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PA/ZnFe2O4-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马拉硫磷的可见光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轶茹 《四川环境》2009,28(3):14-18
以纳米TiO2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HPA/ZnFe2O4-TiO2光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EM和UV-vis DRS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样品均为锐钛矿相且ZnFe2O4很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HPA/ZnFe2O4-TiO2光催化荆的平均粒径为10nm且在380-670nm均有强的光响应;反应最佳的HPA浓度为O.08molfL,最佳的ZnFe2O4负载量为1%。考察了HPA溶液初始浓度、ZnFe2O4负载量、溶液初始pH值、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溶液初始pH=13,H2O2=6mmol/L,催化剂用量为2g/L的最优条件下,光照反应进行100min后,马拉硫磷的降解率可达87%;重复4次后马拉硫磷的降解率仍可以达到67%。  相似文献   

2.
通过简易水热法结合沉积法制备了磁性Ag_3PO_4/CuO/CuFe_2O_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EDS、FESEM及UV-vis DRS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对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染料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照90 min后,磁性Ag_3PO_4/CuO/CuFe_2O_4纳米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率高达89%,高于CuO/CuFe_2O_4及Ag_3PO_4对MB的去除。捕获实验证实在Ag_3PO_4/CuO/CuFe_2O_4光催化系统中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导致MB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利用外加磁场可将催化剂回收再利用,经过三次循环降解后,磁性复合材料对MB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3.
氧化铜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胜敏 《四川环境》2012,31(2):22-24
以硫酸铜为铜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体系,通过一步沉淀制备得到氧化铜晶体。并以紫外光照时间、pH值、亚甲基蓝浓度为基础,研究了氧化铜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紫外光照120min,pH值为9时亚甲基蓝降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Fe2O3共掺杂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XRD、荧光光谱(F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显示催化剂以锐钛矿存在的纳米颗粒,硒显示了颗粒的光谱特征,DRS显示掺杂B能极大提高催化剂可见光响应。以2,4-二氯苯酚(DCP)为降解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分别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B能使吸收光谱红移至可见光区,而进一步掺杂Fe203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光化学氧化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红  杨勇  季民 《四川环境》2006,25(1):11-13
本试验采用UV/H2O2光氧化法处理含有较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模拟废水,研究了H2O2投加量、pH值、光照时间、紫外灯光强对LAS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艳红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进  储伟  王斌  陈勇 《四川环境》2002,21(4):31-33,37
本文研究了以沉淀法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紫外杀菌灯为光源,对阳离子艳红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本系统对阳离子艳红染料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浓度为10mg/L的阳离子艳红染料经过30min的处理,其降解率>88%,此外,还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距离和液层高度等因素对光降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类芬顿(Fenton)催化剂铁酸锰(Mn Fe2O4)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此类Fenton法对难降解偶氮染料直接黑38(DB-38)的降解效果,并对反应动力学及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可能产生的活性物质和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的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直接黑38(20mg/L)可以被快速、有效的降解,5min后可达到90%的降解率和62%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36 min-1。羟基自由基(·OH)是最主要的活性基团,偶氮键被·OH攻击后,中间产物逐渐分解,成为更易挥发的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Mn Fe2O4是一种有效的类Fenton试剂,在废水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吉林油田针对致密油藏的储层特点,通过TY纳米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发生乳化降黏作用,提高原油的流动性,降低乳化堵的风险。TY纳米表面活性剂分子尺寸小,在油藏环境下可降解,界面张力低,乳化粒径小(50~100 nm),乳化后60~120 min析水率大于90%,岩心驱替驱油效率达到39.7%。先导试验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大于1.5,经济效益较好,为致密油藏后续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TiO2为催化剂,对有机颜料艳红RGS母液进行了一系列光催化降解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初始浓度、不同光源和照射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相对初始浓度为0.2、pH<8、催化剂用量为1g/L时,以紫外灯(254nm)为光源,反应120 min,脱色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油水自组装法在多孔氮化硼(BN)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效应的Ag@AgCl纳米颗粒,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Ag@AgCl/BN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等对其晶型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亚甲基蓝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AgCl/BN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活性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吸附平衡后经80min模拟可见光照射,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3%,高活性归因于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同时利用淬灭实验探讨了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水热法制备CeO_2载体,以醇热还原法将贵金属-非贵金属纳米合金颗粒负载于CeO_2载体上,获得贵金属-非贵金属纳米合金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彻底分解成H_2O和CO_2,除醛效率可以达到99%,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选取聚丙烯工业吸油棉为固定化生物载体材料,通过开展材料改性及固定化工艺优化研究,制备出适用于溢油污染海岸线环境的固定化高效石油降解生物制剂。