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时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了浅谈。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以下要求: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一直是我们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很多方面,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居民对资源开发的态度是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社会与公众基础。基于对煤矿社区居民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居民资源开发态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差异。结果显示:煤矿社区居民对资源开发总体呈现比较反对的态度。居民社会人口属性方面,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对资源开发态度的支持程度越高;女性比男性更支持煤矿开采。在社会文化层面,就业机会和社会个人利益正向、显著影响居民资源开发态度;煤矿开采对居民生活和健康的不利影响负向、显著影响居民资源开发态度。在经济交通层面,资源开发的配套设施建设正向、显著影响居民资源开发态度;土地破坏和粮食减产负向、显著影响居民资源开发态度。在生态环境层面,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以及水质和水量的下降情况负向、显著影响居民资源开发态度。建议未来应制定针对性政策,改善居民资源开发态度,并着眼于资源开发沟通机制的完善、居民参与资源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外部管理制度建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科学积极态度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为发现哪些因素影响学生对科学的态度,本研究对来自16所不同水平学校的1334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及方差分析方法处理调查数据。发现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和教师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男生比女生有更积极的科学态度;学校类别与学生对科学的态度显著相关,教学水平和生源相对差学校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反而更为积极;合作教学方法于学生对科学的态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建构教学方法和讲述教学方法与学生对科学的态度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上述发现对优化科学教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漓江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保存价值和遗产价值。本文以桂林居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对漓江生态环境的态度和感知价值以及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桂林居民对漓江的感知价值不仅对环境态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且对其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温忠麟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环境态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环境态度在感知价值和环境责任性之间起到不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印华 《环境保护》2011,(22):46-47
制药和环保似乎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制药是为了造福人类,然而和许多制造业一样,制药业会产生对人类和环境有巨大危害的废物,由于制药过程所必需的一些特殊物质和活性成分,这种危害延续的时间和产生的强度不可低估。当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力图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制药企业对待三废的态度也越来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77-382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信度是基础。信度是指媒体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客观性,能够被用户信赖。媒体只有秉持客观、中立、平衡原则,通过高质量、严标准的采访才能够达到信度的要求。而反观当前媒体现实,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导致写出的报道错误百出。态度是性格。态度是指媒体的价值观和立场,即提倡什么?  相似文献   

9.
于亢亢  赵华  钱程  高健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6):1000-1009
为总结梳理环境态度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与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检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学术资源发现平台和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环境态度的文献,并从检索出的652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202篇核心文献、提取出43篇实证文献,对环境态度与4类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环境态度定义和测量方式来看,国内外研究者对环境态度有着诸多定义,但都集中在“情感”“信念”“行为意图与倾向”等心理学方面;环境态度的测量方式也较多,诸多测量量表被开发,其中新环境范式量表和新生态范式量表在该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环境态度的影响因素来看,众多研究者从心理学和社会人口学方面进行研究,国外研究者对这两大方面有着广泛研究,价值观和道德、性别、年龄、收入、教育和知识皆为研究热点,而国内研究者比较注重环境知识这一影响因素.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综合相关系数为0.309(P < 0.001),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考察环境态度与回收行为、能源消费行为、绿色购买行为以及出行行为等4类环境行为间的关系发现,环境态度与绿色购买行为综合相关系数为0.334(P < 0.001),高于回收行为、能源消费行为和出行行为.研究还显示,在4类环境行为中,绿色购买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相关性最强:一方面,环境态度有利于促进环境行为,因此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干预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态度,从而促进各类环保行为.另一方面,环境态度对于不同类型环保行为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为促进公众的绿色购买行为,可以考虑增加对环境态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态度;而对于促进节约用水、用电等能源消费行为,则不仅需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态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如价格干预、提示标志等).   相似文献   

10.
环境检测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否细致准确关系到项目后续能否高效顺利开展,不同行业的检测内容复杂多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就项目资料收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1.
STS教育要求我们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教授科学内容。我们的课程改革已经体现出了社会化、多样化、生活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贯彻STS教育思想,使学生具有正解的态度,有理有据地参与社会决策。  相似文献   

12.
文中主要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物流绿色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对低碳经济发展物流绿色发展评价,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问卷的调查结果,对物流绿色发展的认知、态度和行动进行了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主要包括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认知、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态度、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行动和对发展低碳经济物流的认知、态度与行动的比较,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发展中物流绿色发展趋势,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物流绿色发展给出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顺应新课程要求,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从"走进生活,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用于生活,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实现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的统一,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居民对电厂态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是否被征求意见、是否接受物质补偿这二个变量对周边居民的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教育年限、是否知道二噁英、居住地与电厂距离与周边居民态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研究,发现本研究中影响电厂周边居民态度的因素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环境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引导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本文对秦淮河流域沿岸居民关于环境意识的调查,运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环境责任意识与利益关注对环境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存在明显不一致性;居民在日常生活上是浅层次的环境保护型环境意识,环保行为上为政府依赖型,居民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基本驱动力是利益关系;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在不同假设路径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我国的环评制度提出了新要求。找准新时期环评制度"一体四维"的坐标定位,推动环评制度改革,是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全面参与宏观决策的关键之举,是新时期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现实需要。通过对"十三五"环评改革内涵的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明确了环评改革的总体方向、路径和主要领域、重要举措,提出要坚持科学、严谨、规范的态度,推动环评工作全面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交锋对当今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以及拒绝接受人类一切传统文化遗产的错误思想,列宁通过批判的方式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并以扬弃的态度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端正态度,明确目的学生到实验室上课,对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既充满好奇,又觉得好玩,往往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跃跃欲试,不停摆弄实验器材不听教师讲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上第一节实验探究课时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明确目的:1.遵守实验室规则,服从教师的安排。2.实验探究之前,认真听教师讲课,不摆弄实验器材。3.学生参加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加感性认识。因此在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时,严禁高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4.对不服从安排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实施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了解我国中小学生使用教辅材料的学业负担感受的总体状况以及在性别、成绩状况、城乡、学校类别等因素上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揭示了学生使用教辅的时间、使用教辅的自愿程度、使用教辅的态度、教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等因素对中小学生使用教辅材料的学业负担感受的影响,并就此提出减轻中小学生使用教辅材料学业负担感受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