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收尘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看透镜式电收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透镜式电收尘器和线板式电收尘器相近规格的各种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作了比较,并从电场结构性能与收尘机理说明前者指标优异的原因,指出了透镜式电收尘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造粒塔布袋收尘装置5种布袋布置方式的内部流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布袋底部与进口上端平齐时,各布袋表面速度相对均方根系数 σ1、各布袋出口流速相对均方根系数 σ2、系统阻力 λ、各袋室流量偏差 η 均较小,气流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以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为例,从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几个方面对窑尾电收尘器和在线脉喷袋收尘器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当排放浓度要求≤50mg/Nm^3时,窑尾袋收尘器比电收尘器设备一次性投资高4.12%,运行费用高50.41%。  相似文献   

4.
水泥回转窑窑尾收尘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水泥回转窑窑尾收尘典型工艺,阐述了窑尾电、袋收尘器原理及处理效果,分析了窑尾电、袋收尘器的稳定性,提出要从窑系统的稳定中求得收尘器运行的稳定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以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为例,从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几个方面对窑尾电收尘器和在线脉喷袋收尘器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当排放浓度要求≤50mg/Nm3时,窑尾袋收尘器比电收尘器设备一次性投资高4.12%,运行费用高30.41%.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阳航天水泥厂3000t/d水泥生产线窑尾收尘系统的改造背景、技术方案、施工方案和工程造价。改造采用了在原窑尾反吹风高温玻纤袋收尘器旁并联一台同类型单排袋式收尘器的方案,以增大窑尾袋收尘器过滤面积和降低过滤风速。该窑尾收尘系统的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电收尘器设计中,收尘效率是衡量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准确地估计设计的收尘效率,则必须对电收尘器设计驱进速度有可靠的确定方法。本提出3种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袋式收尘技术在线我国水泥工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2000t/d以上规模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用袋收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和选型要求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建材行业单台电收尘器横断面积最大的静电收尘器设计上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改性吸附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阐述了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份、结构、物理性质,指出粉煤灰改性的物质基础,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情况,分析了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和废气的机理,介绍了其在处理废水和废气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提出了应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和废气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电灰的特性及飞灰中重金属的特性,对利用水泥作粘结剂进行飞灰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水泥固化/稳定化飞灰的工艺特点和最佳工艺参数,并讨论了粘结剂固化飞灰机理以及重金属浸出毒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草木灰对吸附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探讨了亚甲基蓝初始量、吸附时间、pH值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运用伪一级、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Laugmuir、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草木灰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在5 min~30 min速率比较快,约在65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pH越大越有利于吸附,浓度在5mg/L时草木灰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最佳。与伪二级动力学曲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由Laugmuir等温线模型计算得出理论最大吸附容量Qm为2.275 mg/g,吸附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4.
Recovery of the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in a small east Tennessee stream impacted by fly ash discharges from a power plant was investigated over a period of 6.5 years. The rate of recovery was greatest in the first 2 years after an initial 75% reduction in coal use led to a similar reduction in ash discharges and associated contaminants; further recovery followed after all fly ash discharges ceased. Recovery of the stream progressed through two phases. In the first phase, which lasted for approximately the first 2 years, most density and richness metric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n the second phase of recovery, the increases in metric values were followed by declines before fluctuating in and out of the lower reference ranges for the metrics.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es and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es showed that chang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ongoing throughout the second phase. Thus, the first phase was characterized by species additions, while the second phase involved species replacements and shifts in community dominants. Further recovery of th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will probably depend on additional flushing of fly ash deposits from the streambed and flood plain, because their continued presence reduces habitat quality in the stream and serve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contaminants. Further recovery also may be limit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vagile species in nearby watersheds.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造粒粉煤灰的最大磷吸附量、磷吸附速率等吸附特征,以及颗粒粒径、磷浓度、水力负荷对景观水除磷效果的影响。还进行了为期21天的连续过滤试验,发现滤床在高水力负荷条件下能持续地去除景观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是火电厂排放的硅酸盐残渣,具有质轻、耐高温、强度高等优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着手,分析了近年来粉煤灰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粉煤灰的形成和精制;概括了当前粉煤灰的主要应用,并对今后粉煤灰的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电石渣在建材、环保、化工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气候舱法凭借可靠的环境模拟特性和非破坏性,是目前国际与国内广泛采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木制品家具、建筑材料和汽车中的有害物质。本研究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的气候舱法回收率,发现持续注射甲苯3h后浓度才达到动态平衡,3h后的平均回收率为87.7%,证明动态平衡法适用于测定气候舱回收率的测定,同时证明了气候舱法测定VOC组分能够符合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是一种可再资源化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粉煤灰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可谓是一种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实现废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粉煤灰吸附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磷矿数量减少与含磷污水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对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迫切要求。从污水处理的不同环节回收磷并重新利用,是实现磷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讨论了国内外磷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包括从含磷污泥和富磷污水中回收磷的工艺,并对磷回收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