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生活用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是影响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用电的主要因素;家庭对大功率电器的拥有情况在较高的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活用电的水平;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其结论为研究中国居民生活用电特征及电力的开发利用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基尼系数的角度研究中国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的变化特征,依据电力消费在不同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之间的分配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反映电力消费结构对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总体呈不断扩大趋势.②第二产业对电力消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③居民生活用电起着缩小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其中约有1/2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他们消费的商品能源很少,消费的电力仅占世界电力的1%,而大部分能源主要来自人力、畜力、木柴、木炭和动植物废弃物等传统能源。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达3%或以上,因此传统能源的消费量在不断增加。过份依赖传统能源,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生活用能支出的费用增多,占家庭总支出的25%以上;用于搜集薪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方面,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甘肃省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四个影响因素均与电力消费之间呈正相关;2 GDP、工业比重、城市化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增长1%,甘肃电力消费就分别增加0.35%、0.28%、1.37%、0.10%;3城市化对甘肃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最显著,经济增长和工业比重是影响甘肃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未来甘肃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要保证电力需求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应用SFA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地级市的能源效率,应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崔王指数从整体与局部两个层面对辽宁省能源效率的非均衡性和极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应用核密度估计和分层聚类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对辽宁省能源效率演变轨迹进行直观展示。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4年辽宁省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129,表明能源消耗每增长1%,经济产出增长12.9%,中部六个能源大省为0.046,与辽宁省相比高0.083。2辽宁省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由沈阳—大连为轴向东西两侧递减的地带性差异,全省能源效率分布格局相对稳定。3从整体层面而论,辽宁省能源消费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能源空间配置向均衡性方向发展。从局部层面而论,辽宁省各市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不断缩小,能源效率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空间分化现象不明显。4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高能源效率城市比重增大,各市的能源效率在近15年得到大幅度提高,又以能源效率处于中低等层次的城市变化最明显。5各市能源效率依据变化程度可划分为三类:高等层次,包括沈阳、大连和鞍山三市;中等层次,包括抚顺、本溪和丹东等十市;低等层次,只有阜新一市。  相似文献   

6.
居民住户用电消费的回弹效应对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影响,但从居民住户微观调查视角对用电回弹效应进行分析并剖析回弹效应影响因素的文献较为少见。本文基于CGSS数据库1969个居民数据,采用双对数模型测算中国居民用电的回弹效应,并通过分组回归法探讨影响回弹效应的因素。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居民用电消费存在回弹效应(43.51%),表明当用电效率提高时,预期节电量的43.51%将被用电成本降低导致额外增加的电量消费所抵消;②人均收入对居民用电的回弹效应具有显著作用,收入水平与回弹效应呈现倒V型趋势;③性别差异对居民用电的回弹效应存在显著影响,男性消费者的回弹效应明显高于女性。鉴于上述结论,政府在制定居民节能政策时需要重视电力消费的回弹效应,并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和性别差异采取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酒店员工家庭生活特征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家庭生活特征是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不同家庭生活特征的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同住的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更高,需要花更多精力照顾孩子的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非常低,家庭中有人分担家务的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仅围绕工作中的要素很难得到满意的效果,需要重视员工的家庭生活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对中国居民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居民能耗的因素依次为居民居住所在地、家庭规模、年龄结构、家庭支出、建筑面积、家庭收入、每周居住时长和家用电器数量,其余变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研究,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居民节能消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个人排放交易被认为可以促进居民参与碳减排,但是因其减排收益难以覆盖高昂的建立和运行成本,降低了公众接受度。本文提出除了考虑碳减排的收益外,更需要关注个人排放交易机制的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激励以及鼓励创新的价值,并提出可以基于当前国内多地实行的阶梯电价制度,利用电力系统现有的用户网络和账户系统,建立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以降低成本并实现上述价值。在此基础上,就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的配额设定与分配、配额交易以及清缴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绿色电力作为补充电力可以免费获得碳配额以促进绿色消费。同时,比较分析了在居民生活用电交易机制和阶梯电价制度下,不同居民家庭以及电力公司的用电成本(收益),指出了其在形成正确的激励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可以扩展到居民的其他能源消费领域,以实现更为全面的个人排放交易。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家庭结构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结构影响人们的旅游消费,了解家庭结构与旅游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长沙市居民为例,从旅游消费指标和旅游偏好指标两方面比较分析了不同家庭结构群体的旅游行为特征,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群体在出游时段和交通方式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不大;在出游次数、现实旅游花费和年旅游意向花费方面差异明显;在旅游支出比重、出游空间、出游动机、旅游目的地偏好、信息渠道、出游方式等方面呈现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特点、水质水量特征.