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恶臭控制标准制定的研究工作中,调研了国外恶臭控制标准的类型,制定原则和方法。着重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国的恶臭控制标准。它对我国即将制定的恶臭环境标准和恶臭排放标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外的恶臭控制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渭恶臭,一般是多组分低浓度的混合气体。各成份之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人们对恶臭的感知,随大气条件、各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许多行业、场所都会产生恶臭污染,如化工、石油、禽畜养殖、印刷、垃圾站、污水处理场等。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恶臭控制标准系列,以有效地控制恶臭污染,已为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国外恶臭控制标准的类型、制定方法和原则。重点阐述了美国、日本的恶臭物质浓度控制标准、恶臭官能实验控制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可供各地制定恶臭控制标准时参考。 1 美国恶臭控制标准概况美国是最早致力于恶臭控制标准研究的国家。各州根据大气污染状况,已划分了许多大气污染防治地区,并分别制定了恶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完善中国恶臭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恶臭污染防治事业起步较晚,现仅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恶臭测定方法标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恶臭环境标准体系。本文将在分析国外恶臭环境标准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恶臭污染形势和标准现状,提出完善中国恶臭环境标准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沈阳市恶臭控制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程序,重点阐述了标准有关要素的础定方法,给出了恶臭厂界环境标准和恶臭排放标准的感官指标控制值和五种典型恶臭物质浓度(或排放量)指标控制值.  相似文献   

5.
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城镇污水处理厂土地集约化利用对污水厂恶臭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比国内外最新恶臭污染物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现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有必要制定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恶臭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美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恶臭污染控制标准的制定思路和管理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对比,分析了我国现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恶臭污染控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恶臭成分、恶臭控制标准以及恶臭产生原因,针对主要恶臭源提出了控制方案,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臭气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际的恶臭监测分析出发,结合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过程中的各种体会,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的浓度排放限值以及采样环节这三个方面,对恶臭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增加行业排放标准,对有组织排放增加浓度排放限值规定,对采样气象条件、采样点位、采样频率进行明确,并引入背景值或本底值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恶臭感官定量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环境空气恶臭污染特征,以天津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在夏秋两季对天津市内六区的环境空气中恶臭感官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在观测期间臭气浓度在限值(以《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臭气浓度限值20作为参照)范围以内的样品数量夏季占63%,而秋季占18%;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典型恶臭污染物与恶臭感官浓度的定量表达式,计算出典型恶臭污染物对市区环境空气的臭气浓度贡献率占59%。通过对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拟合情况的分析,表明该回归方程可以较好的预测天津市环境空气中夏季恶臭感官浓度。  相似文献   

11.
颜鲁春  刘杰民  付慧婷  孙媛  林文辉 《环境科学》2013,34(12):4743-4746
由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等引起的恶臭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差异大和物质间相互作用规律复杂等因素,对异味强度等感官评价研究造成极大困难.本研究针对室内环境,选取典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组成多种异味混合物,6名专业嗅辨员组成嗅觉评价小组,分别评价异味混合物和相应各组分物质单独存在时的异味强度,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与混合物整体异味强度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当混合物中某物质异味活度(odor activity value,OAV)的自然对数值占混合物总量的比例小于20%时,其对混合物的异味强度贡献基本为零.利用该方法预先忽略多组分异味混合物中的部分物质,可以在异味物质相互作用规律和异味感官评价等研究中起到重要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恶臭污染评价方法及来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恶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概述了恶臭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如臭气强度评价法、臭气浓度(或臭气指数)评价法、臭气扩散模型预测评价法,同时从谱图恶臭污染源识别和源解析模型识别技术两方面介绍了恶臭污染物源解析技术,为恶臭污染事故诊断分析、定性恶臭污染物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最后通过分析目前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恶臭的研究及官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认宇 《环境科学》1990,11(5):74-78
本文介绍关于恶臭形成、相互作用、强度等研究成果和几种研究方法。推荐一种出色的官能测定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涉及基准臭、人员选择、采样与测定方法、数据处理、官能法控制标准及该法特点等内容。并简述了官能测定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在线恶臭电子鼻的原理、优势、缺点以及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晓伟  汤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65-167,189
从实际的恶臭监测分析出发,结合执行与实践《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过程中的各种体会,从标准本身、采样以及分析的质量保证这三个方面,对恶臭监测分析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对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增加行业排放标准,对有组织排放增加浓度排放限值进行规定,对采样气象条件、采样点位、采样频率进行明确,并引入背景值或本底值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针对分析环节,就采样器材、实验室和分析人员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以确保恶臭测定方法的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恶臭污染源排气及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测定一般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该方法侧重于臭气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对样品的现场采集部分未作具体要求。本文针对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现有标准和规范中未明确的内容,从排放源的确认、生产工况的监督、气象条件的选择、监控点位的设置、监测频次的选择以及现场原始记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多年现场监测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使现场监测工作更具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气扩散模型是进行恶臭污染管理的有效工具,它可以评估恶臭污染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然而,由于恶臭污染的特殊性,通常使用的大气扩散模型模拟结果是小时均值浓度,不能满足恶臭污染评估对瞬时最大值的需求,所以,需要引入峰/均值因子,将扩散模型计算结果从均值浓度(如1 h均值)转换到短时间峰值浓度(如1 s峰值).通过研究国内外峰/均值因子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外恶臭标准、评估技术中峰/均值因子的相关规定,对峰/均值因子的研究理论、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和评述.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峰/均值因子受大气稳定度、距离、地形、污染源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由于影响峰/均值因子的因素较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只能在其恶臭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将峰/均值因子设置为一个或一组固定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我国的恶臭污染评价现状,建议将峰/均值因子理论引入我国,综合考虑我国的恶臭污染特点、气象特征、地形等,探讨建立适用于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类型的峰/均值因子.峰/均值因子的研究可为我国恶臭污染的精准模拟、恶臭防护距离的制订、恶臭暴露-效应关系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恶臭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作为一种扰民污染,其测定方法与常规的大气污染物相比,有其独特性。除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分析仪器进行恶臭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外,还需以人的鼻子为检测器对恶臭样品进行嗅觉测定,以评价恶臭对人的感官影响。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恶臭的测定方法和仪器,客观地评价各种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测定环境空气的臭气浓度过程中,就三点比较臭袋法的采样、配气、嗅辨和数据处理等环节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