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Tenax-TA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TD-GC)对大学校园室内外空气中5种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种苯系物的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值。被测空气的苯系物中甲苯所占比例最大,为27.9%~32.0%。室内BTEX浓度稍高于室外,多数采样点的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CI/CO)大于1.0。通风可有效降低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大学校园室内空气中的苯对学生的致癌风险为3.67×10-7~1.09×10-6。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BTEX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杰  王跃思  吴方堃 《环境科学》2011,32(12):3531-3536
2008年10~2009年10月,利用前级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北京市大气中5种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组成及浓度变化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BTEX平均浓度为13.9~44.0μg.cm-3,其中甲苯的含量最高,苯次之,邻二甲苯含量最低,与国外城市和地区相比北京大气中BTEX浓度较低,研究发现北京市BTEX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城市燃煤和工业溶剂挥发也是BTEX的重要来源.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BTEX春、夏季节浓度较高,秋季浓度较低,季节性排放源的变化是BTEX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温度和大风等天气因素对BTEX浓度的影响.受交通排放和边界层高度的影响,BTEX类化合物的日变化形式为夜晚高于白天,呈双峰形,日最低浓度出现在14:00前后.  相似文献   

3.
应用被动采样法对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BTEX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来源和污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苯平均浓度为22.487μg/m3,甲苯平均浓度为8.188μg/m3,乙苯平均浓度为8.336μg/m3,二甲苯平均浓度为17.597μg/m3,BTEX平均浓度为56.465μg/m3,污染整体水平较高。BTEX的浓度排序为:苯>二甲苯>乙苯>甲苯。其中苯和二甲苯占总量的70.81%,为本地区BTEX中的主要组分。各采样点苯与甲苯比值为1.21~4.60,表明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BTEX的主要来源为煤炭燃烧。监测数据客观体现了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BTEX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医院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预浓缩色质联用系统对广州市4 家医院室内外空气中5 种苯系物(BTEX,即苯、甲苯、乙基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 家医院的5 种BTEX 的总浓度平均值为10.61~253.35µg/m3.5 种BTEX 中,以甲苯的浓度最高,但均低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阈值,也低于国外医院室内空气BTEX 的浓度.室内BTEX 浓度稍高于室外,多数采样点的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I/O)大于1.0.除苯外,其他4 种BTEX 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好,表明它们有共同的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医院室内空气中BTEX 的来源包括室内装修材料及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5.
2012年夏季天津城区BTEX污染特征与臭氧潜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MA GC5000BTX在线色谱仪监测天津城区2012年夏季大气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对二甲苯(苯系物,BTEX)的浓度,并结合其最大增量活性因子(MIR)计算各组分的最大臭氧生成潜势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TEX浓度均值为38.72μg/m3,其中甲苯和间-对二甲苯浓度最高,乙苯和苯次之,邻二甲苯最低, BTEX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受大气光化学反应和边界层扩散能力共同影响,午后浓度最低,夜间BTEX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各BTEX日变化趋势一致.苯与甲苯质量浓度的比值为0.77,表明机动车排放是BTEX的主要来源,但石油化工和涂料挥发等因素也对其存在影响.经计算,间-对二甲苯的最大臭氧生成潜势量最高,甲苯、乙苯和邻二甲苯相当,苯最低, 表明BTEX中间-对二甲苯的光化学反应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超市食品容易产生异味,导致顾客产生不愉悦的嗅觉感受,这些异味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为确定超市异味VOCs化学成分及其来源,对超市开展现场采样检测.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VOCs采样检测方法: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气袋采样-TD-GC/MS和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质谱法(GC-FID/MS),对超市室内空气中的VOCs进行采样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苏玛罐采样法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体积分数为63.3×10-9~86.8×10-9,共检测出26种VOCs,主要包括卤代烃、烷烃和苯系物,但异味贡献较小,未检测出异味较大的VOCs;气袋采样法仅检测出9种VOCs,且φ(TVOC)均小于10.0×10-9,说明气袋存在显著壁吸附效应,不适用于本次实验;吸附管采样法的检测结果显示,φ(TVOC)为79.5×10-9~86.1...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室内BTEX的浓度水平、来源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解析气相色谱法采集分析空气中痕量BTEX,研究了新建大学校园内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及学生宿舍空气中BTEX的浓度水平、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室内BTEX的平均浓度为(46.56±4.60)μg·m-3,其中甲苯和苯含量较高,分别为(21.23±-2.13)和(8.95±6.45)μg·m-3.不同场所BTEX浓度大小为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其中学生宿舍空气中71.61%的BTEX来自室内源,27.29%来自室外源.苯暴露对学生的致癌风险为9.24×10-6,超过了美国EPA制定的人体致癌风险限值.  相似文献   

