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煤炭是我国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能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煤炭的生产、销售却给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与破坏。实现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刻不容缓,但怎样评价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绩效值得思考。对煤炭物流绿色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AHP和FCE方法制定了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某一具体公司进行模型应用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相应措施,以提高该煤炭企业物流的绿色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煤炭物流成本预测是煤炭物流成本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为了克服煤炭物流成本变量体系之间的多重共线问题,增加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精度,将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提出了煤炭物流成本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以鄂尔多斯某煤炭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着全面性和可度量性的原则对变量指标进行选取,并以该公司20组月度物流成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炭物流成本预测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最大误差为2.798%,最小误差仅为1.134%,与实际成本非常接近,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6,(2)
正绿色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实现经济、社会、人口全面可持续发展。瑞典在实现绿色化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成为双赢的典范。瑞典的绿色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是欧洲较先倡导绿色化的国家。从1980年开始,瑞典逐步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目前,其能源结构是水电、核电各占1/3;煤炭、石油、天然气占15%左右;其他是太阳能、沼气等,到2050年逐步放弃使  相似文献   

4.
以煤炭企业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衡记分法建立低碳经济下的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6家煤炭企业供应链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低碳技术投入效果、煤炭营销能力、客户满意指标、企业社会责任等公共因子的比较分析结果,对煤炭企业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便于企业掌握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为“高碳资源低碳利用”,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3,(3):88-88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从培育壮大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经过两次重组而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是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也是省内煤炭大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现有职工13万余人,总  相似文献   

6.
绿色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对绿色化进行测度评价有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绿色化发展。基于绿色化的概念,以中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各省市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绿色财富、绿色压力、绿色治理的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绿色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差异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海南等的绿色化水平处于前列;中国省市的绿色化与经济水平、资源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呈现出沿海—内陆的空间性差异格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利益诉求的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社会资本方与煤炭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其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的相关投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支出、对生产保证金的收取额度和企业实施安全清洁生产所得的收益对其个体利益和矿区整体利益至关重要。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煤炭矿区整体利益相协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国家对环境的严格控制和对绿色经济的追求,煤炭企业同样需要重视节能环保。为了解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生态效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选取我国6家典型的煤炭上市企业,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对其2011—2018年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静态分析可知,6家企业在2011—2018年内均未实现生态效率有效;动态分析可知,2011—2018年6家企业的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神华、冀中、西煤均实现生态效率TFP增长,中煤、平煤及兖煤均实现生态效率TFP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资源流动理论对山东省能源资源的来源、流向及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煤炭在山东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且需求量快速增加;煤炭来源地扩大,输送半径不断扩张;原煤的加工转化率逐步提高,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过分依赖外源性输入对山东省能源系统安全造成了威胁,要解决这些困境,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适当提高原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煤炭企业传统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基本思路。即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中心的小循环生产模式,以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为中心的中循环生产模式和以社会为中心的大循环生产模式,对我国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山东省17地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绿色发展测量指标和极值熵值法,测算城市群绿色化指数,并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化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城市间绿色发展指数截面差异明显;经济山和生态山子系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序动态演变特征;2017年子系统绿色化水平的演变轨迹与2008年差异明显;经济增长、城镇化、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工业化和资源消耗抑制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2015年3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 。本文在分析绿色化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应以绿色发展或绿色化为统领,加强概念集成,以利于公众理解和地方实施。建议绿色化要落实到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提出工业绿色化要注重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的有机衔接,城镇化过程中绿色化应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和交通节能减排、促进域平衡发展等方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化要注重从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和废物排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最后从政策措施、信息技术革命、法规制度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绿色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16,(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发展理念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以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理念谋划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事实表明,近年来,国际石油需求疲软,供应宽松,价格低位运行,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全球能源从煤炭和石油向清洁低碳能源转变,供应和消费结构都出现了重大变化,新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突破,发展绿色能源成为全球共识。特别是伴随着国际能源发展和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形势,能源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因此,确立以供应安全、价格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能源安全观,以创建现代能源安全体系,提高我国能源供应能力、需求调控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和国际市场影响能力应成为着力点,确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产结构演变是否体现有序性,这种有序性能否给企业带来正效应,是本研究的目的。以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为例,收集煤炭上市公司1998—2017年20年数据,采用熵值法计算熵值。结果表明:1998—2017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占资产总额主体地位的流动资产占比和固定资产占比呈下降趋势,但熵值充分体现了资产结构演变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演变提升了企业经营资产收入率,推进了企业创利水平不断上升,伴生了煤炭企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企业未来应在资产结构有序演变及其效应上把控经营资产发展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11,(9):105
山东省七五生建煤矿建于1975年,是一座以煤炭生产为主,煤炭洗选、矿用材料、LED光电系列产品生产为辅的综合性煤炭企业。多年来,煤矿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坚持"发展第一、环保先行"的原则。该矿荣获"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国家煤炭工业先进煤矿"、"国家行业一级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6.
在Kaya公式的基础上对环渤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并对各省市碳排放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碳排放量大致呈现持续均匀的增长趋势。其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5个因素影响。各省市碳排放量均呈加速增长趋势,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结合研究结果,从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绿色能源、宣传低碳观念角度提出了相关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3)
正在资源和环境制约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韩国是20国集团成员之一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韩国把绿色化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点,先后出台了《国家能源基本计划》(2008年8月)、《绿色能源发展战略》(2008年9月)、《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计划》(2009年7月)和《绿色增长基本法》(2010年4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由资源效率指标和环境效率指标共同构成的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方法分别测算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产业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总体偏低,资源效率是制约煤炭产业生态发展的主要因素;研发投入强度、利用外资水平和所有制结构对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外部监督与生态效率呈现负相关,能源消费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物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构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建立循环物流系统是发展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的必要性;结合循环经济理论、现代物流理论,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体系结构。最后提出大力利用第三方物流构建在循环经济下的标准化、绿色化、高技术的物流作业。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消费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巨大,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关系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通过选取京津冀2000—2014年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建立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京津冀能源消费总量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作用,电力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而煤炭、石油具有反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改善区域能源供给方面采用适度提高能源总量,减少煤炭等重污染能源比重的政策措施,以有效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