结果表明:优选0.2mol/L NaOH溶液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改性液,改性前后比表面积由33.120m~2/g增至189.621m~2/g,平均孔径由16.997nm增至36.810nm;明确最优固定化参数:固定化初始pH值7~8、固定化初始温度28~32℃、载体投加量2.00~2.50g/L;固定化高效石油降解生物制剂TPHs降解率均高于游离菌群和未改性载体材料,环境耐受性及原油降解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电气石微球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电气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对微球负载TiO_2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6种邻苯二甲酸酯为降解对象,考察了热处理温度、辐射强度对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TiO_2以纳米颗粒的形式牢固负载在电气石微球表面;以天然电气石微球为载体所制得的TiO_2光催化剂对于6种邻苯二甲酸酯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中悬浮颗粒粒径的常用检测方法——可见光显微镜法及计数器法。讨论了悬浮颗粒粒径指标的几种表示方法,即颗粒数百分数法、绝对粒子数量法及体积百分数法以及在制定注水中悬浮颗粒粒径指标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三氧化钨/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模拟降解印染废水(罗丹明B溶液)考察其光催化反应活性。通过调整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石墨烯掺杂量等参数,结果发现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2h时,三氧化钨/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活性最好,在光照2h后废水降解率可以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协同降解深层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污染,从现场油泥中分别筛选出高效降解菌铜绿假单胞和无色杆菌,对其独立使用和复配时对原油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复合菌体系加量、含水率、土壤含油量、氮磷营养比以及pH值、温度等对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对土壤石油污染的降解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降解率,且当两者复合比例为1∶1,土壤含水率为25%时,9d降解率可达41.49%;温度为25℃、土壤含水率为25%、土壤pH值为7.5左右、菌液加量为5%、土壤含油率低于5%时,6d降解率可达到64.9%;保持土壤含水率为25%,pH值为7.5左右,保证充足的营养,含油率为2%的深层土壤54d降解率可达到43.2%。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不同方法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并将TiO2负载在改性ACF上制成复合材料,通过对比不同方法制备的改性复合材料对甲苯的降解性能,选出性能最佳的TiO2/Zn(NO3)2-ACF复合材料并进行表征。通过改变不同实验条件发现:在24 W紫外灯照射下,浸渍2次的TiO2/Zn(NO3)2-ACF复合材 料对1000 mg/m3的甲苯气体去除率达到65%;经过3次循环再生后,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无明显下降,说明TiO2/Zn(NO3)2-AC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强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掺杂TiO2/有机改性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弹药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TNT作为目标物,考察了影响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均有所增加,对TNT的60min的吸附去除率和光催化降解率分别达到9.68%和94.53%;影响TNT光催化降解率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TNT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9.
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的强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添加营养物质和高效降解石油微生物对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作用,通过分层土柱的方法,连续监测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土层的含水率、石油烃含量、细菌数量及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物质同时接种高效微生物可使降解效果明显改善,降解率比在自然条件下提高近50%,而单纯添加营养物质不接种高效微生物可使降解率比在自然条件下提高约25%。降解初期,上层土壤降解效果较好,而到中后期,中下层降解效果好于上层。微生物数量和脱氢酶活性与石油降解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脱氢酶活性比微生物数量更能反映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存活状态。添加营养物质和高效降解石油微生物对油污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牛皮纸作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纳米P-TiO2光催化剂,对室内一定浓度的甲醛气体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甲醛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湿度条件、溶胶pH值和金属离子的掺杂5个影响甲醛降解率的因素,结果采用美国interscan公司生产的4160型甲醛分析仪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醛的初始浓度约为1.53mg/m3,P-TiO2用量为11.94g,湿度约为52%,溶胶pH=5.01,掺杂6.00mL 0.20 mol/L Cu2+离子时,甲醛的降解效果最好,最高可达93.50%,甲醛浓度降至0.0994mg/m3,达到了GB/T 18883—2002标准中规定的0.10 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