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残存纯血统野骆驼种群主要分布区域,也是野骆驼模式标本产地。随着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特别是受人类活动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域及数量、生境质量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野骆驼变化因素影响,提出较合理的野骆驼保护对策,对进一步掌握罗布泊野骆驼活动区域、生活规律,以及改善野骆驼生存环境,实现野骆驼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由濒危物种降至易危物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阿尔金山地区,该区域属极旱荒漠带,保护区保护了世界上极濒危物种野骆驼总数的一半以上以及区内多种珍稀动植物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分析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及保护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疆的沙漠深处,有一个叫戛顺戈壁的地方。这里除了有一丁点苦咸的盐水,就是招摇在狂风沙暴中的几棵稀疏的盐生草、梭梭和骆驼刺了。然而,在这个夏季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的戈壁上,却生活着全世界仅存不到七八百只的珍稀动物野骆驼。它们以咸水和盐生植物为食,与极其恶化的气候环境同日月,艰难而倔强地生存着。野骆驼,是"比大熊猫还要珍奇的野生动物"。作为古老的物种,野骆驼尽管已经躲进全球环境最荒蛮的地方,却仍没有摆脱面临的致命威胁。据报告,它们还经常受到猎民的恐怖猎杀,受到非法采矿者的炸药捕杀,触目惊心。"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野骆驼可能很快会像野马一样全部灭绝。"这并非危言耸听!可喜的是,新划定的新疆阿尔金山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面积多达15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之一。目前,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还启动了"全球环境基金项目"--《阿尔金-罗布泊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项目的首要措施,就是在进入戛顺沙漠的道路上设立一批检查站,加大查处猎捕野骆驼的不法行为,并在乌鲁木齐和其他三个地、州,建立野骆驼保护中心等。野骆驼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我们不妨进入新疆戛顺戈壁的沙漠腹地,一起感受了解一下这"戈壁之王"--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世界级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保护对象 ,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6× 10 4km2 ,实际控制面积 15× 10 4km2 。该保护区分布有野双峰驼约4 0 0~ 4 80头 ,分布于戈壁、低山残蚀丘陵、谷地和沙漠地带 ,在不同生态环境中野骆驼的种群数量及生态习性各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道路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探险及各类矿业开发活动日益增多,给珍稀野生动物尤其是主要保护对象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好保护区荒漠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任何一种物种的消亡都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巨大损失.为保护世界极旱荒漠区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和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下,新疆政府成立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人为活动因素和大气候环境的变化,该区域生存的野骆驼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也发生了不利的变化,为了改善野骆驼的饮水和觅食环境,保护区采取了打井等多种管理措施.对保护区目前野骆驼生存环境的变化进行剖析,并介绍生态恢复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野骆驼是世界上骆驼科真驼属唯存的野生种,目前全世界只分布在我国新疆和蒙古国的中蒙边境地区,在世界上仅存730~880头左右,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野骆驼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气候十分干旱,荒漠化十分严重,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空气非常干燥,日夜温差极大。分布区的植物也非常稀少,没有淡水,只有零星散布的又苦又咸的盐泉,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在盐泉附近长着稀稀拉拉的盐生草、沙拐枣、骆驼刺等。野骆驼能在严酷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生活,对恶劣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耐饥渴抗风暴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是动物界中任何一种动物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新疆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12×106hm~2。其地处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域裸地景观的频率高达71.37%,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采矿等人为干扰也较为严重,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日渐萎缩。保护区的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研究条件落后、开发建设干扰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基于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坚持"保护优先、依法治区、科研强基、合理利用、合作提升"的发展思路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性建设,明确保护区定位与顶层设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科研能力,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执法管护。  相似文献   

9.
高峰 《绿色视野》2013,(6):43-45
在中国为数不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家族中,生命力最强的一族显然是被国人遗忘了,那就是在新疆大漠戈壁深处独来独往、靠喝盐水生存的野骆驼。野驼的敌人是人野骆驼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能靠喝咸水生存的动物。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野骆驼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保护世界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对象 ,同时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 10 4km2 。该保护区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大作用。由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该保护区的影响逐渐扩大 ,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安全 ,急需加强宣传、建卡、检查、巡护等保护管理措施 ,同时需要提高周边贫困社区人民生活水平 ,强化管制非法采矿业  相似文献   

