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和耦合程度的提高,基于还原论思想的因果失效律不足以解释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致因,因此必须采用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事故分析方法.本文在评述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后,给出了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五类致因因素及其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并构建了基于致因因子风险状态的风险熵函数,分析了风险熵的涌现过程,同时在构建复杂系统事故致因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形式化地描述了风险熵在事故致因网络上的动力学传播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系统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塔吊事故致因及其相互作用,采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关联规则挖掘和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塔吊事故致因进行定性分类和定量分析。首先,收集241份塔吊事故调查报告,并根据塔吊事故特点调整HFACS模型框架,以此确定46个影响塔吊事故发生的因素,再运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挖掘事故致因之间的关联性;然后,结合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构建塔吊事故致因动态关联网络,并综合探究塔吊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员岗位与能力不匹配、监管人员未按要求进行安全检查、部分岗位人员配备不齐等是造成塔吊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改进后的方法实现了人为因素的量化分析,可为预防塔吊事故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燃气事故致因模型忽视安全信息重要性的缺陷,先利用SIF事故致因模型整合城市燃气运营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信息链,剖析复杂燃气系统中的安全信息流,并以此为框架识别和筛选城市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方法定量分析燃气爆炸事故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辨识关键性影响因素;最后选取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作为分析案例,利用SIF事故致因模型与DEMATEL方法对该起城市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该事故致因模型有3个层级、6个责任主体和16项影响因素,其中5项影响因素是该城市燃气爆炸事故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保证必要安全信息充分、防范安全欺骗行为、预防安全信息链失效是保障城市燃气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安全作为旅游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已经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在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改进的旅游安全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旅游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结构。该模型综合考虑影响旅游安全的人因因素、物因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为下一步进行旅游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5.
为摆脱物理模型的局限,从事故系统动态演化角度来揭示复杂系统一般性事故规律,构建了事故网络风险传递动力学模型,重点考虑节点免疫力、蔓延机制及内部随机噪声对传递过程的影响,并基于重构的事故网络,采用Arena软件对节点风险免疫力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本质致因层、过渡致因层和近邻致因层不同节点免疫力对事故网络风险传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质致因层和近邻致因层的节点免疫力是影响事故网络风险传递行为的敏感参数,在进行复杂系统事故预防时,应给予上述致因层较高的免疫力等级。  相似文献   

6.
重大事故的发生有着多重的致因因素,目前国内流行的事故调查与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或者组织内部的人因与管理失误,缺乏对事故社会原因的分析与探讨。将国际上流行的事故致因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周易相结合,提出了重大事故根源分析的"周易社会层级模型"假设,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致因调查与根源分析划分为六个社会层级因素与防护屏障,包括直接原因(危险监控层)、间接原因(作业控制层)、系统原因(管理体系层)以及社会原因(公司治理层、标准规范层和法律法规层),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周易社会层级模型的重大事故根源分析工具。通过该模型在重大事故调查与根源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分析时间事件链中每个关键事件或状态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系统原因,还能找到公司治理、标准规范和法律规范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可为重大事故的调查与根源分析提供参考思路、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量释放理论和致损物/受损物的概念,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机理,提出了能阻、能流和受损物的损伤系数的概念,以此构建了基于能流的损伤模型和复杂公共场所事故损伤的能流网络模型,并以西安火车站候车厅发生火灾事故为案例,通过对构建的火灾事故致损能流网络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该研究可为实现公共安全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地铁深基坑复杂系统事故致因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地铁深基坑施工的特点,分析出地铁深基坑施工的复杂性,找出影响地铁深基坑施工事故的43个因素;通过专家打分,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并运用DEMATEL方法构建了地铁深基坑施工事故致因网络模型,归纳出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基础因素层、中间致因层和近邻事故层,提取了导致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并分析了地铁深基坑施工致因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对于改善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水平、降低深基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出发.探讨了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因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的个人因素对于潜在危险的感知认识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工作行为的安全程度;讨论了以控制导致事故发生的个人因素为出发点.用以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提出在现代安全科学领域中,不仅要解决职工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更要强调职工个人的社会性,在工作之中的成就感,被尊重的程度.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激励职工、加强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常用伤亡事故致因理论的批判和吸收,提出一种新的伤亡事故致因理论--金字塔模型,这种致因理论不但可以形象表明事故的致因原理,还着重体现了环境和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模型应该是动态的、分层次的、多属性的,这样才能给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层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推动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本文在已有的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测试过程进行系统开发,最后以某届毕业生的评测过程为例,以验证评价模型和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生态模型的概念、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富营养化湖泊典型生态模型,包括磷与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模型以及生态动力学模型,简要介绍了我国已的湖库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型研究质量评价的SWAT模型参数取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易  秦成新  杜鹏飞  孙傅 《环境科学》2021,42(6):2769-2777
