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九龙江河口区近30年的历史监测资料和2010年2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化学耗氧量(COD)和石油类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状态指数(EI)对海水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DIN、DIP年均浓度持续上升,COD年均浓度呈“W”状小幅波动趋势,石油类年均浓度先缓慢增加再降低;DIN浓度平面分布呈由西至东递减的特征,不同年份的DIP浓度平面分布有所差别,而COD和石油类浓度平面分布呈由湾内、西海域向湾外递减的趋势;海水EI呈不断加速升高的趋势,海水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急剧恶化;受九龙江径流影响,高富营养化海域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北、中、南港和南溪入海口附近.所得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变化特征等将为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海域N、P和CODMn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20多年来(1984~2005)象山港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的基础资料,建立象山港海域CODMn、DIN和PO4-P的时间序列,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3种趋势分析方法,统计检验了该海域CODMn、DIN和的PO4-P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用相关分析和影响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CODMn、DIN和的PO4-P年际波动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象山港海域DIN和PO4-P的年平均浓度长期以来均呈增加的趋势,而CODMn呈降低的趋势;象山港海域富营养状态指数E长期以来一直呈降低的趋势,这与CODMn相同,与DIN和PO4-P的变化趋势相反。CODMn的变化与富营养状态指数E呈显著的正相关,DIN和PO4-P的变化与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呈弱的正相关;CODMn,DIN和PO4-P对富营养装态指数E的影响因子分别为6.9822,2.2449和3.3836,CODMn对富营养状态指数E年际变化的贡献程度远大于DIN和PO4-P。当CODMn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时候,海水营养状态指数E的变化不能真实反映海域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富营养状态指数E在表征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揭示了中国第Ⅰ代海水富营养化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4~2006年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态无机氮(DIN)与磷酸盐(PO4-P)浓度及其比值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3 a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中的DIN与磷酸盐浓度呈现增长趋势,氮磷比(N/P)呈现降低趋势.长江口的DIN、PO4-P、N/P变化范围分别为2.13~140.0 μmol/L,0...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3年6、8、10、11月对莱州湾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不同季节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平面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莱州湾DIN和PO4-P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受陆源输入显著影响,DIN和PO4-P浓度最高,50%的站位DIN含量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其次为秋季,45%的站位DIN含量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而春季最低,31.25%的站位DIN含量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4个月份PO4-P含量均满足一类海水水质标准。N/P比值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整个莱州湾海域处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ⅥP)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青岛市-胶州湾为研究对象,选取胶州湾水体中DIN、PO4-P和COD年均浓度为环境指标,以青岛市人均GDP为经济指标,分析了1980~2010年胶州湾水体环境质量变化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胶州湾水体中DIN浓度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趋势,但与青岛市人均GDP的拟合关系具有显著的EKC单峰曲线特征,人均GDP约4.5万元/a时出现转折点,此后DIN浓度随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胶州湾水体中PO4-P和COD浓度与青岛市人均GDP呈现N型曲线关系,人均GDP约5.2~5.7万元/a时出现转折点。胶州湾PO4-P浓度随时间呈波动上升,但因胶州湾生态系统中P营养盐相对不足,PO4-P浓度会受到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其随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完全由污染治理相关的经济活动所控制;COD浓度随经济发展有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能够显示经济发展的贡献,但更多地反映了点源治理的影响。点源、非点源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是环境经济关系改善的主因,充足的环保投资则是其经济保障。本研究可为认识其它沿海城市的环境经济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泉州安海湾营养盐特征及富营养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键  陈岚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4):525-527,532
根据2009年安海湾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含量分布及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DIN平均5.79 mg/L,主要以NH4-N形式存在,PO4-P平均0.064 mg/L,COD平均12.8mg/L,该海域已从1989年的贫营养水平转变为严...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2年8月份和11月份对大连湾海水中溶解态营养盐的调查数据,对大连湾海域营养盐分布趋势、营养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氮(DIN)和活性硅酸盐(SiO3-Si)含量较历史研究数据明显增高,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则明显降低,并且8月份PO4-P和SiO3-Si含量均低于11月份,DIN相反;PO4-P、DIN和SiO3-Si的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由湾顶向湾口逐渐降低的趋势;PO4-P和NH4-N与温度、pH、化学需氧量(COD)、盐度(S)和表观耗氧量(AOU)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而NO2-N、SiO3-Si则仅与AOU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营养盐结构特征分析表明,海域海水中营养要素的主要限制元素为P。  相似文献   

8.
