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明确水资源管理的“底线”。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明确各地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考核内容、奖惩措施等,标志着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2.
地方     
正甘肃开始实行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从7月1日起,《甘肃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指出,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市州政府,应向省政府做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各市州政府是本区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第一责任人,相关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据了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包括目标完成及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两部分内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巨野县龙崮水源地的深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圈定左庄和大李庄两个富水地段.在满足需水要求条件下,为防止地面沉降,采取分散的布井方案,控制拟建水源地的最大水位埋深小于70m.依据水位削减法和非稳定流干扰井群法两种方法计算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9600m3/d,提出了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严格成井工艺、合理供水井布局、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慧  刘敏 《四川环境》2023,(1):203-207
为解决地下水位特征识别中存在的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CNN算法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地质结构与水化学特性,获取地下水储存层与水的种类;其次计算地下水位关联维度,从初始时间序列内挑选时间延迟;再次根据圆形颜色确定识别的地下水位图像,将图像转换成YCrCb色彩空间格式,并通过二值化转换挑选自适应色调阈值,最后借助CNN卷积架构将地下水位图像进行分层,通过CNN判据的两次确定,实现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识别。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在正常时刻和地震纵波影响下采集到的水位特征较为一致,且能够量化识别结果,一天内其监测水位最大误差仅为0.07m,具有较好的监测性能,有效提高地下水治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意见》,将实施“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相似文献   

6.
灌区面积的变化会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通过探求沙湾县土地扩张模式下灌区的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以达到土地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收集沙湾县2002-2017年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及近10年(2008-2018)的地下水位资料,结合数理统计法,研究土地面积变化与地下水位间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2002-2017年,耕地面积发生较大的变化,2017年耕地面积较2002年增加8.14×10~4 hm~2;林地、果园地、牧草地面积略有波动,但变化幅度不大。2008-2018年,沙湾县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老沙湾镇小东渠村、柳毛湾镇等监测井下降速率较大,达2.35 m/a、2.52 m/a,水位下降较严重。耕地面积的快速增加导致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是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成效,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政策效果仿真模型,以江苏为例,首先从横向比较研究的视角,设置无政策和政策延续两种情景,分析有无政策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的管控效果;然后从纵向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政策实施后2013—2030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控制效果的演化情况。结果显示:(1)横向对比,相对于无政策情景,政策延续情景下的区域水资源需求总量、万元GDP用水量以及污废水中的COD排放总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且降幅逐年扩大,政策成效显著;(2)纵向对比,政策延续情景下,2030年区域水资源需求总量将超过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要求近20亿m3,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降幅低于“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近2%,2030年污废水中的COD排放总量将比2021年升高近24%,政策管控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1,(6):5-5
河北: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今后10年,河北省将加大水利公共财政投入,目前,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成,5年总投资规模达1070亿元,平均每年200多亿元。河北省作为7个先行先试省份之一,将率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加快构建水资源管理体系,将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八大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博乐地区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与对策。通过估算,该区有总水资源24.6×10~8m~3,地表径流21.2×10~8m~3,平原地下水补给量10.0×10~8m~3、可采资源6.03×10~8m~3。受不合理开发及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和有灌无排、水利设施简陋等人为因素影响,地表水大量渗入补给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抬升。在强烈蒸发浓缩作用影响下,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逐年扩大,淡水面利用量递减,水资源重复利用量衰降,植被复盖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为抑制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坚持两水统调,灌排结合,植树种草,防风固沙,改善小气候,促使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张永民 《环境教育》2013,(12):75-76
建议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借鉴国际经验从确定生态系统的水需求、水权制度建设、提高公众对决策制定过程的参与效果,激发河流流域组织的作用,以及健全水资源监管体系等方面科学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曲久辉 《中国环境管理》2017,9(3):112-112,114
正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哈密伊州区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为其经济社会用水的主要来源。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地下水资源超采日益严重,严重超采区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到70 m。有效的地下水压采监督管理与保护机制,是遏制与修复地下水超采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建立地下水压采管理体制、完善监测监督网络、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等方面对伊州区地下水压采的合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此机制有利于区域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宁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日前对2004年和2005年地下水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后得出结论,银川市地下水漏斗面积缩小20.31平方公里,相当于近4个西湖。这表明,银川地下水漏斗持续扩大的趋势终于出现了扭转。监测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0年,漏斗面积为416~453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为32~28米;2000年以来,漏斗面积基本在450~470平方公里之间,中心水位为28~20平方公里,创历史之最。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安全利用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40-42
1 水资源基本特征 1.1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伊犁河实际控制地表水总量为164.59×10~8m~3,占全疆水资源总量的20%,其中我国境内产流量高达149.33×10~8m~3,而现状地表水引用总量仅49.64×10~8m~3,另在平原地区尚有26.36×10~8m~3的地下水可供开采,但目前只开采利用了0.6×10~8m~3。单以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流域内现状人均占有水量9821m~3,耕地每公顷占有水量39315m~3,这远远高于全疆各地及全国平均值。水资源具体情况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是济宁市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由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造成某些地区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水质污染、土壤盐碱化等现象。本文分析了济宁市由于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探讨了合理利用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当今全球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开展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环境示踪剂方法、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位、含水量、补给量、排泄量、泉流量、水温、水质、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化度等的影响;提出了在气候变化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关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以及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未来地下水资源短缺,特别是由于地面沉降、地表退化、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将对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及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崇明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影响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改善传统的灌溉系统来减少地下水资源的使用、海岸沿线修建人工湖泊防止海水入侵、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水稻、制定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总量、进一步加强崇明岛地面沉降动态监测与研究等相应的防范措施。强调控制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减轻淡水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危害,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具有典型的流域分布特征。根据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三种重要成因,从水量短缺、水质污染、灾害防御等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原因追溯和关键脆弱性辨识的评价指标体系WSPD-VI,共18个评价指标,采用熵权—云模型相结合的模型进行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综合评价和关键脆弱性辨识,并对海河流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海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在逐年好转,特别是2012年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通过对16年的关键脆弱性等级均值进行流域关键脆弱性辨识,可看出海河流域的关键脆弱性是由水量短缺引起的,其次是水质污染和灾害防御。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破坏了水资源平衡。为了解抽水及人工回灌行为对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测定渗透系数、给水度等水文地质参数,并通过改变抽水量、回灌量进行抽灌实验,记录观测孔水位变化,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抽水和补给状态,分析计算值与观测值的拟合结果和水位变化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较好,证明抽水实验所得结论能够反映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抽水强度越大,水位下降越明显;回灌强度增加,水位也从下降趋势变为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20.
依据输水前后地下水埋深动态来评估孔雀河应急输水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输水显著减小了距河岸0~300m范围内的地下水埋深差异;地下水对应急输水的响应迅速,在输水结束后1周内地下水埋深趋于稳定;输水对地下水的横向影响范围超过垂直河岸300m;输水对地下水位的抬升效果显著,上游普惠区段抬升2.54m,中游尉犁区段抬升3.18m。输水后上游普惠区段平均地下水埋深8.05m,达到了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生存的地下水埋深阈值;中游尉犁区段平均地下水埋深为11.69m,天然植被仍无法有效利用,因此孔雀河生态输水必须持续性、常态化已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