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紧急通报南梧高速公路四川省过境客车“3.1”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运输企业认真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采取措施,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国“两会”期间我区的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
运输企业风险认知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运输企业的事故风险加剧。研究事故频发的新特点,对症施治,科学管理,防止事故,降低风险,已成为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认识多重风险,增强风险意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发生重特大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人员要负法律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区2010年全年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统计及原因分析,试图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上找出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如何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以此降低和预防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发生。为下一步我自治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找出工作的重点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9以来,我国、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重、特大运输行车事故时有发生,虽然,从国家法律法规上、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对道路运输企业加强了监督管理,也采用了很多安全生产监督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但要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行车事故,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本文试图从2009年全年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分析入手,总结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规律,找出当前广西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以便总结经验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较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8,(10):113-113
9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进一步加强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决遏制和防范群死群伤恶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企业交通事故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企业的交通运输事故法律适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如不明确这个问题,对于执法主体、执法权限就不能明确,既会产生安全管理的盲区,有时候也会损害企业的相关权益。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条款进行了分析解读,阐明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既适用《安全生产法》,也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二法之间不会有交叉,更不会产生冲突;同时也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属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交通运输企业交通事故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8,(12):I0018-I002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刻吸取山西襄汾“9.8”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石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从11月初开始,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有各种各样,但在诸多隐患中人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化工企业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管理层,安全投入不足、现场监管不力、责任落实不明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生产一线,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业务知识不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培训、教育入手,全面提升化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近年来,海安县化工企业实现了“无泄漏、无爆炸、无伤亡”的“三无”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9.
《林业劳动安全》2005,18(1):6-6
2005年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比2004年下降2%,其中煤矿企业下降3%。煤矿企业消灭百人以上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幅度比2004年降低1.5个百分点。全国特大事故起数,比2004年下降5%。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业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在对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实地调研后,分析总结出其当前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人员素质、运输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专家调研法建立了包含内部综合管理、驾乘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和事故统计处理四大块36个指标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无需一致性检验的G1法计算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为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行业是高危行业,如何做好旅客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广西驰程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坚持“预防第一,安全为主”方针,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教育到位,狠抓落实,确保广大旅客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自2006年以来,全公司无特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厂务事故,重大行车责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一般行车责任事故明显减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态势。2008年,百万安全公里责任肇事率、死亡率、伤人率、经损率比2007年分别下降65%、61%、  相似文献   

12.
某报在《施工中车翻人亡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一文中称:“一企业在小水电站的线路架设施工中.临时租用货车运送电线杆。随车装卸人员是从当地雇佣的民工。在运送电线杆途中,该车发生侧翻.3名民工被电线杆当场压死、压伤。事故发生时.该车系无证人员驾驶。问这起事故应属道路交通事故.还是企业生产事故?应如何处理善后事宜才更恰当?”(简称“问题提出部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效益,而在获得效益的生产过程中,也必须保证安全生产。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要求,均是由企业的员工来执行的,因此只有企业真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容易造成多人伤亡.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也会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此类事故并不少见。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更应该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的预防,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笔在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工作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从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安技部门的职责,多年来事故发生的教训,建立完善的专门安全技术管理机构与转换经营机制的关系以及企业法人代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4个方面论述了企业设置专门的安全技术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谁主管,谁负责”是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一般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谁主管安全,谁就负责。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企业的“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领导负责。但是,也有人提出:如果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所选的人不合格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采购部门所购置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那这时责任该由谁来负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通市安监局以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着力点.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保障点.以创新监管模式为突破点.以搞好事故防范为落脚点.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持续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少工业企业,提倡、追求、赞扬高天数的安全生产纪录,也曾创下过或刷新过1000天、2000天、3000天的安全生产纪录。高天数的安全生产纪录,对我国的工业企业、铁路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企业的干部和员工也曾经为此骄傲和自豪。不过,细心分析发现,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纪录,只不过是没有出人命、没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也就是说没有发生行业规定的考核事故。然而,在这些高天数的安全生产纪录中,崴脚脖子、碰脑袋、破皮流血、火险等不安全现象还是不少,非考核范围的事故也没少…  相似文献   

19.
最近,某运输企业因年内连续发生三起重大交通事故上了“黑名单”而被勒令整改.此前该企业曾是多年的安全生产先进企业.企业的老总对这样的结果很是迷茫.并向前来检查工作的安全监管人员“诉苦”:该做的工作他们也都做了,没想到事故却接二连三找上门来,真没办法。言外之意是事故防范太难了。的确.从表面上看,该企业的安全领导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也较健全和完备.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事故依照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事故。实践证明.通过认真查处企业安全生产重伤事故.能够促进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时总结事故教训.整改事故隐患。举一反三。落实措施。从而避免类似事故和更大的事故发生。反之.如果重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查处。不分析事故原因.放松了责任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就得不到教育.就不能从中吸取事故教训.类似事故有可能再次发生.甚至引发更大的事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查处重伤事故也属于事前查处的范畴.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