8.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被动大气采样吸附剂,建立了搅拌棒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环境空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结果表明,16种PAHs的检出限(LOD)范围为0.06~3.00 pg,回收率为75%~136%,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重复性和日间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和<17%.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的脱附残留为21%~24%,其余13种PAHs脱附残留<13%.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室外空气样品和从汽车上采集的空气样品中的PAHs.结果发现,室外空气样品中全部检出PAHs,采样时间为4 d的样品中16种PAHs含量为0.058~52.3 ng.11种PAHs的吸附量与采样时间线性相关.对于行驶的汽车中的样品,车窗外和排气管处的Σ16PAHs(16种PAHs的和)含量分别为车内的2.5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9.
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是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挥发性有机物.为研究长沙市城市大气BTEX污染特征,选择2个典型城市站点(采样点S和W)于2017年8月进行了连续采样分析.结果显示:2个采样点BTEX平均浓度分别为(9.84±5.44),(6.35±4.68)μg/m3;其中间/对-二甲苯是占比...  相似文献   

10.
公共场所BTEX的污染特征、源解析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评价了杭州市商场、超市、影院、车站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BTEX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公共场所中BTEX的总平均浓度为30.68~217.74 μg·m-3,商场的污染最重,车站候车室的污染最轻;甲苯与BTEX总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公共场所BTEX污染的代表物;候车室BTEX污染主要受室外污染源的影响,而在其它公共场所中,室内污染源占主导地位,鞋用胶粘剂是商场BTEX的主要污染来源;商场空气中苯对男性和女性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分别为5.38×10-6和5.57×10-6,超过了美国EPA制定的人体致癌风险值(1×10-6).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T-GC-MS)法,研究了污染土壤中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异丙苯)的测定方法,优化了吹扫捕集作为北京潮土中苯系物预处理方法的参数. 结果表明,吹扫时间11 min,解吸温度190 ℃和解吸时间0.5 min为最佳的吹扫捕集方法参数. 采用PT-GC-MS法测定土壤中的苯系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0%~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10.3%~17.5%(n=7);苯系物的检出限为1.6~2.8 μg/kg,定量限为5.4~9.6 μg/kg. 将研究结果与文献中的苯系物监测质量控制参数进行比较发现,由于采用有机质含量低、砂质壤土质地的北京潮土为研究对象,使该试验的回收率均高于文献中的结果;同时,相对标准偏差和检出限与文献中的结果也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挥发性污染物所赋存的介质及实验仪器操作条件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Beijing is one of the most polluted cities in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the long-term and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 the urban area of Beijing, specifically at Beijing 325 m Meteorological Tower, were conducted from 2000 to 2007. The annual record of VOC trends exhibited in two different phases was separated in 2003. Records show that VOC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03 due to the abrupt increase in vehicle number. Contrarily, since 2003, there had been a decrease in VOCs concentrations as the policy on gasoline and air pollution was implemented. Toluene, benzene, and i-pentane are the chemicals that abound in and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vehicle activity, such as in vehicle exhaust and gasoline evaporation. Furthermore,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re had been seasonal variation in VOCs levels in that VOCs level in summer is higher than that in winter. As such, temperature is considered to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VOCs in Beijing. Records also show that VOCs level was high in the morning and during rush hours in the evening. In contrast, VOCs level was low during midday due to photochemical destruction with OH radical and dilution effect. In this study, a particular benzene to toluene ratio range (0.4-1.0) was used as the indicator of air propelled by vehicular exhaust. We also appli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BTEX and i-pentane to evaluate evaporation influence to ambient BTEX in the Beijing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西南部苯系物浓度季节及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预冷冻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天津市西南部BTEX(苯系物)浓度(以ρ计)进行了网格布点观测. 结果表明:ρ(苯)、ρ(甲苯)、ρ(乙苯)、ρ(间/对二甲苯)和ρ(邻二甲苯)的年均值分别为8.54、20.49、6.41、13.44和3.68 μg/m3,其中ρ(苯)和ρ(甲苯)均低于欧洲标准限值. 各BTEX浓度季节变化明显,与当地大气稳定度、光化学反应以及即时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利用各BTEX浓度的相关性,分析了不同类型采样点BTEX的来源,并证明工业企业和居民住宅附近存在非同源性苯和甲苯排放源. B/T〔ρ(苯)与ρ(甲苯)之比〕年均值为0.49,接近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特点,但B/T值呈现出的季节变化特点可能与天津市供暖期燃煤排放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林坤德  袁东星 《环境科学》2022,43(11):4835-4844
环境水体中硫化物的水生生物毒性大,理化性质活泼,其行为特征与水环境安全及多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和快速测定水中硫化物的浓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水体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一直是环境监测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人员为此建立并完善了以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色谱法和流动分析法等为核心技术的分析方法,同时在分析方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水体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和预处理、实验室分析、现场分析和原位监测,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前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样品的保存时间、解吸条件以及解吸液的保存时间,优化了分析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