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逢清明节,在我的家乡皖南宣城,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蒿子粑粑(粑粑是乡人对饼的俗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遍地蒿草,带着一股特殊的泥土清新气息。蒿子粑粑,是一道带着山野气息的美味,这是"最春天"的味道,也是"最乡愁"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小记者证号:HJSC0076我的家乡富顺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千年古县。这里依山傍水、四季宜人。它曾是中国井盐的发祥地之一。自贡市的第一口盐井——富世盐井就诞生在我们这座古老的县城,我们县曾因盐业、农业并茂而富甲全川,被誉为"银富顺"。我的家乡人杰地灵,自古享有"才子之乡"美誉。著名人物有六君子之一刘光第,革命烈士江竹筠,川南才子周开岳、郭敬明等,都是富顺这片热土孕育出的优秀儿女。美食有豆花、好吃兔、风味豆鼓、鸡婆头、蜂  相似文献   

3.
<正>"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一幅描绘春景的工笔画,一幅细腻的田园美景。小时候,我在《千家诗》中读过的,而最让我读而难忘的,就是最末一句:"春在溪头荠菜花"。每到春天,我就会想起这首词。也正因如此,每到春天,就使我想起荠菜。"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其实,不仅是辛弃疾,陆游对荠菜也情有独  相似文献   

4.
天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有许多特色小吃。所以有很多人都到天津来游玩,品尝特色小吃。我的家乡就在天津。有句老话叫"吃在天津,玩在北京,住在上海",意思是说要吃就是去天津。说到吃,不错,我就要介绍几种天津最有名的小吃。凡是到天津旅游的顾客,回家时总是喜欢带上几样小吃,像什么"果仁张"、"崩豆李"、"糖堆王"、"天津糕干"、"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各种小吃在这里汇聚一堂。我敢说吃过天津美食的人,一定都为它们叫好。  相似文献   

5.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二月来了,春天的脚步离我们更近了。或许你还在疑惑:这春天究竟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不曾看见?其实,春天就在你我身边,只是粗心的你尚未发觉:品味野菜,是春天的气息在唇齿间荡漾“;出墙”的“红杏”,是春天欲遮还羞的倩影;而远足踏青的时候,春天的长度又在我们的脚下渐渐展开;就连那一成不变的建筑,也会披上一身绿色的外衣……“冬季严寒的地毯下,千万朵花蕾等着开放;来去有信的候鸟已经筑好新巢,在颤抖的枝头待时而唱;南方飘来的第一场细雨,将会引导春的脚步来到大地……”诗人布里吉斯笔下的春天总是充满…  相似文献   

6.
找春天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郊外找春天。树绿了,树枝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远远望去满眼绿色,让人看着非常舒畅;小草不知什么时候从土壤里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好像在说:"春天太美了!"  相似文献   

7.
正在描写春天的诗句中,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可以说是将初春的意境描写到了极致——在霏微细雨的滋润下,远远望去,你看那蓄势待发的小草,朦朦胧胧,似有非有。如果用这一诗句中的意境来形容当下的环境教育,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我们正昂首阔步,走进环境教育的春天!环境教育发端于中国第一本环保读物《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旅游美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之一,对游客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吃"作为旅游六大要素之首,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旅游体验过程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综合分析美食旅游本身特征、美食旅游研究成果和大连游客样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美食感知维度——文化价值、美食特性、服务质量、餐饮信息化和美食价格;三个美食体验维度——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美食感知影响美食体验的质量。其中,饮食文化因素对美食体验的影响最大,但却是游客感知最弱的因素。游客获得的体验主要是情感体验,其次是感官体验。如何增强赴大连游客对美食的文化感知对提高美食体验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天边物语     
《绿叶》2020,(6)
正高山上的韭菜坪诗曰:曾记童年春园韮,白花细叶绕指柔。忽然眼前十万亩,紫花如海天外秋。贵州赫章县处乌蒙山区,就是毛泽东诗里说的"乌蒙磅礴走泥丸",为古夜郎国之地。山上有一块十万余亩的韭菜坪,国内鲜有人知。原为牧场,深可没牛羊,20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饮食博大精深,贴秋膘、冬令夏补,吃跟一年四季的变化紧密相连。春季里,"吃春"又是一门学问。我国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咬春"或者"啃春"。"吃春"吃什么,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总的说来,春天要多吃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按照中医五行理论,春天是生长发育的季节,枯木逢春,肝胆之气生发,  相似文献   

