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影响煤炭自燃发火危险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主观判断,运用逐步聚类分析法,对开采煤层煤炭自燃发火的危险程度进行识别,为判定煤炭自燃发火危险程度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煤炭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进行判断,分类评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采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程度进行识别。判定煤炭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提供控制煤炭自燃发火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的CSBES(EXPERT SYSTEM OF COAL SELF-BURNING)系统是一个应用计算机对采区煤层自燃发火危险程度进行判断的专家系统。它可以根据影响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通风条件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主观判断,分类评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运用逐步聚类分析法计算聚类中心;根据标准模式,对生产采区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程度进行综合预测,并建立相应的知识库。该系统用于分析阜新局某矿的煤层自燃发火情况,取得与实际相符的结论。一、煤层自燃发火危险程度评价指标的建立煤层自燃发火危险程度,受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采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区煤层煤炭自燃发火危险程度综合评价预测的目的是揭示煤炭自燃的规律,以采取相应的技术决策,控制煤炭自燃,减少损失,实现安全生产。 煤层自燃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处理问题,及信息处理所必须的数学分析与计算。然而,人们却很难找到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来处理这些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刘文奎 《火灾科学》1998,7(2):14-20
1990年以来,淮南矿区11个矿井共发生自燃火灾49起,自燃发火率平均为每百万吨习煤量0.53次。通过对该矿区井下煤炭自燃因素和地质条件及开采中出现的自燃发火原因作了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发火规律;并对井下煤层自燃发火采取均压通风和直接灭火做了新的尝试,提出了对井下煤炭自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井下煤炭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防止自燃发火是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煤炭自燃的形成有三个因素:①煤体本身有自燃倾向性;②不断供给足够的氧气;③有蓄热条件。上述①是自燃的内在因素,属于煤炭本身的特性,②和③是自燃的外部因素。如果能够消除或减少②和③的作用,即使煤的自燃倾向性较大,也可以控制自燃。 为此,对山西煤管局所属煤矿发生的131起自燃发火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  相似文献   

7.
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树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控制煤炭自然发火,减少矿井火灾的发生,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结合煤炭自燃的条件建立了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树,求解得出了事故树最小径集,利用最小径集得出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从而定性分别对砌碹巷道煤炭自然发火事故、采空区(报废采区)遗煤自然发火事故、采空区(生产采区)遗煤自然发火事故、报废巷道与停工停风独头巷道煤炭自然发火事故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引起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了防治煤炭自然发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煤炭自燃造成巨大的能源损失和环境灾害,为减少煤炭自燃,本文从分析采空区高硫煤层自燃机理人手,研究了凝胶阻化剂的综合防火机理,自主研制了新型凝胶阻化剂,在凝胶阻化剂的基料水玻璃中加入了石灰石。基于石灰平等互利高硫矿中的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高硫矿的吸氧能力抑制了煤层的自燃发火。通过在矿山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阻化剂能有效地阻止煤炭自燃,并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9.
煤矿自燃火灾的早期探测及预报是保证煤炭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的各种预测预报技术,虽对煤炭自燃火灾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不同煤质和不同地质赋存情况下的煤矿,单一探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有限,在探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各种类型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为了提高煤炭自燃灾害早期探测的可靠性,笔者提出一种以图像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煤炭自燃发火探测方法,并进一步利用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其他探测方法建立一套煤矿自燃发火综合判据系统,该系统有助于提高煤炭自燃预测的准确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20,(7)
为了有效实现赵家寨高地温煤矿二1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本论文采用程序升温实验,得到5组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与温度关系,优选二1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该矿的煤自燃分级预警表,提出对应防控措施。结果表明:CO气体出现时为缓慢氧化阶段,C_2H_4和C_2H_6气体出现时,进入快速氧化阶段,该煤层应该首选CO作为其煤自然发火主要标志气体,CO/CO_2作为其煤自然发火主要复合指标,并以C_2H_4和C_2H_6作为辅助指标,制定4级预警表,提出了各级煤炭自燃防控措施。研究成果对郑州矿区二1煤层Ⅲ类不易自然发火煤炭的自燃防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煤层自然发火的非线性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炭自燃是一典型的非线性现象。笔者论述了煤炭自燃的危害 ,从非线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煤炭自燃的本质特征 ;应用神经网络中BP网络这一高度非线性关系映射建立了自然发火预测模型 ,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的不足并在山东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进行了预测分析 ,预测结果与验证结果基本吻合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为解决煤炭自燃的预测提供了一条良好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空区高硫煤层自燃机理及新型凝胶阻化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自燃造成巨大的能源损失和环境灾害,为减少煤炭自燃,本文从分析采空区高硫煤层自燃机理人手,研究了凝胶阻化剂的综合防火机理,自主研制了新型凝胶阻化剂,在凝胶阻化剂的基料水玻璃中加入了石灰石.基于石灰平等互利高硫矿中的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高硫矿的吸氧能力抑制了煤层的自燃发火.通过在矿山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阻化剂能有效地阻止煤炭自燃,并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3.
