期为减排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需重点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在线监测与手工监测的整合,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概念,探讨环境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等\"硬环境\"着手,结合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工业GDP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单位工业GDP的环境代价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水平,并以安徽省省辖市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系统是受人为因素支配和干扰最大的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环境被干扰的问题,如城市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工厂和各种设施兴建等。由于大量自然资源被消耗和浪费,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为了及时、准确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变化原因,避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生态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性产业和高碳排放行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梳理国内外钢铁产业绿色低碳技术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江苏省钢铁产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由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钢化联产协同处置和低碳突破性创新等技术综合集成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照Constaza等提出的方法,估算了2000年-2005年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结果表明,2000年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69×10^9元,2005年的总价值为7.40×10^9元,5年内增加了7.1×10^9元,主要为水域面积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Africa, contribute only very small amounts to the world total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them, the reduction of such emissions is not a priority, and the more important issue is to find ways to reduce their vulnerability to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which is being imposed upon them largely as a result of emission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riority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which is to achieve stabiliz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is paper reports upon studies in Uganda designed to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adaptation strategy, and addresses the need to reconcile such a strategy with the global priority accorded to mitigation and with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orities. Some features of a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are identified and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the need for an international regime to facilitate and support adaptation.  相似文献   

13.
以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为例,从增长质量、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治理4个方面构建涵盖21项指标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对宜兴市绿色发展综合绩效水平开展评估。结果显示,宜兴市2021年增长质量、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治理评价得分分别为865分、825分、905分、850分,评价等级均为“高”,总体上在无锡市处于较高水平。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绿色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依次为610分、652分、778分、861分、866分,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资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依然是制约宜兴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角度,密切结合环保部的中心工作——污染减排,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剖析了目前环境统计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环境管理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据经济开发区自身特点,提出其在危险废物减量化管理中运用的新思路,并通过数学模型,以控制总量、分配决定因子等为制约条件,发展了一套针对经济开发区危险废弃物排放权交易系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工业园区是中国工业产业、人才和先进要素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各类工业园区将在双碳战略实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特征,构建碳排放识别模型,利用系数法、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法核算工业园区碳排放数据;应用Kaya恒等式、改进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对数平均权重分配模型(LMDI),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低碳发展思路;应用能源环境情景分析模型(LEAP)规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路径,为工业园区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对比分析了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和江苏省近年来经济、产业、能源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在借鉴巴斯克绿色低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了加强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加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碳足迹认证和应用、强化金融支持等建议,为江苏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简述了目前环保部门两种污染源在线系统管理模式,并以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与运作管理为例,总结了以监测部门为核心的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在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污染减排、总量控制上的优势与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展望在线监控管理模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