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陈海鹏  李小华 《安全》2015,36(10):12-13
为了减少雷电危害,国家制定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诸如《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等。这些标准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并未得到很好地落实。通过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一起案例,对原油生产站库雷击风险进行分析,并总结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雷击一般分为直接雷击、感受雷击、引入雷击和跨步电压等四种. (1)直接雷击:直接雷击是雷害中最严重的一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中,雷电流沿着建筑物里最容易流过的道路流入大地,雷电流通过建筑物时,往往能融化金属,劈裂木材,震烈砖石,引起燃烧爆炸,以至于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3.
介绍几种新型防雷装置吕世侠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自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后,200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国使用,对防止雷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避雷针能使雷云向其放电,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保护建筑物不受损害。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有...  相似文献   

4.
在雷电频发季节,常会发生由于古击导致损坏建筑物、劈裂树木、击毙人畜等事故,甚至引起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必须提高对雷击起火严重性的认识,做好防雷避雷工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对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即首先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然后再根据其评估指标采取相应防雷措施或步骤.对完成雷电防护试验系统进行第2次雷击风险评估.通过现场研究和实践,其雷电防护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安全知识     
什么叫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建筑物防雷设施缺少…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雷雨季节是雷电高峰期.雷电不仅会击毙人畜,劈裂树木电杆,破坏建筑物和工农业设施,还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雷电火灾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每个闪电的强度可以高达10亿伏,一个中等程度的雷电功率有10万千伏,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因此,预防雷电火灾,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击灾害对某化学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2010)中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方案,供化工行业的单位在预防雷击灾害和安全生产方面作为参考.某化学公司建设项目的生产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存在多种对环境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份,若该项目防雷防静电措施达不到防护等级要求,一旦遭受雷击,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事故.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目的是分析建设项目遭受雷击损害的可能性,计算雷击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并与风险允许值比较,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防雷措施,以及防雷措施应达到的防护等级,提出科学、经济、符合项目特性的防雷措施,以降低雷击风险,使雷击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生命及财产的防雷安全.  相似文献   

9.
赵莲清 《安全》2002,23(3):39-40
为了保护建筑物或构筑物免受直接雷击,通常采用装设接闪器(即避雷针或避雷线等)的措施.接闪器高于被保护物体,将雷电引向自身,并通过接地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得到保护.近几年,国外一些防雷设计机构对于传统的接闪器的引雷原理和保护范围进行了新的研究,并设计了引雷效果更好、保护范围更大的新型接闪器.下面介绍这类接闪器的防雷原理、工作特性及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雷电天气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雷击伤亡,保障生命安全呢?据专家介绍,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旷野,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也时有发生。那么,怎样防范雷击的伤害呢?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应注意以下4点:1.不能停留在楼(屋)顶。1996年8月8日下午4时,广东河源市孙某16岁的儿子在家看电视,因电视接收天线有故障,便跑到楼顶摆弄天线,一声雷响,不幸身亡。这是因为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驾校考试手段的变化,大量电子、通信设备应用于考场,其雷击风险越来越高。做好驾校考场的雷电综合防护工程对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项目的防雷工程进行剖析,指出驾校雷电防护要点,就如何做好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采用避雷线进行直击雷防护,并运用接地、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进行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该工程经过5年夏季雷暴季节的考验,没有因雷击造成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分析了通信设备遭受雷击的各种原因,探讨了避免雷电损害的途径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雷电是自然界最大的一种破坏力量,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十分严重。而福州市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是雷电高发区,年平均雷暴日达53天,根据2005年度收集到的部分雷灾统计,仅福州市就发生雷电灾害43起,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几百万元。因此雷电的预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强烈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类防雷技术规范是减轻或避免雷电灾害的重要环节,目前市内的各类新建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都采取了严格的防雷措施,而煤气管道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并且材料一般都是采用钢管,钢管是金属导体,会形成电气通路,会引发雷电…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雷雨季节是雷电高峰期。雷电不仅会击毙人畜,劈裂树木电杆,破坏建筑物和工农业设施,还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雷电火灾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  相似文献   

15.
通信铁塔影响建筑物防雷安全计算公式之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个发生过严重雷灾事故的屋顶通信铁塔为例,分别利用国际电信联盟ITU-K56《无线通讯基站的雷电防护》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防雷手册》中的公式计算出建筑物安装了通信铁塔后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并将之与未安装通信铁塔时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对比,两者的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基于雷击条件相似原则,参照移动公司通信铁塔每年遭受雷击次数的实际统计数据,对这两个计算公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CCITT《防雷手册》中的计算公式更具合理性,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计算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铁塔对所在区域的建筑物及电子电气设备的防雷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韦丹 《安防科技》2007,(3):16-18
通过阐述高层建筑物遭雷击时雷电流产生的感应电场和磁场的计算方法和图形示例,从而说明了高层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防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近50年的气候资料,结合当地的人口数据对北京市的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区划分析,发现北京市的雷电灾害与雷击次数、下垫面的人口密度及建筑物等有密切的关系,雷电灾害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雷电是大气中十分壮观的超长距离放电过程,通常伴随着强对流天气而发生。其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强烈的电磁辐射以及猛烈的冲击波等物理效应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造成人员伤亡或物体受损。根据全球雷电的卫星观测结果估计:全球每秒钟约有46次雷电发生,而我国每一分钟发生70余次雷电。鉴于雷击灾害范围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危害又大,联合国有关部门已把它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击除每年造成我国上千人伤亡外,还导致民用电器损坏,森林发生大火,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遭到破坏,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目前,国内有关监管部门已经把防雷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来抓。白山市安监局与气象局在联合执法减灾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执法中也发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张鹏  林建民 《安防科技》2006,(9):19-20,22
经对水库建筑物、电子电气系统的设备构成、布线方式、防雷措施、环境状况、落雷情况等综合调查,分析该区域电子电气设备雷击的原因,通过理论计算,提出综合雷电防护设计方案,以达到水库电子电气系统安全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雷击电磁环境,使用有关规范提供的电磁评估方法对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雷击电磁屏蔽自然效能进行评估,得出直接雷击和近旁雷击建筑物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结果,也为电子信息设备雷灾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