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3):225-225
欧洲委员会(EC)已提出一项战略建议,其主题战略是保证到2021年,所有欧洲海域从环境要求来说都是合格的,健康的。EC环境委员S.戴麦斯说:欧洲海域已对欧盟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繁荣作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受到破坏,需要欧洲统一行动,确保海域的安全、清  相似文献   

2.
为判断水环境质量改善"拐点"的发生时点,为中国水环境战略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法和国内外对比法,分析中国水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讨论中国水环境保护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中国水环境状况已处于转折期,应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制定包括水资源量维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3个方面的水环境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质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生态环境退化和海平面上升,已构成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建立适应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政策和运行机制,采取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策略,可完全达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并有效实现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协调及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生态足迹指标,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框架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四川省2010—2019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四川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W”型变化,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在时间上呈波动变化,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呈西高东低分布。综合评价中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分别呈下降、上升、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指数在2015年最低(0.109 6),2019年最高(0.212 1)。研究显示,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有所改善,仍需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用水账户的用水效率,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用水短缺是制约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评估基于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约束的水生态承载力变化对支撑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和驱动力模型,对流域1999年到2014年水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了评估,并识别了主要驱动力及其贡献。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的水生态承载力以2009年为界发生突变,前期呈现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与水污染的阻滞效应大致相当;随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与水环境改善是导致上升的主要原因。人口因子是水生态承载力的负向驱动力,经济增长因子为水生态承载力的正向驱动因子。控制流域的人口增长,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对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具有集聚性,不同省份...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关系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本书根据这个宗旨由杭州大学生物系诸葛阳教授编著。内容分十二章,即生态学概述;生物与环境关系;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森林的生态效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海岛的生态特点和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与防治原则;有害动物的综合防治;环境管理的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动阶段(1978-1988)、推进阶段(1989-1995)、发展阶段(1996-2002)和深化阶段(2003-2007)年,特别是2003年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浙江省立足实际,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勇于开拓,重于实际,敢于较真,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上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世界科学家和各国政府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战略.目前不论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即生产生活的污水和对自然资源(土壤、水资源、矿藏、动植物)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生态破坏.这两类环境问题互相影响形成复合效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经济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创造了价值前提;正在兴起的知识经济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定,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着经济和观念的双重支持。倡导坚持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内河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内河原有的水文、生态节律都受到很大的扰动。针对胶州市水资源量相对有限、水环境质量较差的现状,以河道生态需水量理论为指导,以期通过实施科学的生态补水,逐步恢复城市内河的生态功能与城市景观功能。结果表明,胶州市城市内河以景观功能为主,经测算其生态需水量为36 486.9m3/d,而根据胶州市的相关发展规划,其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能力为5万m3/d,可以满足生态补水工程的需求;根据生态补水工程实施后的污染物入河情况预测,实施生态补水后,胶州市城市内河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基本可消除水体黑臭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从能值来源结构、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侧面,对中国沿海地区11个省市1995年和2009年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1995年相比,2009年沿海地区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实现了飞速发展,但生态子系统所承受的资源环境压力急剧上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在有序协调机制不断恶化,导致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整体竞争实力及发展潜力有所萎缩。针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缺陷和问题,建议:(1)沿海地区应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致力于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规模,加快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高效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加外界能值利用量,加强原材料、资金和劳动力等能值流的引入,缓解当地生态子系统资源供给和环境纳污压力。(2)重视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生态效益,保持沿海地区经济子系统结构有序和规模适当,合理划分生态经济功能区域,科学调整人口的空间布局,减轻经济、人口日益密集造成的生态负荷。修复已受损生态系统,增强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在有序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水和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淡水则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地球上有70.8%的表面为海洋所覆盖,海洋容水量达13.4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6.5%,而淡水储量只占2.53%,再减去南极,北极的淡水(1.74%),只有0.8%的淡  相似文献   

14.
印尼总统苏哈托下令禁止人们在苏门答腊西海岸边的一块生态敏感区——曼他威群岛对热带雨林进行砍伐.对此,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AAZPA)的巴特勒主任高度赞扬苏哈托总统不顾该群岛发展需求的强大压力而亲自介入该群岛的雨林保护.他还例举了印尼保护生态的其他业绩:扩大了其他生态保护区,对保护诸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实,对人口密集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对城市水资源要实行“保护与开源节流”并重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以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已有相关研究的指标体系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构建原则、分类框架、指标选取方法和标准确定方法。根据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压力-状态-响应(PSR)为指标体系分类框架,采用频数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已有研究中常用的、与水生态承载力密切相关的指标筛选出来,构建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58个指标,其中核心指标19个,备选指标39个。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选取适当的核心指标对渭河陕西段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计算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和承载指数,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水环境系统压力较大,状态最差,响应程度较高,水环境严重超载。  相似文献   

17.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是促进山西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汾河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利用DPSIR-TOPSIS模型对汾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汾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实现了阶段性增长,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水平水资源保护的协同推进促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平稳上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轻、中、高敏感区占汾河流域的79.51%,极敏感区占区域的14.45%,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的重要考量。本研究对汾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敏感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估,为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82~1989年对山东各地实地考察和监测获得的资料,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了山东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质量状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今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研究确定了山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步骤及重点,提出了今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城镇体系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整体方向,用生态理念指导这一体系建设,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并建立合理的城镇生态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空间整合;(2)加强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3)科学规划城镇生态经济建设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4)城镇体系通过人口的合理集聚,推动城市化进程;(5)建设生态型城镇。文中以江苏省涟水县为研究案例,运用生态学原理探讨城镇体系规划中需要解决的生态建设问题及对策,提出城镇体系生态建设目标、生态空间布局、生态服务体系规划等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方典型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引起水体水质恶化问题,因地制宜开发了基于给水污泥基质填料的山塘湿地生态治理技术,形成适于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的强化化粪池—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生物塘三级处理新工艺,并进行工程示范。现场试验表明,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5.66%、87.02%、36.77%、91.62%,新工艺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综合经济分析,该工艺运行费用约为0.059 5万元/a,单位污水综合处理成本为0.4元/t,具有经济性、环境友好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