1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密、巴州、吐鲁番三地州.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的断陷洼地,也是第四纪以来盆地地表水的集水中心和积盐中心.1970年干涸后4000 km2的湖盆成为平坦的岩盐地,其外围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盐壳、棕漠土、风沙土等极旱荒漠土壤,局部地段分布有草甸土、盐土等,山地分布有棕钙土、高寒荒漠土,各种土壤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8,(2):35-35
2008年1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增加了19处。这19处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北京市的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滦河上游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的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的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的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的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省的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省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环境要闻     
《绿叶》2006,(8)
言论“如果经过科学的调查发现,一个动物的种群数量确实需要调节了,也不必非要猎杀。我们可以人为地捕捉到动物园去展出啊,还可以送到国外去交流,等等。”——研究野生大熊猫30余年的专家、原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崔学振认为,合法猎杀野生动物只是调节其种群数  相似文献   

14.
升金湖位于长江南岸,大别山西南侧,地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和东至县境内,总面积33300多公顷,分上湖、中湖和下湖三个部分。有“鸟类天堂”、“中国鹤湖”美誉。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她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属于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和东亚-澳大利亚鹬类保护网络,是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和迁徙途经地,也是观鸟旅游和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沼泽草滩广阔,生物物种丰富,是多种水禽栖息、繁殖的天然乐园。她的主要保护对象,是白头鹤等越冬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水落湖出,白头鹤、白鹤、金雕、小天鹅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成群结对。她拥有的越冬白头鹤的种群数量占世界的 1/20、中国的1/3,是国内最大的白头鹤种群越冬地,越冬的东方白鹳也占世界总数的1/8。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南省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中心主任王春东提出的“海南坡鹿已经摆脱濒危状态”的说法,中国最资深的三位坡鹿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宋延龄、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袁喜才和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明确表示反对,宋延龄甚至直斥这种观点为“信口开河”。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30周年之际,王春东向媒体表示,目前,海南坡鹿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600多只,并正以每年15.3%的平均速率增长。现在,海南坡鹿的种群已发展到11个,其中包括七个人工驯养种群和四个野生种群,活动面积已达到了40多万亩。因此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作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然而,虽然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数量”上增长迅速,但“质量”提升却相对滞后。通过更多…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环境》2003,13(1)
20 0 3年 1月 2 8日 ,备受人们关注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标志着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 ,也是欧亚大陆上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发育了世界上独一无二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高寒荒漠等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气、水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 1 5 2 3万km2 ,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2 1 % ,行政区涉及玉树、果洛、海南、黄南 4个自治州…  相似文献   

18.
<正>野骆驼、普氏野马、蒙古野驴,一个个比大熊猫都珍稀的濒危动物,在他的镜头里散发出最真实自然的美。他曾8次进入"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7次登上海拔4500米的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60余次奔赴准噶尔盆地东峰的卡拉麦里山无人区,经历多次"生死时刻",只为拍摄最真实的野生动物,呼吁人们保护这些神秘的精灵。寻找蒙古野驴荒漠险送命冯刚是上海人,中学时代就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用废旧的铁罐组装放大设备,居然还真能用。22岁时他到新疆支边,后来在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做英语教师,但并没有放弃过摄影爱好。冯刚爱看央视的《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适逢农历虎年,威猛的老虎形象已经充斥于大街小巷。然而对于生活于吉林省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与东北虎有亲密接触的农民来说,这实在不能算一个好年。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第一个以东北虎、远东豹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后,东北虎在保护区内的活动与日俱增,这对保护区是件好事;然而,发生在保护区内的东北虎频繁捕食家畜事件令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头痛不已。一头接一头的大型家畜被东北虎捕食,不仅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其心理上的伤害也是难以形容的。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龙泉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泉湖浮游植物共计8门,71属,225种(含变种和变型),种群结构主要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初春以硅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优势,并将优势从5月持续至10月。龙泉湖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在5.26×105个/L~636.77×105个/L之间,标志龙泉湖的水体营养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