11.
春风柳上归     
正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这是诗人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我最喜欢的就是"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两句。春天来了,春风是春天最多情的画笔,吹到哪里哪里就诗意盎然。每年的春天我都要回一趟故乡,去看看故乡门前那条被春风荡开笑容的小河,去看看河岸边诗一般盎然而多情的柳树。每年的这个季节,走在被春色涂抹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正星期六是我在文化中心上声乐培训班的日子。文化中心,是个建造时间并不太长的地方。那里环境优美,每次都让我流连忘返。大门口有一座不高的土坡,我们叫它"小山"。小山上,披着一层人工种植的草皮,每到春天,一棵棵小芽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让我们忍不住在上面奔跑,嬉闹。这座"山"的山顶还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高高矮矮,  相似文献   

13.
善待生灵     
春天了,气温渐渐回升,我想到了去年的新疆准噶尔盆地之行,又想到了前年冬天,在那里野放的第一批野马。野马圈养在盆地西部的一个牧场上,那儿离克拉玛依油田不远。从盆地西部返回的时候,老司机告诉我,远处的那个牧场,是野马饲养场。野马是从国外引回的,准备野放,这里是它们的老家。我们开车过去,在圈外远远地望了一会儿。我是外行,是不是野马,看不出,分不清。有消息说,前年冬天野放的20多匹野马,在野外死了两匹,其余的经受住了严冬的考验。春天收回来之后,经过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野马还不大适应野放的环境,死  相似文献   

1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作为春天的使者是当之无愧的,每年开春时节,她都早早绽放,给我们捎来了春的信息。习习春风中,面对热力四射、青春洋溢的灼灼桃花,我们精神为之振奋。看一树一树桃花,仿佛不是一个春天迎面而来,而是无数个春天蜂拥而至。唐朝诗人白敏中有  相似文献   

15.
伍松乔 《绿叶》2013,(8):111-114
大家不会忘记,今年春天弥漫中国的雾霾天气,明显地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空气已经不干净了,空气中的杂质时刻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是在成都闹市区川报宿舍楼的屋顶花园里,眼睁睁看着绿叶是如何变成灰叶直至黑叶的。当沙尘暴雪上加霜、从天而降的那一天,一团一团的污染物席卷高楼、平房、车流、人群,笼罩了所有的男女老少,还有婴儿。直到第一场春雨之后,一个月的空气重度污染这才稍稍缓解,可以让人透一口气了。这里,不仅仅是要勾起大家的灰色回忆,我想要强调的是,在几乎所有国民都为此忧心忡忡、所有传媒都集体发声、议论纷纷之际,我们的散文似乎缺席了。在这期间,我留心查看了四川省城主要报纸副刊的文学版,其中关于春天的"例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在我外婆家附近有一座翠绿的大山,在大山的前面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每当到了春天,我和表哥经常去山上吃野苹果。夏天的时候,我们便去小河里游泳、捉鱼虾。到了秋天,山上的树叶几乎都变黄了,远远望去,真像一座金山耸立在那里。冬天,小河的两岸便会搭起一座"七色彩桥",鱼儿们全都游到了所谓的"七色彩桥"下面尽情嬉戏。真可谓人间仙境呀!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万物复苏。你可在嫩绿的芽儿中,娇艳的花从里,高高的树枝上找到那一点一点的春。"寻春"是每个人在这个美妙的季节里必做的事!有人认为春应走在那繁华的街市里,人们脱去了厚厚的羽绒服,换上了轻便的针织衫;有人认为春应在那美味的食物里,人们端出了有异香的春芽儿,这是专属于春天的味道……而我认为春应游走在幽静的山林中,动物们纷纷过好了冬,植物们个个探出了头。  相似文献   

18.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许多冬眠的动物又来到了这美丽的春天,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到北方。一边飞一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我们很快就回到那美丽的故乡了。那里有茂密森林,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那里河水清澈、碧波粼粼;那里野草肥美,鲜花盛开……我和伙伴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家园里,各种动物和睦相处,常常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时,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宴会,我们自由,我们快乐!我们为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园而感到自豪,感到欣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缤纷的美食世界中,我一向情有独钟的红薯粥已经很难看到了。而每当有机会喝到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红薯粥时,我的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滋生出许多乡情亲情来。红薯是对我的成长产生过最重大影响的食物,我必须用一生的时光来铭记并真诚感激  相似文献   

20.
钟芳 《绿色视野》2016,(4):67-68
正一夜春风竹笋肥。竹笋是竹的幼芽,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一年四季都有出产,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破土而出的春笋肥嫩粗壮,爽脆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春天的"菜王"。吃着它们,能感受到春天最美妙的滋味。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谈到蔬食之最美的,只在一个"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