选择影响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通风条件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主观判断,分类评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运用逐步聚类分析法,根据标准模式,计算聚类中心,对生产采区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进行综合预测.为拟定相应的开拓开采方案,制定有效的防火措施,提供一种切合实际情况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采采空区自燃的早期过程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对流问题的迎风有限元方法结合图形显示技术,求解了采空区漏风渗流移动方程和氧浓度消耗与扩散方程(数值模型),描述了采宽区自燃早期的漏风流态和氧浓度分布特征,用高氧浓度区与蓄热区的叠加确定采空区自燃氧化带。该模型能分析在不同漏风条件下自燃氧化带的形状变化及自然发火危险位置;工作面进度和工作面风量与自燃氧化带范围具有连续的依赖关系,为研究采空区自然发火早期成长过程,合理控制工作面进度等提供一种辅助分析手段,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TLAB工具箱的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确预测开采煤层自燃发火的趋势与危险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煤层自燃发火的趋势和危险程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刻画出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准确预测开采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性,笔者针对反向BP神经网络收敛差的缺点,分别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VLBP和LMBP算法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开采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根据开采煤层自燃的特点,选取煤本身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及赋存条件、通风技术条件3个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的评判指标,建立了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模型,能克服一般BP网络收敛较慢的缺点,能加快收敛速度;运用LMBP算法比VLBP算法快,但需较大计算机内存;该模型收敛速度快,准确性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开采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煤炭自燃倾向性试验研究及指标气体优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新鲜煤样和氧化煤样的热解实验,研究萍乡矿业集团某煤矿煤自燃发火特性,测定实验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O2,N2,CO,CO2等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具体分析了O2,CO,CO2,CH4,C3H6浓度随温度变化特性。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标气体选择的一般原则,讨论了用于萍乡矿业集团某煤矿预测、预报煤炭自燃发火的指标气体,对提高煤炭早期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防止矿井火灾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煤炭自然发火预报指标气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指标气体预报煤炭自燃是预防和控制煤炭自燃火灾的重要方法,不同煤样自然发火的指标气体及临界值可能不同,在实际预报中,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指标气体及其临界值.通过自燃特性试验,研究了高头窑煤矿2-3煤层煤炭自燃过程中的标志性气体,分析了各气体产生量随煤样温度变化的曲线.确定该矿的主要指标气体为CO、C2H4及稀烷比.当CO含量持续存在并不断增加则认为煤炭已自燃,C2H4含量达到0.5ppm意味着煤体的温度可能已经达到145℃.该结果对该矿煤炭自燃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煤自燃机理的不同说法,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的3个阶段,即潜伏阶段、自热阶段和自燃阶段,指出煤体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4个条件:具有低温氧化性并以破碎的状态存在,有氧体积分数大于12%的空气连续通过,煤炭氧化所生成热量的速度大于散热的速度,上述3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时间大于煤炭最短自然发火期等等.根据对煤炭自燃机理的研究,将防治技术措施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减漏风供氧、吸热降温和既能隔氧又能降温等3类.对防治煤炭自燃以及选择有效而可靠的技术措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使用阻化剂预防自然发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1995,(3)
1 前言 煤炭在环境温度下,可以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同时释放出热量。如果具备储热条件,热量的积聚会使反应加速,最终可能导致发火,即所谓自燃发火。 由于对煤炭的化学性质还没有充分确定,因此还没有完全理解煤炭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确切机理。但是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种反应是一种表面反应现象,并且将松散的煤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程度做出准确预测,探究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判定方法,以确保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利用低温氧化试验对韩家洼煤矿4个工作面的煤样进行测定,以试验所测得的指标性气体、煤样湿度及炉壁温度等数据为基础,结合由煤自燃危险性等级分级标准构造的等级样本组成样本群,应用偏序集评价模型对样本群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判定韩家洼煤矿4个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自燃危险程度.结果表明,4个煤样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燃危险性,各煤样所处工作面的采空区自燃危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4号煤样、3号煤样、2号煤样、1号煤样.这4个煤样所处工作面的采空区都需要加强实时观测,并提前制定防灭火措施.该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应用于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