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的规划,将防震减灾规划单独作为一章。  相似文献   

2.
李玉亭 《灾害学》2007,22(1):125-128
论述了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思路: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抵御自然灾害,提高防震减灾的能力和水平,使抗震工程学和防震工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虽然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我国的社会防震减灾意识还相当薄弱,国民的防震减灾知识相对贫乏,减灾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发展现状,并以福清市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市土地利用、道路路网及避震疏散场地等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上述3种防震减灾规划影响因素的要点,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枣庄,地处山东南部,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北方与南方的过渡带和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腹地的结合部。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枣庄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努力增加投入,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全市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大面积损毁,严重制约了灾后营救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能源设施,直接制约了灾后其他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本文从能源系统规划的一般角度出发,结合村镇特点,考虑防震减灾布局的要求,包括:区域共享、网络布局以及利用村镇特有设施建设等,建立了村镇能源系统防震减灾布局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村镇能源供应系统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首先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分析了这些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采用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3个最基本的要素。围绕这3个基本要素,列举出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6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安市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西安市第四届“学术金秋”活动的通知》要求,西安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西安地震学会,于2007年11月1日上午在市政府礼堂举办了城市防震减灾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灾害学》常务副主编袁志祥做了城市防震减灾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大家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60年光辉岁月,中国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对于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更是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增强了我国城乡防震减灾的能力。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不是说地震预报没有过关吗?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没能预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关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规定》中提出的“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防御能力”的具体内容作了阐释。认为宣传的实质是减少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四度”,即减少无知度、减少不确定度、减少疑惑度、减少混杂度。文中还提及,为提高宣传效果,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时,尽可能结合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和评价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损失的严重性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1831年我国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至今共记录到6级以上强震800多次,遍布于除浙江、贵州以外的所有省份.就浙江、贵州两省而言,也都发生过5~6级地震.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500万次,虽然仅仅只有100次左右能造成灾害,但由于其造成的灾害常常是毁灭性的,仍然是全球自然灾害之首。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这次由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化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将防震减灾工作提升到了相应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地震工作三大体系的要求和建设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的设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论证。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系统工程可以涵盖地震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系统化、法制化及高科技等特点,对我国实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社会参与、条件保障、科技支撑和法律责任的同时,也首次对防震减灾活动过程的标准化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总则第十条提到"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这既体现了近年来防震减灾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充分体现了标  相似文献   

15.
防御地震灾害必须构筑三道防线,专业的语言叫做“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要筑牢这三道防线,需要全体公民具有相应的防震减灾知识并积极参与和配合。  相似文献   

16.
林捷 《防灾博览》2011,(1):32-35
在2008年版美国联邦调查局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美日城市防震减灾研究的最新进展。城市防震减灾是一个老话题,可是对它的研究却有较长的历史了。美日两国各有多个城市随时都面临着地震的危险。从城市编年史资料可知,大地震的突然发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破坏,日本灾害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八世纪,美国可以记录到1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洪水、飓风和地震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技术系统,是由美国宇航局、日本宇航局、英国航空航天机构以及荷兰航天技术发展局共同研究开发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防御技术综合系统。该系统的分系统设在上述4个国家航天机构,世界其他12个国家航天单位可以移置任何一种灾害监测和预警分技术。综合系统自研制成功以来  相似文献   

18.
国际救援     
《防灾博览》2008,(3):57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世界各国也向我们同时伸出了援救之手:联合国1998年以来在中国进行了首次救灾行动……至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的4支国际救援队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救援队伍,携带专业的救援工具陆续抵达四川,赶赴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县发生了6.4级强烈地震,由于震级高、震源浅,震中位于城郊,造成了大量民房倒塌,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以上。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过问灾情,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于6月5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问题综述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单修政  徐世芳 《灾害学》2002,17(3):71-75
防震减灾包括三大工作体系,即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本文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和成灾规律,对目前国内外紧急救援工作中的组织机构,人力物力及专业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