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根据四川省八大燃煤电厂粉煤灰的天然辐射水平,使用KarPov及UNSCEAR报告提供的方法,估算了全省八大电厂粉煤灰所制建材给居民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0.3~1.6mSv/a),推算出全省各大电厂粉煤灰在建材中满足国家放射标准的最大允许掺和量(54%~100%)。  相似文献   

2.
鞍山市电厂燃煤锅炉灰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机电厂产生灰渣的机理、旋风锅炉除尘固硫工艺流程以及国内锅炉灰渣的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鞍山热电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灰渣利用现状为例介绍河分析了燃煤锅炉灰渣的资源化利用情况。按该厂炉渣产生量3.5t/a估算循环利用年均获利可达62.5万元,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沸石是一系列多孔硅铝酸盐材料的统称,因其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作为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污水的净化和催化合成化学品等多个领域。燃煤灰渣、煤气化灰渣、铸造灰渣等工业灰渣含有大量的Si、Al元素,可以作为合成沸石的主要原料,达到资源化利用这些固体废物的目的。分析了燃煤灰渣、煤气化灰渣和铸造灰渣的形成和来源,对比三者的化学成分发现,燃煤灰渣的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SiO2>Al2O3>Fe2O3>CaO,煤气化灰渣的烧失量比较高,可达36.1%,铸造灰渣的硅铝比显著高于煤气化灰渣和燃煤灰渣。目前,3种灰渣中,燃煤灰渣的研究和利用比较多,而铸造灰渣和煤气化灰渣相对较少;铸造灰渣的Al2O3和SiO2的总含量比较高,烧失量和金属氧化物含量较低,是一种合成沸石的优质原料,可合成高品质沸石;煤气化灰渣的残碳含量比较高,在考虑煤气化灰渣Si、Al回收和利用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其残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李法山 《环境工程》1991,9(3):10-11
本文叙述了工业锅炉排出的灰渣水,经浓缩池的浓缩和过滤机的过滤,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论述了将处理后的灰渣水用于水膜除尘器除尘和消除泥浆池内的沉淀层,进行循环利用的情况,显示了水的重复利用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广东省近20年来燃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认为现在必须下决心治理已有电厂的环境污染,脱掉“两控区”的帽子,才有继续发展的基础。中还对广东省燃煤发电的燃烧技术、脱硫、灰渣处理、厂址选择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5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力(燃煤发电企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5年第9号公告),与原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新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指标项目设置、级别划分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对燃煤发电企业的清洁生产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日本降低燃煤锅炉NOX产生的实用技术,从NOX的产生机制入手,以抑制NOX的产生为目的,叙述了改善燃烧方法及改善燃烧器的原理,模式图及实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监测是计算排放浓度的基础,要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控制,研究其产生浓度的影响因素很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了187组燃煤电厂的现场实测及历史实测氮氧化物数据,装机规模覆盖12~1000MW,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不同类型燃煤机组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敏感性分析发现,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中,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因素依次为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机组负荷率、煤中挥发分、煤中含氮量;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中,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因素依次为煤中挥发分、空气过剩系数、机组规模、机组负荷率、煤中含氮量.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对于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在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产生浓度与机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412;与空气过剩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265;与煤中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55;与机组负荷率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245;与煤中含氮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对于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在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产生浓度与机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45;与空气过剩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25;与煤中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543;与机组负荷率及煤中含氮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于超  王书肖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0,31(7):1464-1469
为定量地综合评价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建立了包括环境、技术、经济3个方面共11项指标的多因素多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选择低氮燃烧器(LNB)、燃尽风(OFA)、再燃(Reburning)、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SCR/SNCR联合6种典型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定量评估其技术、经济和环境性能,以筛选出燃煤电厂最佳适用控制技术组合.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燃烧贫煤或无烟煤的墙式锅炉,要求脱硝效率70%,SCR与LNB联用技术是最优选择;对于使用烟煤或褐煤的W火焰和切圆燃烧锅炉,脱硝效率30%即可达标排放,LNB和再燃等燃烧中脱硝技术是最佳选择.因此,在经济较发达、生态环境脆弱的重点地区,建议燃用无烟煤和贫煤的大型机组安装LNB和SCR,燃用烟煤和褐煤的机组或者100MW机组可考虑LNB和SNCR联用来减少NOx排放;在其它尚有环境容量的地区,建议燃无烟煤和贫煤的机组安装LNB和SNCR,其它机组通过安装LNB减少NOx排放.  相似文献   

10.