根据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项目经验,对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分布、设施数量规模、排水标准变化、主要使用的工艺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与6.3亿数量的农村人口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未来促消费、扩内需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通过建立VAR模型,协整检验、脉冲相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消费的长期和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消费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旅游消费对消费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消费虽然有正面影响,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对消费未来的贡献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处于调整发展结构的关键时期,林区家庭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用重点国有林区大规模连续跟踪入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国有林区家庭文化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精神层面是否满足对文化消费具有负向影响,而家庭收入、医疗保障水平对文化消费具有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果,从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转变我国国有林区居民文化消费观念。(2)完善国有林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3)提升文化消费层次,营造文化消费氛围。(4)推进国有林区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368份调查数据,在分析城市居民低碳消费意愿与行为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低碳消费行为与低碳消费意愿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低碳消费意愿受从众心理和生态价值感知的正向影响,却受到年龄的反向影响;低碳消费行为受从众心理的正向影响,却受到年龄和月均收入的反向影响。因此,应着力对低碳消费意愿与行为之间的缺口进行修复;适时打造低碳消费示范区、示范人群,充分发挥低碳消费示范性的辐射作用;加强宣传低碳消费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着力改变年龄较大城市居民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与需求;努力生产更多的低碳型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的购买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为实证,评价该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等典型功能区481个农户家庭样本的耕地功能状况,根据得分情况将农户家庭分成生活主导、经济主导和生态主导三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家庭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偏好。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耕地功能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重点开发区农户家庭的耕地功能以经济和生活为主,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家庭的耕地功能以经济为主,生态功能区农户家庭的耕地功能以生活和生态为主。2三种类型的农户家庭对基本农田保护与相关政策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农田其他功能的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为生活主导农户家庭、生态主导农户家庭和经济主导农户家庭,90%以上农户认可农田保护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较匮乏。3三种类型的农户家庭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偏好存在差异。无经济补偿时,约50%的农户愿意将自家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有补偿时,农户的参与意愿显著提高,参与意愿由强到弱为生活主导农户家庭、生态主导农户家庭和经济主导农户家庭。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100个区(市、县)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和职工人均工资作为测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运用差异系数和极化指数模型对2003—2015年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空间极化演变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生产水平变化大于生活水平变化,生产水平的差异和空间极化呈减小趋势,生活水平的差异和极化呈微弱增大趋势;从分区看,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区内差异,空间极化现象减弱。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社会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夏天,持续的高温笼罩上海,为了确保市民的生活用电和重要产业的生产用电,上海市政府决定关闭黄浦江两岸的灯光,这是黄浦江两岸灯光工程建成以来首次因缺电而关闭。美丽的黄浦江笼罩在黑暗之中,这让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感到十分遗憾。这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显现的一个例子。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浙江、江苏、安徽出现了大面积的拉闸限电,华北、华南、西南、西北的许多地方也都出现了拉闸限电。电力紧缺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然而2005年的夏天,这一状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演越烈。不过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能源研究会等机构近日发布数据称,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8.4亿t标准煤左右,同比仅增长2.3%,增速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2013年能源消费增长3.7%)。在经济增长放缓、能源消费增速下降的格局下,2014年能源消费增速创16年来最低。与此同时,国内电力、煤炭、油气生产和消费量均降至近年最低水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用电总量同比增长3.8%,创下新世纪以来最低增速。2014年国内GDP同比增长7.4%,测算能源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以"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27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以经济增长、电力消费、资本存量和总就业人员数四要素的生产函数,采用基于误差修正的面板协整方法检验电力消费与各区域各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内48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GDP→电力消费单向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电力消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将48国分成南亚、东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和其他国家5个区域分别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内5个区域均存在电力消费→GDP单向因果关系,短期内只有南亚和西亚北非存在GDP→电力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人口重心以及偏移—分享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中地区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各区县人口密度差异显著,整体分布呈中间高、南北低的态势,即位于渭河平原区的区县人口密度较高,其他地区人口相对稀疏;②各地区人口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西安市市辖区周围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而北部、西部和东部的周边区县则存在低低集聚;③关中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状态明显,且人口不均衡指数有不断增大的趋势;④各地区人口偏移增长量差异显著,地区之间的偏移增长量不断增大,人口重心逐步向关中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