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保护绿洲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绿洲农业的建议书自治区人民政府:1994年9月5日至8日,在五家渠召开了自治区第一次由新疆生态学学会与新疆环境科学学会、新疆地理学会、新疆土壤学会、新疆草原学会和新疆林学会等六个学会共同主持召开的“新疆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是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地处半干旱半荒漠、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内陆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农资产品、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日益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环境(局部)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及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实为绿洲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干旱区,农业活动均以绿洲为依托。绿洲与荒漠的景观迥异,但两者却又互为依存,并依一定条件互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了解绿洲的特殊属性及其与荒漠的依存与转化关系,对此区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将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据近年对干旱区的研究的一些资料,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当前敏感的环境问题,就沙化过程逆转的绿洲保护与建设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疆的绿洲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荒漠区绿洲是人类繁衍生息场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综合作用的载体。把绿洲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综合体,必须不断探索、总结干旱区新疆绿洲经济、生态环境的优化结构与机制,保护、改善绿洲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疆沙湾县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践证明,建立县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给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很好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措施,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做好绿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绿洲农业资源,实现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建设之途径--以新疆阿克苏绿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干旱区绿洲的特定地域条件和干旱区绿洲的表现特征为对象,介绍了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绿洲的状况,对干旱区绿洲的共性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做了分析阐述。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扩大绿洲面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动用政策、经济、技术的手段;合理调配绿洲种植结构,全面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这些途径将有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讨论会征文通知新疆生态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于1994年8—9月召开“干旱区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会议以推动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探讨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的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化模式,在保护好绿洲生态环境资...  相似文献   

8.
赵丰  聂晶川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3):28-29,36
根据新疆地区干旱、荒漠和具有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建设新疆绿洲立体农业的几个重要方面:保护和扩大绿洲;农、林、牧、草综合立体发展;大力发展种植业;推广庭院经济;合理投入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给绿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合理规划和发展绿洲城市是关系到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节通过论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探讨新疆绿洲经营的问题,并在探讨绿洲持续发展的一般条件的基础上,阐述农业与绿洲保护的关系,并探索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近期目标与措施。1实施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绿洲是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特有的景观,寓于荒漠,异于荒漠。在干旱区三大子系统中,山地是基础,集结、提供水源;绿洲是核心,是干旱区生物和人类生活聚集区;而荒漠是水资源散失区,是绿洲存在的屏障和发展的后备基地。没有绿洲,就没有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人类在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量吸收、转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联系石河子区域环境与农业的实际,研究了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对农业条件、气象要素、水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农业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加强,实现环境与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达到农业增产、经济发展、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2.
1 项目代表性内陆干旱区荒漠绿洲农业是灌溉农业,这些荒漠中的绿洲依托着河流而形成。阜康三工河流域就是天山北麓的一个代表性流域,由博格达峰直至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上下100km多,流域面积有2170km~2。组成一个复合的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2 荒漠区存在的问题与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2.1 荒漠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生物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干扰强度加大,新疆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未来绿洲生态安全风险也将剧增.而目前针对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的研究还较少.论文以南疆阿瓦提县绿洲为研究区,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新疆绿洲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法计算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分,由此判别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评估结果表明,3个子系统对应于绿洲生态安全评价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4936、0.1707、0.3357;1999-2011年,阿瓦提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分约在0.5左右,处于不安全状态,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水资源子系统安全度降低趋势尤为显著.论文探索了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状况的诊断方法,对南疆绿洲实施生态恢复与重建、改善绿洲生态安全状况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土地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加深,其中草地退化导致畜牧业长期不能很快发展,林地萎缩严重危及绿洲灌溉农业,耕地衰退造成粮食单产长期不能很快提高.遏制并逆转土地退化是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课题,其主要措施是:1.以治水改土为中心,搞好流域规划,建立绿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以植树种草为基础,建立绿洲林网结构,逆转耕地沙化,3.以农田基本建设为前提,综合治理盐碱地,改造低产田.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绿洲经济带生态功能区划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治理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新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沙雅县为例,根据沙雅县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特征,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及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原理为指导,在新疆省级三级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沙雅县进行第四级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共划分出9个四级生态功能区,并针对每个生态功能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建设、保护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大类:一类问题为生态问题;另一类问题为环境污染问题。简要介绍了新疆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问题,重点介绍了新疆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新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新疆的荒漠化面积为104.4×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5.25%.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影响下,新疆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威胁到绿洲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新疆过度开垦和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耗用和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因此,防治荒漠化,是实现荒漠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简要论述新疆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及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及持续发展关键问题袁国映(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干旱区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原有的自然绿洲荒漠戈壁上,经过人类开垦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形成的。绿洲农业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时值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两周年之际,闪99年8月16日至2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了“中国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战略”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新疆的65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40余篇。会议发言热烈,大多数代表认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干旱区或极端干旱区,沙漠戈壁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十分短缺,绿洲农业的发展,使河水过度利用,导致了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及湖泊萎缩或干涸,生态环境恶化,沙漠化扩大。这已经并将进一步严重…  相似文献   

20.
绿洲的地理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绿洲目前存在水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不足,人口发展失衡,自然害频繁等殖对这上结问题,本文采用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中常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提出绿洲地理建设的决策方案,结论是:实现绿洲持续发展,总体优化的总目标,必须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控制人口数据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水利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体系,另外,还应重视保护自然植被,建立防护性人工林地,开发新能源,防治污染,防治疫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