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纺织服装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纺织品的年废弃量超过2 600万t,未妥善处置会造成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家十分重视废旧纺织品绿色循环体系的建立,已形成多种回收利用途径并实现了产业化。涤纶在化纤中占比最大,发展废旧涤纶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对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尤为重要。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有物理回收、化学回收、生物回收和物理化学回收等。综述了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技术,并介绍了企业实际案例,期望为建立绿色健全的废旧纺织品循环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家中淘汰的各类废旧纺织品的产生量快速增加。废旧纺织品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复杂性影响了回收后的资源化利用。废旧纺织品分类回收和再生纤维加工,提高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水平,有助于弥补我国纺织原材料供给不足,实现织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我国急需发展的一项环保节能事业。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回收再利用技术方面,应当制定合理且经济的技术路线;第二是社会大众方面,应当提高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接受度,第三是行业和企业方面,应当不断完善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循环系统;第四是政府方面,应当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行业实行鼓励、指导和监督"三管齐下"的各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事业长效发展,取得可观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生活,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分析了目前国内废旧衣物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利用的法律保障机制;介绍了废旧衣物回收后纤维类材料再利用的方法,以及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运作模式;简述了国际化战略是考证企业软实力的理由;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的可资借鉴的智库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纺织标准网中与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关键词的检索,获得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42项。通过梳理,分析现有标准体系构成、现状及特征,从回收、分拣、消毒和再生利用4个环节,提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近日在北京发布。在全面深度梳理比较国内外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该项目提出了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的重点任务,明确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介绍,为促进我国化纤再生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全面升级,中国工程院于2017年设立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由纺织领域院士牵头,依托东华大学,并邀请相关高校院所、代表性企业的专家等40余人参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结合我国目前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行业的现状,简述了废旧衣物回收筛选再利用有利于减少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的理由;分析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的几方面原因;论述了旧衣物筛选再利用的可行性;探索性地提出废旧衣物回收捐赠的商业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8年欧盟新修订的《废弃物框架指令(EU)2018/851》增加了建立废旧纺织品分类回收体系、再使用和再利用率目标.2020年欧盟出台的《生活垃圾单独(分类)回收指南》对废旧纺织品单独(分类)回收范围界定,并规定回收后的废旧纺织品,应先分拣出再使用和再利用,之后方可作为垃圾处理.未来欧盟将加大本土废旧纺织品分拣、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旧纺织品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再生纤维循环之旅"之——"衣衣不舍"废纺回收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旧纺织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慧婷表示:"本次活动秉承中宣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从教育入手,从学生抓起,通过一系列活泼生动的内容,向学生宣传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绿色循环之旅,收  相似文献   

10.
全球第三大快时尚品牌优衣库,自2006年以来,通过"全商品循环再利用活动"回收自有品牌旧衣回收再利用,效果显著,实现了自有品牌服装从生产—销售—消费—回收—再利用的闭环循环再利用体系,值得国内品牌服装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被丢弃的纺织品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被掩埋或焚烧,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阐述了国内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现状,综述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4种回收方法,即能量回收、物理回收、机械回收、化学回收。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聚合物纤维,如聚酯、聚氨酯、棉纤维的回收方法,并对我国废旧纺织品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可以分为物理再利用、化学再利用、机械再利用和热能再利用,各种再利用方式各有优缺点。化学再利用法虽然不降低纤维质量,可以多次循环利用,但对于废旧纺织品有严苛的要求,并且成本较高,流程复杂;其他3种再利用法,适用的纤维广泛,成本较低,技术相对简单,但物理法使得纤维质量变差,价值降低,无法多次循环利用;机械法有可能造成原料浪费,热能法则可能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安徽广德天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物理法再利用废旧纺织品的典型企业,公司利用开松后的长纤维,生产汽车、空调隔音、隔热材料,而把原来丢弃的短纤维和杂质用于生产物流托盘,使得废旧纺织品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其中,重点提出了要深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该模块中部分内容如下。(五)深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大力推动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城市矿产"开发、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发展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行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通过对"旧衣物回收箱"、"分拣"、"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及"废纺再生产品"等名词进行"高级查询"和"公告公布查询"检索相关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数量,获得目前我国废旧纺品回收利用企业专利授权现状公开数据,之后对检索结果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废旧纺织品回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在天津范围开展的问卷调查,综述天津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初步构想并建立"政府帮扶—多方合作—全民参与"的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将废旧纺织品回收过程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5日,纺织服装全球回收标准(GRS)3.0版颁布,纺织服装全球回收标准最初是由荷兰管制联盟制定,于2008年11月起实施,针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后,再生纤维使用所建立的第三方认证标准。2011年1月,荷兰管制联盟将纺织服装全球回收标准的版权,转让给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纺织交易所。截止2014年5月,仍在GRS认证有效期的,获得GRS认证的全球纺织企业有206家。  相似文献   

17.
研究提出欧洲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二手服装、综合利用等基本情况;归纳总结了欧洲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第三方组织保障、专项经费支持、二手服装利用为主和大众较强的环保观念;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方向,未来要从加快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法制化进程,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与落实,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推行废旧纺织品分级利用,分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持续宣传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意义和理念,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英国制定了包装管理法规,提出了国家回收目标和公司回收目标。英国包装废物的总体回收率和再生利用率逐年提高,通过良好的环保理念、宣传措施、经济措施和建立回收体系,实现提高全社会参与包装废物回收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针对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剖析了现有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存在的弊端,在解读现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原有体系的设想,即充分认识电信企业"管家式"运营特点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电信企业介入的回收再利用模式是政府、企业与社会多赢的模式,在当前可通过签订环境合同,实现政府与电信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研究提出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及典型模式,主要有衣物回收箱模式、民间自发回收模式、企业自主回收模式和以衣换物模式等;分析归纳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基本情况,涵盖棉、毛、混纺、边角料等类型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总结了废旧纺织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工作进展和成效,突出技术创新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未来要从开发先进技术、培育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扶持、拓展利用渠道、建设回收体系、建立行业标准、探索二手市场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