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农民的耕作行为以及农村周边的其他生产活动都是导致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入手,阐述了造成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指出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畜禽粪便、农业面源污染是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保护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的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主要对临沂市河东区2006—2008年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漳浦县农村饮用水源地的调查,分析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指出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面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并针对这些污染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在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下对环首都圈14县(区)的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种植业污染等进行了面源污染评价,并识别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环首都圈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该区域农村面源污染重点控制区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区、广阳区、固安县和涿州市。面源污染重点区域的识别能直观反映该区域面源污染的分布总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永胜  陈行  郭光辉 《四川环境》2009,28(4):65-68,73
通过大量的调查、监测四川省农村的生活污染、土壤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湖库和小流域污染的现状,本文对农村环境污染分散面广、污染源种类多、污染负荷重、治理技术滞后、治理资金不足等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提供了基础数据、信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污水不仅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更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内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文章综述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污染现状及技术市场需求,分析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目前广泛推广应用的主流技术和一体化设备。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  甘欣  王溢谦 《四川环境》2011,30(6):88-93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了减排计划,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农业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采用先进技术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综述了四川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对如何缓解目前四川农村面源污染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纳云 《青海环境》2012,23(2):70-72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我青海省农村环境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水体污染给西门江流域和北部湾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根据2015~2020年西门江监测断面数据,结合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西门江水质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年西门江水质整体明显改善,水质从劣V类变为Ⅲ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46.1%。BOD5、CODMn、COD、NH3-N、TP分别降低了8.60%、8.94%、43.36%、69.38%、57.14%。NH3-N、TP是影响水质的关键污染指标。生活污水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是西门江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汛期以农村面源污染为主,非汛期以生活污水污染为主。西门江水质的大幅度改善与当地政府开展的水污染防治行动密切相关,建议继续加强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形势下临沂市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当地实际,从农村饮用水、农村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农村工矿污染及农村生态破坏6个方面说明了临沂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从环保意识、政府监管、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及科技宣传不足等4个方面分析了临沂市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临沂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垫江县次级河流部分水质指标不容乐观,以种植污染、养殖污染和生活污染为代表的农村面源污染日渐成为垫江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改变垫江河流水质现状,必须尽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完善农村垃圾收运系统,加快建设农村废水治理设施。  相似文献   

12.
分别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输出系数模型,从省级行政区和水资源三级区2个层面分别估算了海河流域农村生活各类污染物负荷量及比例。2007年,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TN322×10^4t·a^-1,TP62×10^4t·a^-1,COD210×10^4t·a^-1。其中,生活污水污染物负荷量TN3×10^4t·a^-1,TP0.36×10^4t·a^-1,COD30×10^4t·a^-1;人体粪尿污染物负荷量TN278×10^4t·a^-1,TP48×10^4t·a^-1,COD180×10^4t·a^-1;生活垃圾污染物负荷量TN41×10^4t·a^-1,TP14×10^4t·a^-1。从各省来看,在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中,河北省所占比例最大,为57.69%,这是由河北省农村人口数量最多决定的。从水资源三级区来看,在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中,徒骇马颊河平原所占比例最大,为15.54%;其次是黑龙港及运东平原,占11.57%。在非汛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汛期,特别是发生强降雨时,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以生活垃圾的环境风险最大,这是由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堆放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清洁工程试验示范在防治农业生产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技术和经验。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难点,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统筹建设、完善建设内容、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数据收集、资料整理和现状调查,分析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染、农村生产污染的产生量、负荷和处理方式等,指出了四川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四川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建议,以期为下一步四川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回收对减少垃圾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6省1 11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垃圾销售价格对垃圾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垃圾销售价格对纸制品类、塑料制品类垃圾的回收量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当这两类垃圾的回收价格增加0.1元.kg-1,我国农村每年纸制品、塑料制品垃圾分别可以增加回收61.52万t和34.45万t。为了减少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污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议政府在制定农村垃圾回收、处理等政策时,可以考虑通过对回收品的价格补贴等手段,来增加纸制品、塑料制品垃圾回收。  相似文献   

16.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全面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指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膜、秸秆和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调查得知,随着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以及禽畜养殖规模化的扩大,造成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村面源污染源分散,没有明确位置,其治理一直是个难题。本文结合成都市政府解决府南河水污染问题时采用的针对面源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对此技术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国内城市近郊农村面源污染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在对所需植物进行逐级实验后,可推广至农村以解决成都地区的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文章以新疆昌吉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背景,以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规划农村产业布局,促进新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舒丽  张自全  刘敏  李健 《四川环境》2012,(4):103-105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及查阅文献等形式对四川省南充市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研,为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督监测及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畜禽废弃物、生活废水和垃圾、污水灌溉等是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循环农业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法规体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就农村中存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使用导致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水污染及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农村环保宣传、规范政府行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推广新能源等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