象山港海水中营养盐分布与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根据2005年春季(4~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共15个航次象山港海域海水营养盐等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海水中N,P,Si营养盐的分布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结构,评价了水质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DIN的平均浓度为0.6581ms/L,3个季节中DIN均以NO3-N浓度为最高,平均值为0.6084 mg/L,占总无机氮92.5%,是象山港中DIN的主要形式;P04-P的平均浓度为0.0314 mg/L,SiO3-Si的平均浓度为1.14 mg/L.研究发现,象山港海水中DIN和PO4-P的浓度分别是24 a前的2.53倍和1.43倍.象山港海域平均Si:P,N:P和Si:N值分别为44.5,54.0,0.94,其中N:P值是24 a前的2.06倍;因此,PO4-P为限制因素.按照营养状态指数值,象山港海域3个季节,不论表、底层海水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港底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港湾口,一旦气象条件适宜,从春季到秋季该区域随时都会发生赤潮灾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2至2003年福宁湾海域的监测资料,研究该海域PO4-P、DIN的时空变化特征、营养程度现状以及本海域的营养盐限制因子.研究表明:PO4-P、DIN含量均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福宁湾海域季度平均E值为1.48,水体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N/P〉16并不是福宁湾海域爆发赤潮的必要条件;福宁湾海域N/P值长期保持较高,秋、冬季N/P值较为稳定;PO4-P为福宁湾海域浮游植物生长营养盐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区域规划中纳污海域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影响海洋污染物变化的海洋学和生态学过程的复杂性,尚没有建立起来计算海洋环境容量的普遍方法。本文运用分区达标控制法对大连市金港区总体规划中纳污海域的COD,无机氮,PO4-P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海洋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分区达标控制法计算结果为21500、2942、126和763 t/a。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连云港市污染物排放量的比较和污染减排任务的要求,选取COD和NH3-N 2种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详细研究连云港市工业行业的COD和NH3-N产、排量,根据数据测算出所占排放量比重,对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品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治理设施大部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法进行有机物治理.总结了连云港市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绮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5):21-23,27
以某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寻求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寻求净收益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约束下的某化工区废水治理费用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以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34-135
介绍了滇池水质状况,对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国际化学危险品的各种分类体系,对比了GHS与TDG、EU_CLP、DOT、WHMIS等对化学危险品的具体分类。有助于GHS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推进GHS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土壤整体质量的生态毒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壤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灌区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 ,矿物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生态毒性试验分别参照国际标准组织 (ISO)和OECD指南 ,进行了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植物试验以小麦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50h ,蚯蚓毒性试验以蚯蚓死亡率、体重增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28d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在145mg/kg~1121mg/kg ,重金属Cd为0.34mg/kg~1.81mg/kg .土壤对植物和蚯蚓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土壤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 .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2.0%至-35.1% ,蚯蚓死亡率为0%~40%.体重增长抑制率由14d的-2.3%~-19.4%在28d增加到-2.1%~10.7% ,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达6.62/100.研究表明 ,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较低 ,但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校试行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04级827人的身高体重指数、分数、耐力指数、握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评价,从而得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地协同管控成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区分类管理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管控制度,生态保护地是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及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地之间的协同管控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地(即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重要生态空间、植被生态、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内容,基于“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省域”的管控梯度差异,评估分析了生态保护地的协同管控成效。结果表明:(1)从重要生态空间协同管控成效来看,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最高、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最低,这与生态保护管控严格程度呈现很好地正相关。但是1980—2015年间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与管控严格程度没有表现出正相关。(2)从植被生态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点,与东部分布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西部分布较多的湿地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特征一致。但是,由于湿地及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较高,且分布在吉林西部草原和平原区的面积比例较高,自然保护地的年际变化较大、且植被覆盖稳定度低于重点生态功能区。(3)从水源涵养功能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特点,与这两个区域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密切相关,也与分布着大面积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地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最高,且年际变化最小、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论给水管材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给水管材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给水管材的发展动向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给水管材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向,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后勤装备防腐涂层加速试验环境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后勤装备服役特点,综合考虑亚热带沿海地区湿热、紫外光照、盐雾等主要腐蚀因素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后勤装备表面涂层的加速试验环境谱,给出了各环境块的具体确定方法,并且提出了建立加速谱与装备实际使用环境的当量加速关系的方法。为后勤装备外露关键部位涂层使用寿命评定、涂层有效性检验和腐蚀修理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