污泥灰渣中重金属煅烧脱除规律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污泥目前被认为是磷酸盐矿的二次资源,焚烧处理可实现污泥中磷资源的浓缩富集,但其中重金属毒性问题尚待解决.该文以污泥焚烧灰渣为研究对象,利用马弗炉进行煅烧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时间(从10 min到60 min)、温度(从900℃到1200℃)及CaCl2的添加量(以Cl计,从1.5%到8.0%)研究重金属(Pb、Zn和Cu)的去除率及在煅烧灰渣中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Pb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其去除率均随温度、时间及Cl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在1200℃、Cl含量为5.0%的时候有最大值为82.4%;Zn的去除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高温时Zn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在1100℃时有最大值为83.9%;Cu的去除率较低,而在温度为1100℃时有最大的去除率为68.2%.就煅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而言,各种工况下Pb在煅烧灰渣中均以残渣态存在;Zn在煅烧灰渣中主要也是以残渣态存在;Cu在煅烧后还存在一定的酸溶态,在900℃、煅烧10min时煅烧灰渣中酸溶态可达29.2%.增加CaCl2的添加量可以促进重金属的去除,同时使煅烧底渣中的重金属更稳定.地累积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煅烧底渣中的这3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照解毒铬渣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铬废渣微波辐照解毒新方法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主要包括铬渣和还原剂--煤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操作条件(微波功率、辐照时间、配比、煤渣质量)对铬渣中Cr6+转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铬渣和煤均能吸收微波能,且煤是很好的碳质还原剂;微波功率、辐照时间、配比的提高有助于转化率的提高;初始w(C)达20%后,反应速率基本不受含碳量的影响;煤渣质量的增加对转化率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开发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负荷.以上海市为案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北京工业大学和Ecoinvent数据库中的建筑材料生产数据,采用ReCiPe法对上海市建筑物的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中人类毒性、金属损耗最为突出,约占总环境影响的45%和20%;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钢筋和木材的生产,对各类环境影响贡献度分别约为47%、17%;高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中的工厂建筑物化环境影响在各自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按现有趋势发展,2020年上海市居住建筑开发规模和环境影响潜值均将达到2014年的1.52倍,非居住建筑则可达到2014年的1.14倍.针对上海市建筑材料环境影响分析结果,为有效减轻上海市建筑物的环境影响,需重点关注钢筋、铝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的生产,识别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转移环节进而改进工序;在设计阶段考虑选择环境影响负荷低的绿色建材,如混凝土砌块、高性能混凝土等,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同时,应重点关注隐含环境负荷高的高层居住和工厂建筑类建筑,通过降低建材使用量等方案降低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含硫石油焦时,通过加入石灰石在燃烧的过程中以固态的形式脱硫,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的灰渣,过去处理灰渣最通常的方式是作土地填埋。从灰渣的化学、物理特性试验研究出发,寻找循环流化床灰渣在建筑材料、农业应用和水泥添加剂方面的利用途径,研究了更加经济有效的灰渣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姚耿东  李宁谷  章铮 《环境科学》1995,16(2):56-58,30
通过比对测试和理论计算,对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测距仪(DVOR/DME)进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在以该设备的发射天线轴线为中心、半径100—1000m、距地面高度1.7—20m的区域内。电磁辐射强度不会大于8.5×10-2V/m,表明采用DVOR/DME的民航导航台不会对其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健康造成明显的电磁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电磁污染及电磁辐射防护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辐射被称为是“隐形杀手”,简述了电磁污染的现状及电磁辐射的危害,详细论述了电磁波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护电磁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逆向物流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逆向物流具有先天的环保意义 ,但企业往往无法准确估计逆向物流能为环境绩效带来多大改善 ,因而缺乏实施逆向物流的动力。而环境影响评价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工具 ,只是目前在逆向物流上的应用还很少。文中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在逆向物流中的应用 ,包括估计逆向物流的环保意义 ,以及控制逆向物流系统的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17.
社会影响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已经得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尚未有规范的技术方法和导则进行参考。本文以广州花都湖整治项目环评为例,对环评中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并针对湖泊整治项目提出社会影响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威海市广播电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地的模拟测试,探讨场源辐射场强E随距离r的一次反比衰减规律。对10kW中波长射天线,在r>75m的区域内,地面附近(距地面2m处),场强E<25V/m,不会超过国标GB9175-88中对长中短波规定的卫生要求的“二级标准”;在r>150m的区域内,地面附近场强E<100V/m,符合国标卫生要求的“一级标准”;但在r>200m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外部(例如楼顶平台)则有可能超过国标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与累积影响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弊端。累积影响评价在概念、目标与方法上与可持续发展一致,探讨了累积影响评价的特点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熔融固化产物--熔融渣的特性.结果表明:熔融渣的主要成分为CaO,Al2O3和SiO2,其含量占总质量的99%左右,而SO3,K2O,Na2O和Cl在熔融渣中的含量明显降低,其质量分数分别从原始飞灰中的10.74%,8 58%,3.81%和20.59%降低到0.17%,0.04%,0.23%和0.11%;熔融渣中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含量基本相同,碱度接近于1.0;重金属Cr和Zn的固定率较高,分别为94.2%和81 7%,而Cu,Pb和Cd的固定率较低,分别为31.4%,14.5%和24.6%;采用美国TCLP方法测试的熔融渣中重金属浸出量均低于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