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集中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上。本文首先将城市规划环评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下位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再分别系统论述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和结构,指出当前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建立、内容、实施、总体与下位规划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研究基础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之纲,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环评法的实施,我国已陆续开展了多项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取得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实践经验。本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特点和任务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的重点,并对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实施主体、层次深度、替代方案、承载力评价、景观影响评价、风险评价和跟踪评价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1986年10月,吉林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由市人大九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一年来,吉林市政府在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一、制定年度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及实施计划。吉林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解放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市区内的化工、炼油、冶炼、建材业发展较快。除了城市建设历史遗留的问题外,新兴的工业给城市环境保护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何改变城市环境状况?市政府的领导认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到现在,城市环境建设只进行单一治理已经不行了,而必须综合整治,把城市环境建设的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环境建设和城市  相似文献   

5.
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和矛盾出发,指出了两个规划协调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实际协调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用地规模的确定,建议从两个规划的编制规范、标准、方法、审批、实施、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以保障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GIS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保大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空间化、促使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举措。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我国环境规划制度中的一项尝试,实现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转向前端控制的基础性、空间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本文在分析GIS在环境规划领域的技术优势基础上,提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生态)功能区划、要素空间管控、环境风险防控、产业布局调控五大技术需求。总结GIS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五大技术应用:空间基础数据处理与评价模型应用、标准化制图与空间信息表达、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专业软件数据转换、衔接"多规合一"平台等。最后,提出GIS支持下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等功能模块开发、城环总规信息系统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块开发以及环境详细规划控制图则编制方法等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是中国西部河谷型多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市在区域发展环境、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变革中不断调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阐述了指引兰州市城市发展的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其制定的背景、规划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的可达性分析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可达性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在城市尺度内的研究比较缺乏。探讨了可达性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出了可达性与城市规划结合的新理念;选择势能模型构建可达性分析模型,结合GIS技术中的网络分析、空间插值,评价了城市总体规划对居民可达性的影响。通过规划,居民出行时耗显著减少,居民出行便捷程度全面改善;将可达性理论与GIS技术结合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规划自检的新方法,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博乐市自1992-2006年城市环境噪声状况,对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高度统筹实施综合整治,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与难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基本手段。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上轮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新一轮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简要介绍了规划修编的背景,并对本轮规划修编的网上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回顾和分析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本轮规划修编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强部门协调、促进节约集约、合理增加弹性、提高公众参与等为理念,并就本轮规划的重点与难点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  汪爱元  肖萌芳  彭艺 《环境技术》2005,23(4):22-25,35
XX城市噪声污染控制立足于《XX城市近、中、远期总体规划》和《XX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有利于城市环境噪声的综合整治和科学管理,与城市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结合城市特征和噪声污染现状,提出控制目标、控制方案、可行性分析及保障措施。力求科学、合理、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政策效果的发挥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不仅仅指制度建立之初的设计,还包括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实施评估及其优化调整,本文选择在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一个阶段后,利用逻辑框架法从宏观目标、直接目的、政策产出和政策投入四个层次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而利用成功度评价法,设计生态补偿成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评估出中山市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成功度综合等级为0.866,属完全成功。基于前述研究,提出下一阶段中山市生态补偿政策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主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着手,以佛山市高明西江新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子,制定定性或者定量的指标,构建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为今后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三、排污费的管理及几个关系问题总结各地经验,管理方法要不断改进,主要抓住三个关键,改变三个“不管”,健全三个制度。 (一)要抓住三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部分。不少城市已经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方针,重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抓住环保规划的编制,通过对城市性质、污染状况和规划内容等情况的了解,掌握排污费的使用方向和资金需要总量,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底。第二个关键是工业布局的调整。据了解,各省、市、县均已成立工业调整领导小组,并设有办公机构,对于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与专项环境规划之间存在的问题--重总体规划、轻环境规划;先总体规划、后环境规划.并从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总体规划、切实落实规划环评制度、环境规划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之间的关系:两种规划的核心目的、理论、方法及依据的法律法规都相同或相似,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在于规划的出发点和内容、规划的时间与空间范围、规划用地类型和评价系统等的差异以及其它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协调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其评价指标,并对滨淮县某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可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定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四川环境》2001,20(2):71-73,76
排水制度的选择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求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排水制度的选择应从一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发,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方能得出结论。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佛山市总体规划修编时,通过对本市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水体情况、人文景观、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城市财政能力等情况综合分析研究,确定新区排水制度的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黄本生  王里奥  李晓红 《四川环境》2003,22(3):57-60,6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进行城市流域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综合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清水溪流域为例,在分析流域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城市流域综合整治的措施:沿岸两例污水管网建设、两岸垃圾整治、河道清淤及防洪、两岸绿化带及景点建设、水土保持、水源地涵养区规划与建设等。并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进行分析,对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整治工程建成后清水溪流域接纳的污染物CODcr将削减857lt/a、总磷削减160t/a、SS削减6156t/a;流域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同时将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整治工程是为民造福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够反映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新区高于旧区、中心区高于城市边缘区的集约特性,区域问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巨大,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已建成区土地的挖潜改造上,走内涵集约式发展道路,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