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治平 《环境》1994,(3):9-10
目前,许多国家的城市卫生当局都发出警告,由于疾病媒介及害虫密度的增加,引起了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上升。虫媒传染病发病率的这种逐步升级与过度拥挤的城市化密切相关,而过度拥挤的城市化是人口增长和农村向城市移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得多的结果。在许多城市中,棚户区正在扩大,在这些地方,居住和劳动条件恶劣,缺乏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以及暴露于  相似文献   

2.
人口增长是不断扩大的分母,它会使每个人分到的资源份额缩小。影响到水的短缺、粮田转向非农使用、交通拥挤、垃圾围城、过度捕捞、国家公园摩肩接踵、依赖进口石油及其它等,这些都会降低我们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事故规模越来越大,伤亡人数越来越多,拥挤踩踏事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健康发展。从事故机制入手研究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分析此类事故的重要影响阶段,进而确定最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相关性比较、因子分析等方法获取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估指标,构建了完整的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确定了突发瞬时事件是最容易引发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其次还存在人员潜在风险、管理工作疏漏、场馆设计缺陷等诱因;最后提出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应对方案,以提高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预警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什么是过度练习"过度"难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每个琴童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在我看来,如果音乐演奏者的练习超出了他生理或心理的承受极限,从而造成肌肉或神经的损伤,或导致演奏和成长等多方面长时间不能均衡,那就是过度了。偶尔的过度练习,尚可通过各种手段恢复,但长期的过度练习会给演奏者带来巨大且不可逆转的身心伤害。孩子早期的身体疼痛常被家长和教师怀疑为懒惰而忽视,结果在伤害发生后追悔莫及。所以琴童家长——尤其是准备走专业演奏道路的家长们,有必要对"我的孩子是否练习过度"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近十年来发生的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总结其特征及形成机理,将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形成划分为萌芽、发生、发展三个阶段;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形成机理建立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事故树,并通过计算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得到引发事故的全部路径共660条以及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案有8个;对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进而得到对顶上事件影响最大的是人群聚集拥挤阶段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确保大型活动安全的重点工作应放在活动前的预防准备、现场控制方面。该研究可为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包含主、客观因素的组合权重,在建立的模糊物元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各评价指标与标准方案的贴近度,并选取北京地铁不同线路中的8个站点作为评价风险这个物元的事物,与每个车站各项评价指标对应的模糊量值组成复合模糊物元,对各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进行识别与排序。结果表明:这8个地铁车站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差别较大,而人群密度和逆行对冲人数比是造成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对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价,将有助于预防其事故的发生,提高地铁车站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今天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遇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其中,拥挤是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危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怎样才算拥挤,这并没有固定的客观标准。拥挤和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密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数,而拥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觉。如果你喜欢在安静的房间内看书,另外几个人的出现可能就  相似文献   

8.
城市型自然公园因其稀缺性而常面临拥挤的问题,但是所受到的学术关注不足。以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为案例地展开问卷调查,构建了“拥挤感知—调适机制—情绪—游客满意度”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调适机制可分为不再调适、时间调适、空间调适、活动调适和认知调适,调适机制对拥挤感知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的调节效应;(2)情绪在拥挤感知和游客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行不同类别活动的游客在调适机制上显现一定差异。本文首次将调适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情绪作为中介变量,探讨游客拥挤感知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丰富了自然类公园以及拥挤感知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该类型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及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外部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产生的根本原因,将庇古税与补贴、科斯定理及政府管制应用于交通领域,并对这三种交通拥挤的负外部性内部化手段进行了环境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斯诺登事件"折射出美国政府言论自由的缺陷——公民言论自由在政府公权的过度扩张中缩减。美国政府向来标榜"自由"、"民主",但在执行时却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联合网络、电信巨头窃取公民隐私,并且将这种违法行为延伸至海外,严密监控重要人物和表达对其不利信息的公民,严重侵犯自己国家和他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相似文献   

11.
可可 《环境》2013,(3):74-76
当国际社会正放眼于如何解决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时,一群黑色的颗粒也开始在我们的家园"捣蛋"……当国际社会正放眼于如何解决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时,一群黑色的颗粒也开始在我们的家园"捣蛋"。最近几个月,我国许多城市都遭遇了罕见的连续雾霾天气,PM2.5持续爆表。而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员中就有黑碳(black carbon),这一陌生词语随着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关注,也逐渐走进了人们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1,(3):6
编者按:春天来了,绿了青草,暖了天气,却也牵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因为这份敏感不仅是简简单单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还确确实实影响着他们的身体,更要命的是这份敏感还是"过度"的……  相似文献   

13.
黄庆畅 《环境》2014,(2):46-46
正近日北京出台国内首个小客车"拼车"指导意见,允许合理分摊合乘费用。此举赢得社会公众关注,并收获一致好评。"拼车"合法化,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无车族可以拼车以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带来的烦心事,如拥挤、晚点等;有车族通过拼车吸引他人乘坐以减少自己养车的费用。当然这对减少尾气排放和减轻道路拥堵,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拼车在国外称为"汽车共享",英国与美国还修建了专供多人共乘车辆行驶的专用快速车  相似文献   

14.
鉴于网络时代对"宅族"产生的深远影响,笔者从消费主义、眼球效应、娱乐主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媒体在建构"宅族"形象中过于重视经济效应且过度营造娱乐化氛围。因此,媒体有必要利用自身公信力,在"宅族"媒体形象的建构上,更加客观与理性。  相似文献   

15.
郑昭辉 《环境保护》2013,41(13):53-54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对此,我国已将"节能减排"定为基本国策,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突出抓好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的要求。"节能减排"需要从人人做起、从小处细处做起。作为服务设施的图书馆,为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6.
繁忙的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整个城市就象一个活的有机体,使人感觉到它跳动的脉搏和呼吸的气息.有人把水电输送系统比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这个比喻有一定道理.那么,城市的肺在哪里?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工作繁忙而又缺少绿色植物的城市?那里,由于失去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因而"面容"灰暗.街道上黑烟弥漫,干燥郁闷:到处尘土飞扬,吵嚷拥挤,人们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整个城市就象患了"肺病"一样.  相似文献   

17.
声音广场     
《环境》2021,(1):70-71
近日,"游客过度投喂撑死西湖鸳鸯"的话题引发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变"过山车"为"和谐号"——煤化工产业发展寻求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化工资源环境"三重门" 产能过剩,资源过度消耗,企业利润流失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产能过剩严重是煤化工产业内部而临的突出问题,不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导致了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由人性的无限贪欲引起的"急性"经济危机;二是由人类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慢性"环境危机.对此世界诸多国家在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同时,通过运用政策工具,制定并实施了诸多措施,以期弱化和规避上述危机."环保积分制度"就是日本在这一大背景下出台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干预会导致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和频繁,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民国时期辽宁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辽宁地区季风气候、"凹"字型地形、幅合状水系以及草甸土和砂性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构成的孕灾环境;二是森林锐减、过度农垦以及工矿业的勃兴等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环境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