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对我国公益林涵养水源的价值进行研究与管理,为森林生态补偿提供依据,运用成本替代法对各省市公益林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核算,收集全国各省市的公益林面积、降雨量、蒸散量和地表径流量等数据,建立了各省市公益林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模型.结果表明,依据不同因子将各省市划分为4类,所建立的核算模型具有统计学和经济学意义.该研究为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功能入手,通过实验得到四川地区不同地貌、不同建成年限、不同工程区域的土壤比重、容重及质量含水率值,计算得到土壤饱和持水量,确定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功能在项目建成5年后基本恢复,且污水池及管道建设对该功能有一定增益作用,最后通过影子工程法得到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补偿价值量。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核算--以海南省2004年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核算国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从实物量与价值量两个层面对海南省环境污染进行核算,从而得到2004年海南省经环境污染调整的绿色GDP值为760.88亿元,绿色GDP指数为98.9%.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是当前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构建了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评估体系,并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等多种方法对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9.38×1011m2,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总计为29566.69亿t,提供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261179.86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27.85元/(m2.a)。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巨大,平衡兼顾其生态效益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皖西大别山区是大别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地,分布其间的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龙河口等6座大型水库是灌区的主要水源。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对维系灌区水源的稳定供给与水库的水质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了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进行了重要性分级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水源涵养林布局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6月24日~25日联合召开了“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两局负责人在会议上指出近期将采取四大措施,积极推动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研究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数据支持和考核基础。这四大措施是:一、建立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理论体系及基本框架;二、开展和建立环境污染物实物量核算;三、开展和初步建立环境损失价值量核算,测算经环境损失调整的GDP,即涉及环境降级成本调整的绿色GDP;四、通过国家和地方试点,总结推广环境核算研究成果。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会上说,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阆中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效益是一种间接的经济利益。本文通过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减免旱涝灾害,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效益评估。将阆中市森林生态效益用货币体现,科学直观地反映了阆中森林生态工程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核算,不能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在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水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利用恢复成本法核算其价值量。结果表明: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Ⅰ类水质占比及水量日趋减少,水质等级降低后主要以Ⅱ类和Ⅲ类水为主;除Ⅱ类水外,其他类型的水质价值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江西省以水资源折旧调整的EDP比GDP平均下降了5.7%,说明以GDP为核心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过高估计了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2011—2014年江西省水资源价值平均损失为当年GDP总量的4.5%以上,说明“十二五”期间江西省经济增长是以消耗水资源换取的。2015年后江西省由水资源价值损失所取得的GDP增长率大幅下降,水资源水质价值量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省在GDP增长的同时存在水资源的正外部性。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江西省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祖山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中的方法,结合本区域的特点,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释放负氧离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游憩六个方面评价其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结果表明:2017年,祖山林场现有林地涵养水源量为1 106.19万t,涵养水源总价值为10 077.4万元;固土量13.53万t,保育土壤总价值为1 605.65万元;吸收CO_2量3.31万t,释放O_2量为8.88万t,固碳释氧价值为12 847.87万元;释放负氧离子个数为11 521.62×10~(19)个,释放负氧离子价值为109.01万元;保护物种多样性价值为5 284.03万元;门票收入为762万元。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双重目标驱动下,拓展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碳汇生态产品的概念内涵,根据功能属性将其划分为生态调节类碳汇生态产品和物质供给类碳汇生态产品,总结了两类产品对应的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耦合互馈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保障建议。研究认为,碳汇生态产品不仅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共同富裕协同实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根据张家口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道路河流、生态环境要素等数据,利用GIS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一级土地生态功能分区以地貌为主导因素进行划分,即坝上高原生态功能区和坝下山间盆地生态功能区。在此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导因素进行二级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即草原与农业生产生态功能区、森林草原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中部城镇生态建设功能区、西部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东部森林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南部森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提出了各个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优化调控的方向,为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谈森林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芬  马青江 《青海环境》2000,10(3):134-13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径流、净化空气、减轻和防治污染等重要作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视角,在分析矿区废弃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问题。结合矿区废弃地的相关特点,对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中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具体指标进行了筛选。通过研究,选出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水土、游憩效益5个具体效益价值计量指标,为今后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多层次、二型Fuzzy综台评判方法,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灌木林和牧坡草地4个不同植被类型进行了森林水文效应的多因子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是该林区涵养水源效应最佳的林型,祁连圆柏林和灌木林次之,牧坡草地不仅蓄水能力差,且有水土流失发生;并提出了各植被类型合理经营的对策,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非货币量核算:理论框架与方法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两个开创性的著作,即Gretchen Daily主编的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一书及同年Robert Costanza在Nature上发表的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引发了关于生态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政策等研究的热潮。中国近几年来也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了一系列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为前提的制度和措施。基于此,本研究首先综述了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剖析了现有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两类方法,即货币量方法和非货币量方法的核心差异点与可能的融合点,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和融合货币量核算方法的非货币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的核算框架,包括:(1)重新分类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直接价值(增加NPP、固碳释氧、增加土壤、补给地下水/涵养水源、提供水源水电和农产品等)、间接价值(净化大气、水、土壤、人畜排泄物和减少水土流失/侵蚀等)和存在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调节径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三大类;(2)确立了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体系;(3)厘清了核算中的加和原则等,以避免重复计算。该理论和方法学是解决现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不足的尝试和完整的方法论构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林业调查统计数据和有关文献资料,利用市场价格法、影子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支出法等对乐山市森林生态系统2004~2012年的实物产品价值、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土壤保持功能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及森林休憩价值进行了分别评估和综合评估。按照各类生态服务功能2004~2012年总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土壤保持价值(56.6%)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2.05%)水源涵养价值(14.22%)实物产品价值(4.34%)森林游憩价值(2.41%)积累营养物质价值(0.39%);2012年乐山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63.61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6.21%。  相似文献   

17.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新一轮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启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5日联合启动新一轮"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绿色经济评价体系研究"。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将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提供决策参考。据介绍,新一轮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将以林地林木价值核算、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森林文化价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环境保护》2001,23(1):1-2
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调节径流、吸收CO2、释放氧气、防风固沙、防尘杀菌、美化环境、旅游健身、防病治病、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的多种重要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雅安市天保和退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类生存哲学的革新,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以截止2005年底雅安市天保和退耕工程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吸收CO2和释放O2、净化空气、娱乐与旅游方面今后每年将产生的生态效益为112.56亿元,表明了实施两大工程后的巨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有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以万源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角度的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和RS)技术,开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等三类生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