SWAT模型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域水环境模型之一.由于该模型拥有分布式参数并且基于美国环境特征建立,确定合理的和符合我国流域环境特征的参数取值是模型应用中的关键工作.有研究通过总结现有报告的参数取值,为模型本地化应用提供参数取值参考,但这些研究忽略了其中SWAT模型研究质量之间的差异,也未考虑参数取值的非均匀性以及极端值的影响,因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不佳.建立了综合考虑模型建立、参数率定和验证、模拟效果的SWAT模型研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015~2017年发表的428篇SWAT模型研究文献开展定量评价并筛选高可信度文献.基于高可信度文献报告的SWAT模型参数取值,分析了15个涉及水文、泥沙和水质过程模拟的参数取值特征,包括参数取值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差异,以及参数率定值与默认值的偏差等.研究表明,在筛选得到的129篇高可信度文献中,SWAT模型应用整体上更加规范,且具有较好的区域代表性;15个模型参数在我国流域的取值分布具有正偏态、负偏态等不同特征,其中4个参数在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取值分布存在显著差异,12个参数在我国流域的取值明显偏离默认值.基于模型参数取值特征,以置信区间的形式给出了SWAT模型在我国本地化应用的参数取值建议,并针对不同数据条件下的模型应用提出了参数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14.
空气质量模型是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反应机理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研究简述了空气质量模型在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并且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尺度空气质量模型(GIS、AERMOD、CALPUFF、NJU-CAQPS及Model3-CMAQ)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特征。通过对大气总量控制模型的研究讨论了区域大气总量的控制方法,分别对大气总量预算中的测算方法进行研究,并展望了空气质量模型和大气总量控制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法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国际水质协会(IAWQ)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2号模型(ASM2)、3号模型(ASM3)的组分、特点和缺陷,论述了活性污泥模型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活性污泥模型研究、应用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A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aluation of traffic emissions in metropolitan areas based on sparse measurements. All traffic data available are fully employed and the pollutant emissions are determined with the highest precision possible. The main roads are regarded as line sources of constant traffic parameters in the time interval considered. The method is flexible and allows for the estimation of distributed small traffic sources (non-line/area sources). The emissions from the latter are assumed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 local population density as well as to the traffic density leading to local main arteries. The contribution of moving vehicles to air pollution in the Greater Athens Area for the period 1986–1988 is analyzed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Emissions and other related parameters are evaluated. Emissions from area sources were found to have a noticeable share of the overall ai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7.
何利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160-163
在环境经济系统中,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驱动要素,是经济活动的自然基础。本研究以河南区域的资源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1978年-2010年样本区间内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耗总量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等计量经济统计模型,研究河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能耗生产总量与能源消耗总量在时序维度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性关系,揭示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存在的关系,探寻能源与经济的作用关系。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在河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费总量是能源生产总量的Granger原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供给的长期依赖关系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AERMOD大气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ERMOD模型是美国环保局和美国气象学会联合开发的一种大气扩散模型,它采用了最新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理论,替代ISC(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模型成为美国的新一代法规模型,该模型已被列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推荐模型之一。国内外针对该模型开展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AERMOD模型与其它大气扩散模型的对比研究和评价;AERMOD模型运行所需气象数据的模拟以及AERMOD模型在某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AERMOD模型较我国旧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推荐模型更能反映污染物的实际扩散规律,但由于目前该模型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不算广泛,而且该模型本身也一直在不断完善当中,因此,为验证它的可靠性、合理性及实用性并确定其预报准确率,建议在该模型推广应用到一个新的地区或城市之前应当经过模型评估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介绍MAGIC模型及其在预测土壤和地表水酸化趋势及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中的应用,提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0.
高压输气管道小孔与大孔泄漏模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计算输气管道泄漏率的大孔模型和小孔模型的特点和差异,研究了两个模型的适用范围,得出在工程计算中应以泄漏孔的孔径与管径的比值(d/D)大小作为模型应用的条件,即:当d/D≤0.2时,使用小孔泄漏模型计算泄漏率简单、准确;当d/D>0.2时,则采用大孔泄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